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南方民族考古(第21辑)
0.00     定价 ¥ 1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71240
  • 作      者:
    编者:霍巍//颜劲松|责编:柴丽丽//王蕾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爱好者参考、使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辑收录四川大学考古校友撰写的学术论文18篇,涉及文物与博物馆学(古希腊学术传统与博物馆起源、博物馆陶器的收藏与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镜发掘品的考古情境)、史前考古(龙山时代日照地区的生态环境、回顾与求索——喇家遗址2013—2019年田野考古概述)、商周考古(郑州小双桥都邑遗址再析、论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年代、金沙遗址博物馆藏小型陶器及相关问题、中国发现早期带柄铜镜研究、战国楚多室墓丧葬顺序初探)、秦汉至隋唐考古(西汉楚国玉覆面的发现与研究、早期越窑及其兴起原因略论稿、对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一种菩萨头冠的考证、也谈余杭小横山墓地之归属)、宋元明清考古(大朝金合钱年代、铸造者与性质问题蠡测,播州罗氏土官墓地研究,历代中央政府封授达赖喇*印章再考)、外国考古(库库滕与四川盆地的盐业遗存:一个跨地域的考察),另外还收录了1篇纪念文章(童恩正学术脉络与学术贡献)和1篇译文(青铜时代晚期二段的迦密海岸:东地中海的转运中心)。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爱好者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童恩正学术脉络与学术贡献
  范勇*
  摘要:已故考古学家童恩正教授,生前已彰显其学术影响,他的学术理论与思想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而探讨他的学术脉络和贡献,无疑具有学术意义。他的学术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奠定西南考古学基础时期,学术思想的转型时期,化茧为蝶、学贯中西的时期。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构分支考古学学科,对考古学理论的贡献,创办民族考古学术期刊。
  关键词:童恩正学术脉络学术贡献
  童恩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他以冯汉骥先生“考古人类学”为学术根基,吸收徐中舒、蒙文通、缪钺诸位国学大师的学术思想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派,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1]。他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在其生前已彰显出巨大的学术价值,至今还影响着海内外考古界的学人。
  一、学术脉络
  童先生的学术发展脉络及其流变,概括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奠定西南考古学基础时期
  20世纪60年代,童恩正从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因其在科幻文学领域崭露头角,被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担任文学编剧;然而他心里一直怀有考古情结,钟情于考古事业。后受冯汉骥先生邀约,重返川大,担任冯汉骥先生的助手,从事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初与其他考古学者一样,专注于汉族地区的考古工作和研究,他参加了冯汉骥先生主导的四川广汉中兴公社遗址(即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并且对成都平原的文物、遗迹和名胜史迹做了考证和研究。随后受冯先生的考古人类学指导,同时受到昔日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现四川大学博物馆)的人类学学术氛围影响[1],童先生的学术思路开始向考古人类学倾斜,鉴于西南地区多民族区域缺乏考古实践的现实情况,他便将学术研究转向“民族考古”,专注于四川民族地区继而是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古研究。
  童先生曾只身一人赴茂县、汶川、理县考察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清理了20余座受损的石棺墓。他栉风沐雨,不辞辛劳,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此后在“文化大革命”中相继发表了相关考古研究的学术论文,如《岷江上游的石棺葬》[2](与冯汉骥先生合作)、《从四川两件铜戈上的铭文看秦灭巴蜀后统一文字的进步措施》[3](与龚廷万合作)、《凉山喜德县拉克公社大石墓发掘简报(初稿)》[4]、《略谈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的族属》[5]、《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6]等数篇文章;《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的发表,表明童先生已在中国考古学界崭露头角。在这一段非常时期,他遵照冯汉骥先生的安排,以不惑之年,放弃已经相当娴熟的俄文,转攻英文,在牛棚荒岭、陋室蜗居的环境下,译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乔治 彼得 穆达克所著的《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7]一书,其译文之信、达、雅,深受学界好评。童先生的文化人类学学术底蕴也由此奠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解开了套在身上的“白专”枷锁,童先生的学术研究热情迸发,如井喷一发不可收拾,相继有《谈甲骨文字并略论殷代的人祭制度》[8]、《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9](与冯汉骥先生合作)、《四川西北地区石棺葬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氐族的几个问题》[1]、《四川西南地区大石墓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濮族的几个问题》[2]、《古代巴境内民族考》[3]、《我国西南地区青铜戈的研究》[4]等重头文章发表。特别是《古代的巴蜀》[5]学术专著的出版,系统地阐述了巴蜀地区各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各民族的文化,为四川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相继问世,标志着冯汉骥先生开创的西南考古这一中国考古学的分支学科,由童恩正先生承继,进入正轨而且已具雏形。
  (二)学术思想的转型时期
  1980年,童恩正先生作为第一位赴美访问的中国考古学者,在美国的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做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在这里他认识了著名的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张光直是著名学者李济先生的高徒,童恩正则是著名学者冯汉骥先生的爱徒。李济、冯汉骥二人有着许多巧合,他们都是湖北人,都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过考古人类学,都曾受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罗兰 迪克森( Roland Dixon)教授,学术上都有相似的渊源。童、张二人结识,并成为莫逆之交,多少与此有关,可谓是因缘巧合。在美国的时光,是童先生学术上的重要转型时期,自此后,童先生的视野不再受到地域局限,转而投向更加广阔的国际空间,而且研究的目标更为明确。他开始注重文明互鉴,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文明联系。他将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图书馆馆藏的极为丰富的东南亚、南亚的民族考古学文献资料搜罗殆尽,并且在哈佛大学考古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研习石器微痕和石器打制等考古实验室技术,以及浮法筛选等考古技术,应该说,这一时期童先生的学术思想有了重大转变。在此之前,他的学术研究虽然涉及许多新领域和学术盲区,不乏新说和新解,但总体而言,仍然是在传统考古学范畴内,眼界和格局都受到束缚;而在访问学者期间,童先生的学术研究已经开始具有世界性视野,研究角度和内容也大幅度突破传统考古学范畴,融入了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我们从他发表的学术文章即可发现这一演变端倪。
  访美期间,童先生撰有《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1],此文有大局观,梳理出该地区的考古发现,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是一篇综合研究性较强的文章;看似传统考古学研究,实则已发生了嬗变。继之有《中国西南地区民族研究在东南亚区域民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等文章,更是明确无误地展现了童先生视野开阔、宏观把握、注重理论的治学特点。回国之后,童先生还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他受南京大学地理系的委托,在百忙之中抽空研究中国青铜时代铜、锡原料的来源和分布,发表了《〈中原找锡论〉质疑》[3](与魏启鹏、范勇合作),当时国内地质学界纠结于商周青铜器锡料的来源,陷入中原产锡的认识误区之中而不能自拔,该文澄清了谬误,解除了地质地理学界多年的困扰。他厚积薄发,相继发表了不少具有国际视野的考古学论文,如《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4]《试论早期铜鼓》[5]《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其相关问题》[6]《人类可能的发源地——中国的西南地区》[7]《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兼谈农业考古研究方法》[8]《中国西南的旧石器时代文化》[9]《中国西南地区的奴隶社会》[10]《论南中国与东南亚的中石器时代》[11]《再论早期铜鼓》[12]《西藏考古综述》[13]等,这些学术论文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诸多突破,标志着童先生的治学达到新高度。尤其是《试论早期铜鼓》《再论早期铜鼓》等文,将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研究引入古代民族地区铜鼓研究之中,研究方法独特,观点新颖,成为近年来国内民族考古研究的经典之作。童先生学术上独树一帜,自然众望所归,被推选为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理事长。
  在这个阶段,童先生还注重民族学的田野考察,主持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六江流域调查,并且身体力行,考察部分区域,出版了《雅砻江上游考察报告》[1]《雅砻江下游考察报告》[2],并率学生在西藏*次做考古发掘,发掘了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版了西藏第一部考古发掘报告《昌都卡若》[3]。同时,他以生态文化人类学理论为支撑,撰写了专著《文化人类学》[4],是国内继厦门大学林惠祥先生所撰《文化人类学》[5]之后的第二部文化人类学专著。童先生的《人类文化与生态》[6]论文的发表,表明他已经在思考将生态环境纳入考古研究之中了。考古人类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预示着童先生的学术转型即将完成。
  (三)化茧为蝶、学贯中西的时期
  1986年,童先生发表了《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7]一文,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标志着童先生治学进入第三阶段。这篇文章对考古学界的重要性,类似经济地理名家胡焕庸先生那个著名的“胡焕庸线”对经济地理学界的影响,至今仍为海内外学者广为引用,可以说是一篇标志性的考古学研究文章。
  随后,童先生的视线转向了考古学中*具争议、*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即人类的起源、农业的起源以及文明的起源诸方面。他关注中华文明的起源,探讨中国与印度、印度支那文明的相互交流关系;他常常将中国考古与东南亚考古联系起来,将相关课题放在一个更大的国际背景里来思考,因而他的研究更具国际性。这一阶段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可以看得出理论性明显增强,而且研究具有国际视野,有相当的理论高度。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来探讨国家、政治、文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形态,表明了童先生的学术自觉。所发表的重要论文有《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1]《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2]《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3]《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的酋邦制度——云南滇文化中所见的实例》[4]《中国古代的巫、巫术、巫术崇拜及其相关问题》[5]《中国考古学三十年(1949— 1979)》[6]等。
  此外,像《西藏高原上的手斧》[7]《有关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与安志敏先生商榷》[8]等文章,也非泛泛之论,涉及文明的定义和起源,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经典之论。
  这段时期,是童先生思想*活跃,*具开创性,即将出大成果的时期。从他的一系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颇富创意、文采恣肆的文章,可以看得出其具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学贯中西的童恩正先生已然化茧为蝶,成功地跻身学术大师之列。
  二、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
  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主导建构了分支学科
  中国西南考古学体系是由冯汉骥先生开创的,而后在童恩正先生手里得到发扬光大。童先生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考古学的方方面面,研究领域广泛且有相当深度,较之从事云、贵、川等地西南考古研究的国内其他学者而言,对西南考古分支学科体系的建立,贡献*大。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考古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西南考古应是*成型的分支考古学,其体系的建立,童恩正先生居功甚伟。
  放眼国内考古学界,西南考古(包括西藏考古)和道教考古(张勋燎先生创立)可谓是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取得的*为丰硕的考古成果,它们也是中国考古学中特点*鲜明、*具魅力的分支考古学。
  同样,童先生还在国内构建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框架。他的《文化人类学》专著以及众多的考古人类学文章,对于侧重依据生态环境理论而建构的生态文化人类学理
展开
目录
目录
童恩正学术脉络与学术贡献 范勇(1)
古希腊学术传统与博物馆起源 陈继东(11)
博物馆陶器的收藏与研究——以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为例 卢素文 谌海霞(21)
库库滕与四川盆地的盐业遗存:一个跨地域的考察 施劲松(31)
龙山时代日照地区的生态环境 张雪晨(41)
回顾与求索——喇家遗址2013—2019年田野考古概述   
甄 强 杜战伟 王倩倩 马 骞 杜 玮 于孟洲 何克洲 范小慧(49)
郑州小双桥都邑遗址再析 张冉(69)
论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年代 朱乃诚(81)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小型陶器及相关问题 朱章义 吴超明(105)
中国发现早期带柄铜镜研究 陈亚军(115)
战国楚多室墓丧葬顺序初探 严辉发(161)
西汉楚国玉覆面的发现与研究 刘照建(16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镜发掘品的考古情境 霍宏伟(189)
早期越窑及其兴起原因略论稿 郑建明(215)
对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一种菩萨头冠的考证 付卫杰 王谨霞(235)
也谈余杭小横山墓地之归属 张 科(245)
大朝金合钱年代、铸造者与性质问题蠡测 周克林(255)
播州罗氏土官墓地研究 李飞(273)
历代中央政府封授达赖喇嘛印章再考 朱德涛(297)
青铜时代晚期二段的迦密海岸:东地中海的转运中心 米哈尔 阿奇 著 李一亮 译 黎海超 校(311)
CONTENTS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Tong Enzheng’s Academics Fan Yong(1)
Ancient Greek Academic Tradition and the Origin of Museum Chen Jidong(11)
The Pottery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in Museum: Take the 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 Museum as An Example Lu Suwen Chen Haixia(21)
The Salt Production Remains in Cucuteni and the Sichuan Basin: A Trans-regional Investigation Shi Jinsong(31)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izhao Area in Longshan Period Zhang Xuechen(41)
Retrospection and Exploration: An Overview of the Field Archaeology of the Lajia Site 2013-2019 Zhen Qiang Du Zhanwei Wang Qianqian Ma Qian Du Wei  
Yu Mengzhou He Kezhou Fan Xiaohui(49)
Reanalyze of the Xiaoshuangqiao City Site, Zhengzhou Zhang Ran(69)
The Formation of the Sanxingdui Civilization Zhu Naicheng(81)
Small Potteries Collected in the Jinsha Site Museum and the Relevant Issues Zhu Zhangyi Wu Chaoming(105)
A Study on the Early Bronze Mirrors with Handles Excavated in China Chen Yajun(115)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Burial Order of the Multi-chamber Tombs of Chu Stat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Yan Huifa(161)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n the Jade Cover of Chu State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Liu Zhaojian(169)
Archaeological Context of the Excavated Bronze Mirrors Housed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Huo Hongwei(189)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Early Yue Kiln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Rise Zheng Jianming(215)
Textual Research on a Bodhisattva’s Crown Une arthed in the Hoard of Longxing Temple Site Fu Weijie Wang Jinxia(235)
Also Talk About the Attribute of Xiaohengshan Cemetery in Yuhang Region Zhang Ke(245)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ate, Founder and Property of the Da Chao Jin He Coins Zhou Kelin(255)
Study on the Local Offi cer Cemetery of the Luo Family in Bo State Li Fei(273)
Re-examination of the Seals of the Dalai Lama Conferr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Zhu Detao(297)
The Carmel Coast Dur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e Late Bronze Age: A Center for the Crossing of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Michal Artzy translated by Li Yiliang(31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