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遗址概况
鱼山遗址和乌龟山遗址分别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河头村和路下徐村,两者相距不足200米,东距现今海岸线直线距离约7.3千米。其中,鱼山遗址具体坐落在当地居民俗称为鱼山的山脚东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59°、北纬30.034°;乌龟山遗址具体坐落在当地居民俗称为乌龟山的山脚东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58°、北纬30.034°(图一)。
图一 鱼山遗址、乌龟山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一、发掘经过
2013年夏,为配合镇海区九龙湖镇御水龙都二期项目地块开发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组织队伍对该遗址进行了先期考古勘探,不仅确认了鱼山遗址的分布面积约为16500平方米,并探明该遗址存在有史前时期的文化遗存,突破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认为该遗址仅有商周以后文化遗存的认知,同时还新发现了乌龟山遗址。经与建设方协商,决定对鱼山遗址约四分之三面积予以原址保护,其余因建设项目无法避让部分实施发掘;乌龟山遗址则尽可能全部实行原址保护。
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与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联合组建考古工作队,分别对建设地块所占压的鱼山遗址西南部进行了Ⅰ、Ⅱ两期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4300平方米,编号分别为2013ZY和2014ZY(图二)。两次发掘共发现河姆渡文化二、三期,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晚期—钱山漾文化时期,商周至唐宋时期等四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以及灰坑、灰沟、水井、池塘、砂土台、木桩群等不同类型的遗迹单位约300处。
图二 鱼山遗址Ⅱ期考古发掘场景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2017年10~11月,为了确认乌龟山遗址的分布范围、堆积时代和文化性质,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和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分两次对该遗址实施了全面勘探和局部解剖试掘,确认该遗址分布面积约为13500平方米。2018年7~8月,为配合九龙湖镇龙都路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与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南京大学联合组建考古工作队,对乌龟山遗址实施了发掘,发掘面积175平方米。两次解剖试掘和发掘过程中共发现河姆渡文化三期和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以及灰坑、柱坑等少量遗迹。
二、主要收获
(一)鱼山遗址
1.地层堆积
发掘情况表明,鱼山遗址所在区域的地势自北侧山坡向南侧平地逐渐降低,地层堆积深1~2.5米,可分为九个大层。根据土质、土色和出土遗物,可将其大体分为河姆渡文化二、三期,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晚期—钱山漾文化时期,商周至唐宋时期等四大阶段。现以T0411东壁为例作一简要说明(图三):
图三 T0411东壁地层剖面图
第1层:浅灰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包含较多的砾石和植物根茎。出土物有商周陶片、唐宋瓷片和现代垃圾。
第2层:黄褐色土,土质致密,较坚硬。出土物有商周陶瓷片和唐宋青瓷片,属于唐宋时期堆积。
第3层:可细分为三亚层,本剖面缺失3b层。该层出土物主要为商周陶片和原始瓷片,属于商周时期堆积,但遗物时代跨度较大,从商代末期延续至战国时期。
第3a层:黑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包含较多红褐色水锈斑。
第3c层:浅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
第4层:黄褐色土,土质质密,包含较多红褐色水锈斑。基本无出土物,属于自然堆积。
第5层可细分为二亚层。其中5a层中基本无出土物,属于自然堆积a;5b层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探方,包含大量黄褐色粗砂粒,出土物较少且破碎,主要为史前陶片,属于良渚文化晚期—钱山漾文化时期堆积,推测该层可能系人工铺垫形成。
第5a层:青灰色淤泥,土质致密。
第5b层:黄褐色砂土,土质较致密,坚硬。
第6层:可细分为二亚层。该层出土物主要为史前陶片。
第6a层:黑色土,土质松软,包含较多腐殖质。属于河姆渡四期—良渚文化时期。
第6b层:浅黑色土,土质较致密。属于河姆渡四期—良渚文化时期。
第7层:可细分为五亚层,本剖面缺失7a、7d和7e层。该层出土物主要为史前陶片,属于河姆渡文化三期堆积。
第7b层:黄褐色砂土,较坚硬。
第7c层:黑褐色砂土,较松软。
第8层:青灰色淤泥,土质致密。基本无出土物,属于自然堆积。
第9层:可细分为三亚层。该层出土物主要为史前陶片,属于河姆渡文化二期堆积。
第9a层:灰黑色土,土质较疏松。
第9b层: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
第9c层: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
第9层以下是生土,为青灰色淤泥。
2.发现遗迹
(1)河姆渡文化二期遗迹
本期遗迹类型包括灰坑和灰沟。举例如下:
H228位于T0411的东北部,开口于第9a层下,打破H232和H233。该坑平面呈椭圆形,坑口距地表112、坑口直径80、坑底直径60、坑深67厘米。坑壁较斜直,未见工具痕迹,平底。坑内填土为灰黑色砂土。坑底发现炭化植物种子(图四)。
图四 H228平面图
H249位于T0410的东北部,开口于第9a层下。该坑平面近方形,坑口距地表148、坑口长60、宽50、坑深48厘米。直壁,壁面光滑,平底。在接近底部的壁面上和底部均有一层褐色土,可能系人为有意涂抹。坑内填土为黑色泥质土,夹杂少量砂粒,坑底发现大量植物果核。出土遗物以夹砂红陶和夹砂黑陶片为主(图五)。
图五 H249平面图(左)与底部出土橡子(右)
(2)河姆渡文化三期遗迹
本期遗迹类型有灰坑。举例如下:
H256位于T0512的南部,开口于第7c层下。该坑平面近方形,坑口距地表117、坑口长64、宽58、坑底长61、宽55、坑深32厘米。四壁较直,壁面光滑,未见工具痕迹,平底。坑内填土为灰黑色土,土质较软,包含少量炭屑。出土遗物主要为夹砂红陶片(图六)。
H263位于T0512的西南部,开口于第7c层下。该坑平面近圆形,坑口距地表112、坑口直径71~76、坑底直径67~72、坑深48~52厘米。四壁较直,壁面光滑,未见工具痕迹,平底微斜。坑内填土为灰黑色土,土质较软。出土遗物有少量夹砂红陶片(图七)。
图六 H256平面图
图七 H263平面图
(3)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时期遗迹
本期遗迹数量少,类型有灰坑和灰沟。举例如下:
H250位于T0512的中部偏东,开口于第6b层下。该坑平面为椭圆形,坑口距地表101、坑口长128、宽68、坑底长122、宽62、坑深35厘米。四壁较直,壁面光滑,未见工具痕迹,平底。坑内填土为灰黑色土,土质较软。出土遗物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炭黑陶片(图八)。
G23位于T0412的西北部,开口于第6b层下。该沟平面呈长条形,东北至西南走向,沟口距地表115、沟长192、沟宽108、沟深64~66厘米。四壁较直,壁面光滑,未见工具痕迹,平底。沟内填土为黑灰色砂土,土质松软,包含植物碎屑。出土遗物有泥质灰陶、夹炭黑陶、夹砂黑陶和砺石,可辨器形有豆、罐和支脚(图九)。
(4)商周时期遗迹
本期遗迹数量*多,类型有灰坑、灰沟、砂土台和木桩群等,其中以灰坑为主。这些遗迹多数开口于第4层表面,年代应不晚于西周早期。举例如下。
H64位于T0514的中南部,开口于第3a层下。该坑平面呈弧角长方形,坑口距地表40、坑口长120、宽90、坑底长110、宽80、坑深48厘米。四壁较直,壁面光滑,未见工具痕迹,平底。坑内填土为灰黄色,土质较硬,含水锈斑。出土遗物仅有极少泥质陶片(图一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