第一章 区域自然环境概述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西宽约60千米,南北长约70千米,陆地面积1489.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即松城街道、松港街道和松山街道;12个乡镇,即牙城镇、三沙镇、沙江镇、溪南镇、长春镇、下浒镇、柏洋乡、盐田畲族乡、北壁乡、海岛乡、崇儒畲族乡、水门畲族乡。
第一节 地理特点
霞浦县地理位置为北纬26°25′~27°9′,东经119°46′~120°26′,东濒东海,西接福安市,北邻福鼎市和柘荣县,西南与宁德市、罗源县和连江县隔海相望,整体呈背山面海的态势。县境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9℃。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沿海地区以东北风、西南风为主,有明显的季风特点。
全县地形整体上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呈三级阶梯走势。北部和西北部的山地区构成第一级阶梯,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谷地构成,以山地为主。其中位于柏洋乡的“目海尖”海拔1192.4米,是县境内*高峰。中部的丘陵和平原区构成第二级阶梯,由低山、丘陵和丘陵间盆地、谷地构成,其中丘陵占绝对优势。东南部沿海地区为第三级阶梯,以半岛和岛屿花岗岩类丘陵为主,少数低山、平原、滩涂、盆地等,花岗岩类丘陵占绝对优势。
全县海岸线长度480千米,海岸线曲折率达1∶10,居福建省各沿海县(市)的首位,因此沿海天然港湾众多,主要有“两洋三湾四港”。“两洋”分别是东吾洋和官井洋;“三湾”即三沙湾、福宁湾和牙城湾;“四港”则指三沙港、东冲港、吕峡港和盐田港。此外沿海大小岛屿196个,亦为福建全境之首。众多的岛屿中,约15座有人居住,分别是牙城镇的虎屿;三沙镇的烽火岛和北澳岛;沙江镇的竹屿岛;溪南镇的木屿、长腰岛和东安岛;下浒镇的雷江岛;西洋乡的西洋岛、小西洋岛、北礵岛、南礵岛、浮鹰岛、马刺岛、魁山岛。这些岛屿的地形以低矮丘陵为主,受风蚀影响严重,普遍土壤层薄,植被少,岩石多。
境内水系密集,呈树枝状分布,河流大多发源于北部和西北部山区,于东南部入海。境内干流长1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4条,多年平均径流量13.3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杯溪、罗汉溪(崇儒)、七都溪(牙城镇)以及长溪三河,总流域面积635.2平方千米,干流长134.5千米。又以杯溪流域面积*广,约285平方千米;干流*长,约56.5千米。
第二节 史前环境变迁
全新世是地质时代的*新阶段,开始于约11.7kaB.P.并持续至今。其开始的标志是第四纪冰期的第一次亚冰期(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气候开始转暖。人类也恰好在此时迈过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大量的环境考古研究显示,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迁往往与古文化的兴衰更替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认识霞浦乃至闽东沿海地区的史前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之前,也有必要对该区域史前环境的变迁情况有所了解。
长期以来学者们借助植物孢粉分析、沉积环境分析和14C测年等方式对全新世以来闽东沿海地区环境变迁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基本揭示了全新世以来区域内的气候波动、植被演变及海平面变化的过程。
在位于马祖列岛西南的亮岛上发现的岛尾遗址群是目前闽东沿海地区也是福建沿海地区已知*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约8.3ka~7.5kaB.P.),而*晚的青铜时代文化的年代被认为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约2.7kaB.P.)。因此本章所讨论的时间框架也就限定在约9ka~2.7kaB.P.。
一、气候与植被变迁
从全新世的气候分期来看,上述9ka~2.7kaB.P.这个时间框架大致跨越了北方期(约9.5ka~7.5kaB.P.)、大西洋期(约7.5ka~5kaB.P.)和亚北方期(约5ka~2.7kaB.P.)三个时期。
对霞浦和福州两处的地质钻孔获得土样的孢粉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到,在约9ka~2.7kaB.P.,闽东沿海地区的气候和植被也经历了三次演变:在约8.8kaB.P.时,孢粉组合为栲属-柯属-松属-里白属,植被为南亚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反映了温暖稍干的气候;在约5.1kaB.P.时,孢粉组合为杜英属-红树类-常绿栎-狗脊蕨,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反映了温暖湿润的气候;在约3.1kaB.P.时,孢粉组合为常绿栎-栲属-蒿属-里白属,植被为中亚热带南部常绿阔叶林,反映了温凉略干的气候。这三次气候演变的时间与上述三个气候期的时间是基本吻合的。但这仅是一个宏观的认识,实际上在这三个时期内还发生过若干次小规模的气候波动,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的。
相较于闽东沿海北部地区,位于南端的闽江下游流域积累了目前福建沿海地区环境变化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若以此作为参考,就可以把闽东沿海地区的环境变迁描述得更精确一些。
通过对闽江河口全新世地层孢粉的研究和分析,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对闽江下游流域全新世各时期气候变化的认识。在北方期,区域内孢粉组合为栎属-栲属-水龙骨科,其中“阔叶树花粉占51.6%,常绿树花粉减少,水龙骨科、里白属等蕨类孢子占27.9%,草本花粉以禾本科为主,并出现喜凉的油杉、铁杉、杉科、柏科植物”,显示气温有所降低。进入大西洋期后,本区域内“常绿阔叶树花粉以3∶2的优势高于落叶树花粉,蕨类孢子少但种类繁杂,气候暖热湿润”。但在5.7ka.B.P.左右的海退黏土层中,“孢粉为栲属-松属-栎属-水龙骨科组合,阔叶树尤其是常绿阔叶树花粉锐减,气候温凉偏干”。古气候记录表明,约5.5kaB.P.,在全国范围内发生过一次被称作“仰韶中期的寒冷期”的气候突变事件,表现为大范围的降温和干旱。这一事件在本区域内也有所反映,并一直持续到大西洋期结束。进入亚北方期后,约5ka~4kaB.P.的植被“仍以栲、栎等常绿树为主,但混生大量落叶栗树,尚有少量落叶栎和桦等生长,部分地域生长暖性松树。下层植物以水龙骨科蕨类为主,里白科较多,金毛狗、桫椤等热带蕨类以及柃属等常绿灌木减少,红树林逐渐退出本区,以至消失,草本仍为香蒲、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此时气候温暖略干”。4ka~2.7kaB.P.则以“栲和常绿栎为主,落叶树种较上一时期减少,有大片松林生长。下层植物为生长繁盛的里白科等蔗类以及禾本科等草本植物,红树科植物重新出现。气候为热暖湿润”。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5ka~4kaB.P.后期出现的“柃属常绿灌木减少,红树林逐渐退出本区,以至消失”反映的是气温下降的趋势,而对福建海岸泥地沉积物的研究也发现,3.8kaB.P.左右东亚冬季风变弱且不稳定。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降水减少。而孢粉分析也显示在长江下游河口地区4.8ka~3.8kaB.P.和4kaB.P.前后温度的相对降低,这恰好与4.2kaB.P.左右又一次以降温和干旱为特征的全国范围的气候突变事件相对应。从而可推论此次气候事件在本区域的持续时间约为4.2ka~3.8kaB.P.,尔后气温再度回升,约3.1kaB.P.左右又出现一次幅度相对较小的降温过程,持续到约2.5kaB.P.结束。
综上所述,在9ka~2.7kaB.P.闽东沿海地区先后经历了七次较明显的气候波动,其顺序依次为:温凉偏干(9ka~7.5kaB.P.)→温暖湿润(7.5ka~5.7kaB.P.)→温凉偏干(5.7ka~5kaB.P.)→温暖偏干(5ka~4.2kaB.P.)→温凉偏干(4.2ka~3.8kaB.P.)→热暖湿润(3.8ka~3.1kaB.P.)→温暖湿润(3.1ka~2.7kaB.P.)。
二、海平面波动
根据对福鼎、霞浦、宁德、罗源、福州等地地质钻孔获得的沉积物分析,目前学界已基本上形成了对闽东沿海全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走势的认识(图1-1)。
图1-1 闽东沿海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从图1-1中可以看出,在本书所讨论的约9ka~2.7kaB.P.,闽东沿海的海平面经历了三次较显著的波动周期。第一次波动始于约13kaB.P.发生的“长乐海进”的第二阶段,即从约9kaB.P.起海平面快速上升,于7.5kaB.P.左右达到高峰,接近现今的海平面高度,随后小幅回落。第二次波动在7kaB.P.左右开始,海平面再次上升,并在约6kaB.P.达到全新世以来的*高峰,高于现今海平面约4米,之后海平面再次回落。第三次波动发生在约5kaB.P.,海平面又一次缓慢上升,并在约3kaB.P.达到高峰,超过现今的海平面约2米。约2.7kaB.P.海平面逐渐回落并基本维持在现今水平。总体而言,海平面的波动周期与气候变化周期是基本一致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