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浙江瓯海西周土墩墓出土青铜器修复与保护研究(2021年)(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系列
0.00     定价 ¥ 30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762501
  • 作      者:
    作者:马菁毓|责编:周鼎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马菁毓,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中国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陶瓷、金属和竹木漆器等类文物的保护工作。2005-2007年主持完成了浙江瓯海土墩墓出土西周青铜器抢救性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参加了2010年国家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承办“十一五”中国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展。二十年来承担了《张家界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国宝单位《景山公园内室外大型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等多个文物保护施工项目,编制了《德州市博物馆陶瓷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张家界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设计》等多项方案。主持了多个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

展开
内容介绍

  土墩墓是西周时期吴越地区普遍采用的墓葬形制。
  土墩墓中出土了铙、簋、鼎、矛、戈、剑、镞等青铜礼器和兵器。这批器物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西周时期越地地域文化与工艺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为研究古老“瓯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物证,同时也填补了浙江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空白。这座土墩墓也是浙江省迄今为止重要的一座西周墓葬遗址。
  这座跨越了三千多年岁月的土墩墓被发现于温瑞塘河中游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惠丰村。该地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这也使得其土壤环境较为潮湿,长期埋藏于南方酸性土壤中的青铜器整体腐蚀十分严重,出现不同程度的酥脆、断裂等情况,其中腐蚀严重的剑及矢镞等在考古现场采取了整体带土提取的方法。这批青铜器从表面观察,整体上外观平整,看似保存状况较好,但在移动及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文物结构十分脆弱,稍有磕碰就会破碎,保存状态非常不稳定,亟待进行保护处理。
  在修复实践过程中,对高度矿化青铜器的提取和加固方法、实验室考古清理进行了探索,较好地完成了保护修复任务。针对考古现场带土提取且承载信息复杂的脆弱文物,提出了实验室考古清理的明确概念和学术内涵,利用土壤加速腐蚀方法模拟出此类文物在南方酸性土壤中的腐蚀形成及影响因素。几经攻关,获得了此类文物的保护处理方法。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脆弱复杂文物得以在考古现场保存下来,对此类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瓯海这批经过保护处理的文物,在15年后保存状态依然良好,满足对脆弱复杂文物的保护需求。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文物概况1

1.文物价值评估1
2.修复实施路线2
3.项目管理3

第二章 实验室清理4
1.保存状况4
2.检测分析8
3.实验室清理过程12
4.剑鞘及埋藏形制方面的讨论16
5.小结20

第三章 检测分析21
1.土壤分析21
2.绿松石分析22
3.玉石分析27
4.M1:24腐蚀产物分析31
5.M1:25戈锈蚀分析36

第四章 保护处理42
1.典型器物的保护处理42
2.处理效果讨论52
3.保护处理具体实施方法59
4.保护处理前后效果图59

第五章 项目研究87
1.技术路线87
2.高矿化度青铜器加固技术88
3.高矿化度青铜器现场提取技术89
4.日常维护和预防性保护89

第六章 青铜腐蚀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91
1.青铜合金的组织结构91
2.青铜腐蚀产物研究93
3.青铜腐蚀机理研究97
4.青铜土壤腐蚀研究方法102
5.瓯海出土青铜器的腐蚀特征105
6.青铜土壤腐蚀极化曲线研究111
7.土壤埋藏实验121
8.电化学加速下的土壤埋藏腐蚀研究132
9.瓯海出土青铜腐蚀物的成因分析138

附录一 瓯海西周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实验室
考古清理143
附录二 瓯海出土一件西周青铜器腐蚀成因研究149
后 记15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