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开封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一、开封地理环境
豫东平原地处黄河大冲积扇的东南翼,与鲁、苏、晥三省接壤,跨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开封位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介于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之间,海拔69—78米,西距省会郑州70余千米,东邻商丘,南邻许昌和周口,北依黄河、与新乡隔河相望(图一)。开封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秋短促,冷暖适宜。年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67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七八月份。
开封位于黄河南岸,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扇平原,为第四纪松散层所覆盖,沉积物深达300—500米。地势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于黄河多次在开封境内决口、泛滥、改道,留下了许多故道残堤、缓岗、沙丘与槽状洼地。境内微地形起伏不平,微地貌差异显著,形成了类型多样、差异明显的中小地貌和微地貌形态。根据引力作用的不同和堆积物的特性,以及地表基本形态的差异,可分为临黄滩地,背河洼地,冲积、风积砂地,黄河故道,黄土岗地,泛淤平地六种微地貌单元(1)
开封地区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由于受黄河冲积的影响,成土母质主要为黄河冲积物。长期以来,受自然变化和农耕活动的影响,土壤可分为4类,8个亚类,13个土属,55个土种。其中潮土(2)是开封境内广为分布的土壤类型,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七。潮土是由黄河冲积物发育而成,受地下水的影响,土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交替发生,形成明显的锈纹、锈斑;质地受河流泛滥影响,分选作用明显。水平分布上成土母质颗粒差异大,垂直分布上分选差异明显,沉积层次分明,沙粘相间,厚度不一,土体结构复杂。依据成土母质来源和受地下水影响程度不同,潮土又分为潮土、灌淤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褐土化潮土、湿潮土6个亚类(1)。
图一 开封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开封境内地平无山,河流、湖泊较多,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境内河流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流域面积约263.76平方千米;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约5913平方千米。开封城区内有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阳光湖等,湖水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素有“北方水城”之美称。另外开封境内地下水储量比较丰富,埋藏一般较浅,总体来说北部地区地下水位高、南部地区地下水位低。黄河大堤以北高滩地带地下水位约5—8米;黄河大堤以南至陇海铁路以北地区约1—2米;陇海铁路以南地区约2—4米不等。
二、开封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驰名中外的八朝古都。早在1956年,考古工作者就曾在开封城南的尉氏兴隆岗采集到了距今8000—7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特征的石磨盘和陶器等,由此唤醒了人们对远古时期开封的憧憬(1)。1989—1992年,开封市文物工作队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先后对开封所属的杞县段岗、牛角岗、鹿台岗等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相继发现了一批距今5000—3000年的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先商文化、岳石文化、早晚商文化以及东周时期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开创了开封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的先例,初步填补了开封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2),并据此揭示出今杞县一带,曾经是夏代夏、商、夷三族及其考古学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域(3)。
另据历史文献记载,夏代还曾在今开封附近建都。《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记载:“帝宁(杼)居原,自原迁于老丘。”老丘一地,《左传 定公十五年》杜预注:“老丘,宋地也。”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曰:“今开封府陈留县东北四十五里有老邱城。”《大清一统志 开封府 古迹》引《寰宇记》云:“(老邱城)在陈留县北四十五里。”可见夏都老丘的位置就在今开封陈留一带(4)。另有学者考证,今开封城东北约45华里的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及其附近,就是夏都老丘所在地(5)。
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时期,周王室衰落,列国争霸,各地的诸侯国不断增建新城,形成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开封地区已经考古探明*早的建城历史,也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期。当时雄心勃勃,一心想称霸诸侯的郑庄公(前743—前701年)看到开封一带地处平原,土地肥沃,为兵家必争之地,遂在此圈地为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命名“启封”。汉初因避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名称的由来。后经考古探明,“启封城”位于今开封城南约25千米的朱仙镇古城村附近(6)。
战国时期,魏惠王将国都由山西安邑东迁至大梁(今开封),并在此建筑大梁城。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在今开封城位置的第一次建都。大梁城在魏迁都前名为“仪”,原是卫国南部边境上的一座城邑,与郑庄公所筑之启封城隔蓬泽相望,距离约25千米。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大规模营建城池,建宫殿,造苑囿,开凿鸿沟,铸造钱币,聚集人口,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仅仅十多年时间,大梁城面貌骤变,由普通城邑一跃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工商都会,魏国也随之成为“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的强盛国家。魏都大梁共140年,历七代君王,是开封城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代。
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在围攻大梁的战役中,秦将王贲久攻不下,引鸿沟之水灌城,魏王被迫请降。秦灭魏后,以魏地为砀郡,将大梁改置为砀郡属辖的浚仪县,被洪水淹没后的大梁城也成了一片废墟。
西汉建立后,高祖刘邦分立梁国,于公元前202年封彭越为梁王,国都大梁。公元前196年,彭越以谋反罪被杀,刘邦改立其子刘恢为梁王,以后又有吕产、刘楫先后为梁王,都城均在大梁。公元前168年,汉文帝迁淮南王刘武为梁(孝)王,刘武嫌大梁地势低洼潮湿,遂迁都睢阳(今商丘)。此后,大梁又成了普通的县治(浚仪)。
南北朝时期,浚仪先在北魏的统治下,后属于东魏和北齐的领土。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在浚仪设置梁州。北朝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北周灭掉北齐占领梁州,因城临汴水,为黄河与淮河间的水运要地,又改称汴州。这是开封称作汴州的开始。
隋初沿用北周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陈留郡被废除,只留汴州建置。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疏通了鸿沟故道,开通了汴河,使汴州成为隋朝东部沟通江淮的东大门户,值此良机,汴州很快便发展成为南北物资和人才的汇聚之地。
唐代,由于汴河漕运的通畅,汴州城的经济和军事地位也日益重要。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时任汴州刺史的李勉开始扩筑汴州城,历史上也称“筑罗城”。根据《北道刊误志》等文献记载,李勉扩筑后的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周长约20里155步,面积较今日之开封城略小;共有7座城门,其中宋门、曹门、大梁门等名称沿用至今;当时城内修建的州桥、相国寺等著名的桥梁和宗教建筑,在今天的开封城中仍可探寻到其踪迹。
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汴州,号为东京开封府,开封城获得新的发展,城市地位也大大提高。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建梁,史称“后梁”。朱温升汴州为开封府,命为东都。后梁政权共存17年,都城和皇宫基本上因袭唐汴州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迁都汴州。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后立都汴州,改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汉乾祐四年(951年),枢密使郭威灭汉称帝,改国号“周”,史称“后周”,仍都汴州。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太祖郭威诏开封府修补京师“罗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补罗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世宗柴荣颁诏兴建新城,新城周长48里233步,为了与原唐汴州城区别,称为“外城”。周世宗新建的外城,扩大了原汴州城规模、拓宽了街道,彻底改变了已沿用170余年的唐汴州城的面貌,自此形成了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垣层层套叠的开封城新格局。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定都开封后,仍沿用后周时的三重城垣,并多次对其进行修葺、增筑或扩建,逐步完善了其军事防御功能。北宋时期,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横贯东京城,漕运交通便利,使东京城处于“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有利地位。东京城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繁华的大都市。有宋一代,出现了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造就了保留至今的铁塔、繁塔,成就了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孕育了脍炙人口的宋词。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东京城被金人攻破,大宋政权退守临安(今杭州),遭金人洗劫后的东京城满目疮痍、一片凋零,昔日繁华的都会顿成一座空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金人的傀儡政权大齐政权迁都开封。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金废大齐政权,在开封设行台尚书省,称汴京。金贞元元年(1153年),大金皇帝完颜亮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作为陪都,并营建南京宫室,在宋皇宫之外新筑一道城作为皇城,将原宋皇城作为宫城,完成了皇城与宫城的正式分离,使其宫室制度更趋于完善和合理(1)。金正隆六年(1161年)三月,完颜亮正式迁都汴京。同年九月,金国后方叛乱,完颜亮被弑,夺权上位的金世宗仍定都中都燕京(今北京),至此金人的第一次迁都汴京宣告结束,开封又降为陪都。金代后期,崛起于漠北草原上的蒙古族逐渐强大,日益成为金人的劲敌,开始向金国大举进攻,并很快就屯兵燕京城下。为形势所迫,金贞祐二年(1214年)秋七月,金宣宗不得不再次迁都汴京,自此至天兴元年(1232年)金哀宗出逃,开封作为金朝末年的国都共历二帝,为时近20年。宣宗迁都开封后,曾在开封“再筑子城”,即在原东京内城的基础上,东、西墙位置不变,南、北墙分别向外拓展300余米,改建后的城墙便是今日开封城墙的前身(2)。
公元1233年,蒙军占领了汴京,经过长年战争破坏,汴京一片凄凉,失去往日都城的繁盛风采。元灭金后,在开封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并改开封府为南京路,后又更名汴梁路,此为开封称汴梁之始。元末明初,小明王韩山童、刘福通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在安徽亳州建立了国号为大宋的农民政权,建元“龙凤”,至正十八年(1358年),汴梁成为“龙凤”政权迁都之地。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两次巡幸开封,并于该年五月改汴京路为开封府,八月又下令以金陵(今南京)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开封成了明朝的陪都。朱元璋诏令在金代汴京里城的基础上修建“砖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废去开封“北京”称号,改封第五子吴王朱为周王,建藩开封,开封自此成了周王的府地。因明朝的开封地处中原,漕运、交通便利,财力雄厚,位居城中核心位置的周王府又建在宋、金皇宫故基之上,故曾有“势若两京”“天下藩封数汴中”之美誉。
明代,黄河河道逐渐南移,开封成为黄河水患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自洪武元年(1368年)至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138年间,黄河在开封城周边有决溢的达59年,其间两次水淹开封城区(3),给开封城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抵御黄河水患,河南境内军民开始在黄河南北两岸构筑堤防,开封城的四周还陆续修建了护城大堤。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三围开封,是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夜,黄河被人为决口(4),洪水直冲开封城而去,开封城遭受灌城之灾,“居人溺死者十有八、九,救援不及一、二”(1)。洪水退后,泥沙掩埋了城池,只有开封城墙、铁塔、繁塔等高大建筑露出水面,河床被淤没,土地盐碱化,自此,开封城昔日的繁华消失殆尽。
清代,开封仍为省、府治所,且仍不断遭遇水患,每次洪水退后清政府都要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