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资料
邯郸北羊井遗址调查记
段宏振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自2004年冬邯郸赵王城遗址考古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曾多次在周边附近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遗址。2012年夏,在赵王城遗址考古发掘期间,我们调查并抢救清理了北羊井村东取土场区暴露的文化遗存,之后又在北羊井村西及其周边的蔺家河、大隐豹等地做了一些调查和复查。本文即有关调查和清理情况的简报。
一、北羊井遗址
(一)遗址概况
北羊井村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区西南郊,东北距赵王城西城的西南角约9千米(图一)。北羊井遗址位于村东南100米左右、渚河北岸的台地上,以往调查采集到少量商代陶片,初步判定这是一处商代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
2012年夏,我们在赵王城遗址考古发掘期间,偶尔闻听村民说起北羊井村东正在大规模取土,遂立即赶到施工现场查看。取土场已暴露一些灰坑,陶器残片随处可见,可能为遗址核心区域。当即报告有关文物保护部门,随即着手抢救性清理。当时施工现场已将1米多厚的表土铲去,我们的工作方法是清理那些已暴露的残存灰坑。经过两天多时间的工作,清理残灰坑12个、残墓1座,出土大量陶片遗物,时代包括龙山、先商、商代、西周和东周等多个时期。
北羊井遗址所在的渚河北岸台地,土质较好,地表为农田。根据取土现场挖掘所形成的断崖剖面观察,耕土层之下即为厚0.5—1米左右的灰色文化层堆积,一些灰坑的底部距现地表深2米左右。挖掘取土之后的地表可以看到许多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坑口,土色呈灰黑色,即为灰坑遗迹的残留。我们主要对这些残余灰坑进行了清理,由于地层关系已缺失,因此只能单纯根据出土遗物推定遗存的年代。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推测,该遗址取土场范围内的文化堆积延续时间长,包含多个时期,但似乎以先商遗存分布较为普遍,其次是龙山和商代遗存,东周遗存只在局部地方存在。由于取土场正在挖掘作业中,考古清理工作是在施工时间与场地的间隙中穿插进行,许多灰坑破坏严重,故未能对灰坑形制作详细完整的资料记录,但力求对边界清晰的灰坑所出遗物尽量完全收集。因此本文对所有的灰坑形制及结构情况不再介绍,出土遗物按照灰坑单位进行叙述。
图一 北羊井遗址位置示意图
(二)龙山时代遗存
清理灰坑3座,其中H10和H7出土物较丰富。出土遗物主要是陶片,陶质分夹砂和泥质两类,其中夹砂陶约占67%,泥质陶约占33%。陶器颜色包括灰黑色、灰色和褐色。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是素面,另有少量的篮纹和方格纹。如H10(表一)。夹砂陶器形主要有罐、瓮、盆、甗等。泥质陶器表多为素面,其次为弦纹,主要器形有圈足盘、器盖、盆、豆等。这里介绍两座出土陶片较多的灰坑。
表一 北羊井H10陶系统计表
1. H10
深腹罐 4件。H10∶13,完整器,属于典型深腹罐。夹砂灰陶,深灰色泛黑,方唇,唇面有浅显凹弦纹。折沿,沿面上端有一周浅凹槽。弧鼓腹,小平底略内凹。沿下肩部有2厘米宽素面带,其下通体包括底部饰有麦粒状粗绳纹,上部竖行,下部斜行。口径21.6、通高31、底径9厘米(图二,17;图版一,2)。H10∶14,口沿。夹砂灰陶,方唇,折沿,饰竖行麦粒状粗绳纹。口径16.4、残高7.6厘米(图二,4)。H10∶15,口沿。夹砂灰褐陶,方唇,折沿,沿面有数道轮制凹弦纹痕迹,饰竖行麦粒状粗绳纹。口径20、残高10厘米(图二,1)。H10∶16,方格纹残片。夹砂灰黑陶。残高4.75、宽7.9、厚0.3厘米(图二,7)。
小型深腹罐 3件。均完整。形制同上,唯有形制较小。H10∶10,夹砂灰陶,深灰泛黑。圆唇,卷沿,弧鼓腹,小平底。肩部以下饰竖绳纹,较细密,近底部素面。口径10、通高15、底径7厘米(图二,11)。H10∶11,泥质灰陶,素面。圆唇,窄折沿,弧鼓腹,小平底。口径10.5、通高14、底径6厘米(图二,13)。H10∶9,泥质灰陶,素面。形制大致同H10∶11。口径7.8、底径5.4、通高11.2厘米(图二,12)。
图二 北羊井、大隐豹南出土龙山陶器
1、2、4、5、7、17. 深腹罐(H10∶15、H7∶4、H10∶14、H7∶3、H10∶16、H10∶13) 3、6. 碗(H10∶8、H10∶7) 8. 盘(H10∶5) 9、10. 豆(H10∶4、H10∶3) 11~13. 小型深腹罐(H10∶10、H10∶9、H10∶11)14. 小口瓮腹耳(H7∶2) 15、16. 深腹罐(H22∶5、H23∶9) (15、16为大隐豹南,余为北羊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