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开封潘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96960
  • 作      者:
    编者: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责编:张亚娜//郑佐一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对开封历史文化、宋元明代文物研究、古陶瓷研究领域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

展开
内容介绍
潘湖遗址位于开封市区中心北部的龙亭公园一带,大部分被淹没于龙亭公园范围内的潘湖和杨湖底部,潘湖遗址发现于1981年春,当时,开封市的园林部门在潘湖中堆筑湖心岛的过程中,意外地“触摸”到了明代周王府的遗迹,由此拉开了开封城下城考古的帷幕,蒙在开封城下城之上的神秘面纱也随之被层层揭开。《开封潘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为潘湖遗址多年来发掘文物及遗迹成果的系统整理及研究,对于揭露宋元明清时期开封的古建筑历史、城市面貌、文物特色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对开封历史文化、宋元明代文物研究、古陶瓷研究领域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开封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一、开封地理环境
  豫东平原地处黄河大冲积扇的东南翼,与鲁、苏、晥三省接壤,跨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开封位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介于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之间,海拔69—78米,西距省会郑州70余千米,东邻商丘,南邻许昌和周口,北依黄河、与新乡隔河相望(图一)。开封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秋短促,冷暖适宜。年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67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七八月份。
  开封位于黄河南岸,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扇平原,为第四纪松散层所覆盖,沉积物深达300—500米。地势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于黄河多次在开封境内决口、泛滥、改道,留下了许多故道残堤、缓岗、沙丘与槽状洼地。境内微地形起伏不平,微地貌差异显著,形成了类型多样、差异明显的中小地貌和微地貌形态。根据引力作用的不同和堆积物的特性,以及地表基本形态的差异,可分为临黄滩地,背河洼地,冲积、风积砂地,黄河故道,黄土岗地,泛淤平地六种微地貌单元(1)
  开封地区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由于受黄河冲积的影响,成土母质主要为黄河冲积物。长期以来,受自然变化和农耕活动的影响,土壤可分为4类,8个亚类,13个土属,55个土种。其中潮土(2)是开封境内广为分布的土壤类型,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七。潮土是由黄河冲积物发育而成,受地下水的影响,土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交替发生,形成明显的锈纹、锈斑;质地受河流泛滥影响,分选作用明显。水平分布上成土母质颗粒差异大,垂直分布上分选差异明显,沉积层次分明,沙粘相间,厚度不一,土体结构复杂。依据成土母质来源和受地下水影响程度不同,潮土又分为潮土、灌淤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褐土化潮土、湿潮土6个亚类(1)。
  图一 开封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开封境内地平无山,河流、湖泊较多,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境内河流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流域面积约263.76平方千米;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约5913平方千米。开封城区内有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阳光湖等,湖水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素有“北方水城”之美称。另外开封境内地下水储量比较丰富,埋藏一般较浅,总体来说北部地区地下水位高、南部地区地下水位低。黄河大堤以北高滩地带地下水位约5—8米;黄河大堤以南至陇海铁路以北地区约1—2米;陇海铁路以南地区约2—4米不等。
  二、开封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驰名中外的八朝古都。早在1956年,考古工作者就曾在开封城南的尉氏兴隆岗采集到了距今8000—7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特征的石磨盘和陶器等,由此唤醒了人们对远古时期开封的憧憬(1)。1989—1992年,开封市文物工作队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先后对开封所属的杞县段岗、牛角岗、鹿台岗等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相继发现了一批距今5000—3000年的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先商文化、岳石文化、早晚商文化以及东周时期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开创了开封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的先例,初步填补了开封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2),并据此揭示出今杞县一带,曾经是夏代夏、商、夷三族及其考古学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域(3)。
  另据历史文献记载,夏代还曾在今开封附近建都。《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记载:“帝宁(杼)居原,自原迁于老丘。”老丘一地,《左传 定公十五年》杜预注:“老丘,宋地也。”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曰:“今开封府陈留县东北四十五里有老邱城。”《大清一统志 开封府 古迹》引《寰宇记》云:“(老邱城)在陈留县北四十五里。”可见夏都老丘的位置就在今开封陈留一带(4)。另有学者考证,今开封城东北约45华里的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及其附近,就是夏都老丘所在地(5)。
  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时期,周王室衰落,列国争霸,各地的诸侯国不断增建新城,形成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开封地区已经考古探明*早的建城历史,也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期。当时雄心勃勃,一心想称霸诸侯的郑庄公(前743—前701年)看到开封一带地处平原,土地肥沃,为兵家必争之地,遂在此圈地为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命名“启封”。汉初因避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名称的由来。后经考古探明,“启封城”位于今开封城南约25千米的朱仙镇古城村附近(6)。
  战国时期,魏惠王将国都由山西安邑东迁至大梁(今开封),并在此建筑大梁城。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在今开封城位置的第一次建都。大梁城在魏迁都前名为“仪”,原是卫国南部边境上的一座城邑,与郑庄公所筑之启封城隔蓬泽相望,距离约25千米。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大规模营建城池,建宫殿,造苑囿,开凿鸿沟,铸造钱币,聚集人口,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仅仅十多年时间,大梁城面貌骤变,由普通城邑一跃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工商都会,魏国也随之成为“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的强盛国家。魏都大梁共140年,历七代君王,是开封城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代。
  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在围攻大梁的战役中,秦将王贲久攻不下,引鸿沟之水灌城,魏王被迫请降。秦灭魏后,以魏地为砀郡,将大梁改置为砀郡属辖的浚仪县,被洪水淹没后的大梁城也成了一片废墟。
  西汉建立后,高祖刘邦分立梁国,于公元前202年封彭越为梁王,国都大梁。公元前196年,彭越以谋反罪被杀,刘邦改立其子刘恢为梁王,以后又有吕产、刘楫先后为梁王,都城均在大梁。公元前168年,汉文帝迁淮南王刘武为梁(孝)王,刘武嫌大梁地势低洼潮湿,遂迁都睢阳(今商丘)。此后,大梁又成了普通的县治(浚仪)。
  南北朝时期,浚仪先在北魏的统治下,后属于东魏和北齐的领土。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在浚仪设置梁州。北朝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北周灭掉北齐占领梁州,因城临汴水,为黄河与淮河间的水运要地,又改称汴州。这是开封称作汴州的开始。
  隋初沿用北周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陈留郡被废除,只留汴州建置。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疏通了鸿沟故道,开通了汴河,使汴州成为隋朝东部沟通江淮的东大门户,值此良机,汴州很快便发展成为南北物资和人才的汇聚之地。
  唐代,由于汴河漕运的通畅,汴州城的经济和军事地位也日益重要。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时任汴州刺史的李勉开始扩筑汴州城,历史上也称“筑罗城”。根据《北道刊误志》等文献记载,李勉扩筑后的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周长约20里155步,面积较今日之开封城略小;共有7座城门,其中宋门、曹门、大梁门等名称沿用至今;当时城内修建的州桥、相国寺等著名的桥梁和宗教建筑,在今天的开封城中仍可探寻到其踪迹。
  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汴州,号为东京开封府,开封城获得新的发展,城市地位也大大提高。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建梁,史称“后梁”。朱温升汴州为开封府,命为东都。后梁政权共存17年,都城和皇宫基本上因袭唐汴州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迁都汴州。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后立都汴州,改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汉乾祐四年(951年),枢密使郭威灭汉称帝,改国号“周”,史称“后周”,仍都汴州。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太祖郭威诏开封府修补京师“罗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补罗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世宗柴荣颁诏兴建新城,新城周长48里233步,为了与原唐汴州城区别,称为“外城”。周世宗新建的外城,扩大了原汴州城规模、拓宽了街道,彻底改变了已沿用170余年的唐汴州城的面貌,自此形成了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垣层层套叠的开封城新格局。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定都开封后,仍沿用后周时的三重城垣,并多次对其进行修葺、增筑或扩建,逐步完善了其军事防御功能。北宋时期,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横贯东京城,漕运交通便利,使东京城处于“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有利地位。东京城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繁华的大都市。有宋一代,出现了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造就了保留至今的铁塔、繁塔,成就了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孕育了脍炙人口的宋词。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东京城被金人攻破,大宋政权退守临安(今杭州),遭金人洗劫后的东京城满目疮痍、一片凋零,昔日繁华的都会顿成一座空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金人的傀儡政权大齐政权迁都开封。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金废大齐政权,在开封设行台尚书省,称汴京。金贞元元年(1153年),大金皇帝完颜亮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作为陪都,并营建南京宫室,在宋皇宫之外新筑一道城作为皇城,将原宋皇城作为宫城,完成了皇城与宫城的正式分离,使其宫室制度更趋于完善和合理(1)。金正隆六年(1161年)三月,完颜亮正式迁都汴京。同年九月,金国后方叛乱,完颜亮被弑,夺权上位的金世宗仍定都中都燕京(今北京),至此金人的第一次迁都汴京宣告结束,开封又降为陪都。金代后期,崛起于漠北草原上的蒙古族逐渐强大,日益成为金人的劲敌,开始向金国大举进攻,并很快就屯兵燕京城下。为形势所迫,金贞祐二年(1214年)秋七月,金宣宗不得不再次迁都汴京,自此至天兴元年(1232年)金哀宗出逃,开封作为金朝末年的国都共历二帝,为时近20年。宣宗迁都开封后,曾在开封“再筑子城”,即在原东京内城的基础上,东、西墙位置不变,南、北墙分别向外拓展300余米,改建后的城墙便是今日开封城墙的前身(2)。
  公元1233年,蒙军占领了汴京,经过长年战争破坏,汴京一片凄凉,失去往日都城的繁盛风采。元灭金后,在开封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并改开封府为南京路,后又更名汴梁路,此为开封称汴梁之始。元末明初,小明王韩山童、刘福通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在安徽亳州建立了国号为大宋的农民政权,建元“龙凤”,至正十八年(1358年),汴梁成为“龙凤”政权迁都之地。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两次巡幸开封,并于该年五月改汴京路为开封府,八月又下令以金陵(今南京)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开封成了明朝的陪都。朱元璋诏令在金代汴京里城的基础上修建“砖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废去开封“北京”称号,改封第五子吴王朱为周王,建藩开封,开封自此成了周王的府地。因明朝的开封地处中原,漕运、交通便利,财力雄厚,位居城中核心位置的周王府又建在宋、金皇宫故基之上,故曾有“势若两京”“天下藩封数汴中”之美誉。
  明代,黄河河道逐渐南移,开封成为黄河水患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自洪武元年(1368年)至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138年间,黄河在开封城周边有决溢的达59年,其间两次水淹开封城区(3),给开封城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抵御黄河水患,河南境内军民开始在黄河南北两岸构筑堤防,开封城的四周还陆续修建了护城大堤。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三围开封,是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夜,黄河被人为决口(4),洪水直冲开封城而去,开封城遭受灌城之灾,“居人溺死者十有八、九,救援不及一、二”(1)。洪水退后,泥沙掩埋了城池,只有开封城墙、铁塔、繁塔等高大建筑露出水面,河床被淤没,土地盐碱化,自此,开封城昔日的繁华消失殆尽。
  清代,开封仍为省、府治所,且仍不断遭遇水患,每次洪水退后清政府都要对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开封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1)
一、开封地理环境 (1)
二、开封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3)
三、开封与黄河的特殊关系 (6)
第二节 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经过 (9)
一、遗址的发现 (9)
二、发掘经过 (11)
第三节 发掘资料的整理及报告编写 (13)
第二章 发掘探方与地层堆积 (15)
第一节 探方的分布 (15)
一、探方的面积 (15)
二、探方的方向 (17)
第二节 地层堆积 (17)
一、I潘T6东壁剖面 (20)
二、I潘T8北壁剖面 (20)
三、I潘T12东壁剖面 (23)
四、I潘T46北壁剖面 (24)
五、北萧T2西壁剖面 (25)
六、KBD皇北T1东壁剖面 (27)
第三章 宋、金及之前时期文化遗存 (29)
第一节 文化遗迹 (29)
一、夯土墙HQ2 (29)
二、夯土墙HQ3 (31)
三、夯土墙HQ5 (31)
四、夯土层HC1 (32)
五、夯土层HC2 (33)
六、夯土层HC3 (34)
七、门址MZ5、MZ6 (36)
第二节 文化遗物 (37)
一、瓷器 (37)
二、骨器 (41)
三、石器 (41)
四、陶器 (41)
第四章 明代文化遗存 (42)
第一节 文化遗迹 (42)
一、大型夯土墙体 (42)
二、铺砖地面 (45)
三、夯土台基 (46)
四、墙体 (51)
五、门址 (52)
六、房址 (56)
七、亭子 (69)
八、花坛 (71)
九、水池 (74)
十、排水设施 (75)
十一、其他 (76)
第二节 文化遗物 (77)
一、建筑构件 (77)
二、生活用品 (89)
第五章 清代文化遗存 (115)
第六章 结语 (117)
第一节 对于宋金及之前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 (117)
一、北宋东京城的平面布局 (118)
二、金代汴京城的平面布局 (121)
三、北萧T1发掘出的宋内城北墙、金皇城北墙 (123)
四、KBD皇北T1发掘出的宋皇城北墙 (124)
五、I潘T8、T10、T12内发现的宋代夯土台基 (125)
第二节 对于明代文化遗存的认识 (126)
一、明代开封城概况 (126)
二、明开封周王府的营建 (128)
三、明开封周王府的废弃 (129)
四、明开封周王府的规模与布局 (131)
五、明开封周王府紫禁城内重要遗迹遗物分析 (135)
六、明周王府的“逾制”及与宋、金皇宫的关系 (139)
第三节 对于清代文化遗存的认识 (142)
后记 (143)
插图目录
图一 开封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2)
图二 黄河、长江年水量与年输沙量对照图 (7)
图三 开封城下城示意图 (8)
图四 开封附近“悬河”示意图 (8)
图五 开封城下城地层堆积示意图 (9)
图六 潘湖遗址位置示意图 (10)
图七 潘湖遗址探方总分布图 (16)
图八 潘湖遗址发掘区遗迹总分布图 (19)
图九 I潘T6东壁剖面图 (20)
图一〇 I潘T8北壁剖面图 (21)
图一一 I潘T12东壁剖面图 (23)
图一二 I潘T46北壁(局部)剖面图 (24)
图一三 北萧T2西壁剖面图 (26)
图一四 KBD皇北T1东壁剖面图 (27)
图一五 北萧T1平面图(上)和西壁剖面图(下) (30)
图一六 KBD皇北T1遗迹分布平面图 (31)
图一七 KBD皇北T1东壁局部解剖图 (32)
图一八 I潘T10HC2夯土层剖面图 (34)
图一九 I潘T12HC3夯土层剖面图 (35)
图二〇 瓷碗 (38)
图二一 罐、盘、豆 (39)
图二二 瓷人(T8⑨∶230) (39)
图二三 围棋子 (40)
图二四 骰子(T8⑤∶38) (40)
图二五 器物残片 (40)
图二六 残骨梳(T8⑥∶125) (41)
图二七 骨料 (41)
图二八 北萧T1内HQ1平、剖面图 (43)
图二九 北萧T1内HQ1主墙体剖面图 (43)
图三〇 TJ1分布位置示意图 (47)
图三一 I潘T45平、剖面图 (48)
图三二 I潘T43平面图(下)和东壁剖面图(上) (49)
图三三 I潘T13、T14TJ1向西分支部分平、剖面图 (50)
图三四 TJ2平面图 (51)
图三五 I潘MZ1平、剖面图;西视图 (53)
图三六 I潘MZ2平面图(中)、东视图(右)、南视图(下) (54)
图三七 MZ4位置实测图 (55)
图三八 I潘T1F1平面图(左)、东视图(右) (57)
图三九 I潘T2F2平面图 (58)
图四〇 I潘T2F2取暖设施平、剖面图 (59)
图四一 F2取暖设施炉坑平、剖面图和炉体横断面、纵剖面图 (60)
图四二 I潘T3F3平面图 (61)
图四三 I潘T3F4平面图 (62)
图四四 I潘T4F5平面图 (63)
图四五 I潘T7F6平面图 (64)
图四六 I潘T16F7平面图 (65)
图四七 I潘T16F8平、剖面图 (67)
图四八 I潘T16F9平面图 (68)
图四九 I潘F10平、剖面图 (70)
图五〇 I潘T7TZ1平、立面图 (71)
图五一 I潘T1HT1平、东立面图 (72)
图五二 I潘T4HT2平、立面图 (73)
图五三 I潘T6HT3平、南立面图 (74)
图五四 I潘T20C1平面图 (75)
图五五 I潘T10排水涵洞平面位置及西视图 (76)
图五六 龙纹琉璃勾头 (80)
图五七 龙纹灰陶勾头(T4∶16) (81)
图五八 菊纹灰陶勾头 (82)
图五九 龙纹琉璃滴水 (83)
图六〇 菊纹灰陶滴水组合图 (84)
图六一 灰陶筒瓦(T5∶17) (86)
图六二 走兽 (86)
图六三 绿釉卷草纹条砖 (88)
图六四 博脊瓦 (88)
图六五 脊兽T1②∶27 (89)
图六六 吻座(T2∶33) (89)
图六七 当勾(T2∶45) (89)
图六八 龙纹碗 (91)
图六九 变形龙纹碗 (92)
图七〇 花卉纹碗 (93)
图七一 山水人物纹碗 (94)
图七二 人物诗文碗 (95)
图七三 鱼藻纹碗 (96)
图七四 “福”字碗 (97)
图七五 “万寿”碗(T24∶1) (98)
图七六 “状元及第”碗 (98)
图七七 暗八仙纹碗 (99)
图七八 弦纹碗和白釉碗 (99)
图七九 龙纹碟和变形龙纹碟 (100)
图八〇 松鹿纹碟 (102)
图八一 花卉纹碟 (103)
图八二 花果纹碟 (105)
图八三 花鸟纹碟和山水纹碟 (106)
图八四 花卉纹盘(T4∶6) (106)
图八五 “周府上用”盘 (107)
图八六 高足杯和酒盅 (108)
图八七 其他瓷器 (109)
图八八 陶罐和花盆 (110)
图八九 铜炉和钥匙 (111)
图九〇 玉石类遗物 (112)
图九一 I潘T46MZ3平、剖面图 (115)
图九二 北宋东京城平面实测图 (119)
图九三 金汴京城平面布局示意图 (122)
图九四 开封府城图(明万历《开封府志》卷一) (133)
图九五 明周王府萧墙、紫禁城平面实测图 (134)
插表目录
表一 楔形砖尺寸统计表 (78)
表二 条砖尺寸统计表 (78)
表三 方砖尺寸统计表 (79)
彩版目录
彩版一 被淤没于地下的玉皇阁下层部分
彩版二 潘湖湖心岛和龙亭公园门前石狮
彩版三 课题组成员和顾问一起工作场景
彩版四 I潘T8出土器物残片
彩版五 龙纹琉璃勾头之一
彩版六 龙纹琉璃勾头之二
彩版七 菊纹琉璃勾头
彩版八 龙纹灰陶勾头
彩版九 菊纹灰陶勾头之一
彩版一〇 菊纹灰陶勾头之二
彩版一一 龙纹琉璃滴水
彩版一二 菊纹灰陶滴水之一
彩版一三 菊纹灰陶滴水之二
彩版一四 板瓦
彩版一五 筒瓦
彩版一六 走兽之一
彩版一七 走兽之二
彩版一八 平口条
彩版一九 绿釉卷草纹条砖
彩版二〇 博脊瓦
彩版二一 脊兽
彩版二二 吻座与兽尾
彩版二三 当勾
彩版二四 龙纹碗之一
彩版二五 龙纹碗之二
彩版二六 变形龙纹碗之一
彩版二七 变形龙纹碗之二
彩版二八 花卉纹碗
彩版二九 山水人物纹碗
彩版三〇 人物诗文碗
彩版三一 鱼藻纹碗
彩版三二 “福”字碗之一
彩版三三 “福”字碗之二
彩版三四 “万寿”纹碗
彩版三五 “状元及第”碗
彩版三六 暗八仙纹碗之一
彩版三七 暗八仙纹碗之二
彩版三八 弦纹碗
彩版三九 白釉碗
彩版四〇 龙纹碟
彩版四一 变形龙纹碟
彩版四二 松鹿纹碟之一
彩版四三 松鹿纹碟之二
彩版四四 松鹿纹碟之三
彩版四五 松鹿纹碟之四
彩版四六 松鹿纹碟之五
彩版四七 松鹿纹碟之六
彩版四八 松鹿纹碟之七
彩版四九 松鹿纹碟之八
彩版五〇 花卉纹碟之一
彩版五一 花卉纹碟之二
彩版五二 花卉纹碟之三
彩版五三 花卉纹碟之四
彩版五四 花果纹碟之一
彩版五五 花果纹碟之二
彩版五六 花鸟纹碟 山水纹碟 花卉纹盘
彩版五七 “周府上用”盘之一
彩版五八 “周府上用”盘之二
彩版五九 瓶与高足杯
彩版六〇 酒盅
彩版六一 其他类瓷器之一
彩版六二 其他类瓷器之二
彩版六三 其他类瓷器之三
彩版六四 罐、花盆、砚
彩版六五 铜器
彩版六六 玉石器
彩版六七 银器
彩版六八 其他
图版目录
图版一 潘湖遗址第一次发掘现场
图版二 第一次发掘发现的建筑基址
图版三 I潘T8发掘现场
图版四 潘湖遗址被湖水淹没场景
图版五 第一次发掘清理出的大型建筑台基
图版六 北萧T1
图版七 T46清理出的清代门址MZ3
图版八 T46清代门址MZ3中的柱础石
图版九 I潘T46发掘场景
图版一〇 KBD皇北T1
图版一一 皇北T1清理出明代砖铺地面
图版一二 I潘T8中的夯窝和硬土层
图版一三 明代立砖铺地与萧墙北墙
图版一四 紫禁城北墙夯窝与外侧包砖
图版一五 金皇城北墙底部铺砖与内城北墙夯窝
图版一六 皇北T1北侧宋代铺砖地面残迹
图版一七 T25、T32中的铺砖地面
图版一八 T16、T17中的铺砖地面
图版一九 T20、T34等处的铺砖地面
图版二〇 T45和T35内的TJ1
图版二一 TJ1立面、基槽和包砖
图版二二 TJ1柱础坑和分支台基
图版二三 I潘T43内台基上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