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曾侯乙墓陪葬坑(精)
0.00     定价 ¥ 2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95307
  • 作      者:
    编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随州市博物馆//随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责编:王光明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曾侯乙墓陪葬坑出土青铜器成功复原了一座帷帐,平面为长方形,为类似房屋的五开间四面坡式结构,面阔约10 米,进深超过4 米,顶高约3 米,规模宏大。帷帐搭建部件结构复杂,但拆装简单,体现了极高的设计水平。

展开
内容介绍
1999年,曾侯乙墓西侧发现南北成列的5个陪葬坑,其中K2~K4等3个陪葬坑发现装满食物的瓮、罐等陶容器,K1出土467件构件、工具类青铜器。青铜构件用于连接木质杆件,通过构件之间的相互搭接,由此可组成一座可拆装的帷帐。出土时,帷帐的木质杆件、框架之外的有机质部分已经锈蚀,经多年努力,并结合多学科手段,本报告成功复原了帷帐。复原帷帐结构基本完整,其平面为长方形,为类似房屋的五开间四面坡式结构,面阔约10米,进深超过4米,顶高约3米,规模宏大。帷帐搭建部件结构复杂,但拆装简单,体现了极高的设计水平。曾侯乙墓陪葬坑及帷帐的发现是研究曾国及东周社会、生产的重要材料。
展开
精彩书评
曾侯乙墓陪葬坑出土青铜器成功复原了一座帷帐,平面为长方形,为类似房屋的五开间四面坡式结构,面阔约10 米,进深超过4 米,顶高约3 米,规模宏大。帷帐搭建部件结构复杂,但拆装简单,体现了极高的设计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墓[1],1978年一经发现便受到广泛关注,随之在墓葬所在的擂鼓墩岗地一带陆续发现其他墓葬遗存[2]。1999年因曾侯乙墓椁木脱水工程而发现的陪葬坑,位于曾侯乙墓西侧,是曾侯乙墓的重要组成部分。
  擂鼓墩所属的随州市,位于湖北省的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1°19′~32°26′,东经112°43′~113°46′。随州市东南距离武汉市约150、西北距离襄阳市约124千米,北面隔桐柏山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隔大洪山与京山市、钟祥市相连,西与枣阳市连接构成随枣走廊,东南过安陆市连接江汉平原。
  地理上,随州市所处的随枣走廊,由北侧桐柏山脉与南侧大洪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构成,是沟通南阳盆地与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随州则位于该通道的东南部、大洪山北麓,境内地势由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南、北、西部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岗地,东南角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高点为北部太白顶,海拔1140米,*低点为东南部河床,海拔47米。境内河流众多,按其所归可分为4大流域:涢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9.4%;淮河流域,约占全市流域面积的10%;汉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5%;漳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3.1%。其中,发源于大洪山的涢水(又名府河)自西向东横贯随州,是其主干河流;另外,北侧桐柏山发育的两条支流,水、淅水自北向南分别在随州的西部、东部注入涢水,后者成为影响随州地貌的主要河流,也是随州古遗址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曾侯乙墓所在的擂鼓墩则位于水西岸约700米处,南距水与涢水交汇处约2.4千米(图一)。曾侯乙墓位于擂鼓墩墓群南部,这里为一处西北—东南走向的低岗,低岗东南端的曾侯乙墓所在为一小山包,过去被称为东团坡,低岗西北50米的西团坡发现擂鼓墩M2[3]。
  随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从连接西北襄阳—南阳盆地和东南江汉平原,到连接中原的关中地区和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此也是联系中原地区文化和南方文化的重要通道。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均表明,随州地区古文化一直具有南北交汇的区域特点。
  新石器时代,随州原始文化面貌与大洪山以南的江汉平原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随州较为发达的是与大溪文化同时期的油子岭文化[4],其后江汉平原经历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并以天门石家河为中心形成超大型中心聚落[1]。经科学发掘或试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淅河西花园、庙台子[2]、均川黄土岗[3]、厉山佘家老湾[4]、三里岗冷皮垭[5]、金鸡岭[6]等,相对于鄂西北地区,随州中部和南部的屈家岭文化与江汉平原表现出更多的共性,而随州北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较少,文化面貌更为复杂。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范畴,同时也反映出与中原龙山文化的交流现象。
  图一 擂鼓墩墓群区位示意图
  相当于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兴起,中原文化开始对江汉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和控制,后者随之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在随州地区之西的鄂北地区、在随州地区之东的鄂东北地区,都发现有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二里头文化之后的二里冈文化继续了中原文化对江汉地区的控制,并在其后的中商文化时期直接进入随州一带。在淅河庙台子还发现有中商文化至殷墟文化第一期阶段的文化遗存,陶器包括较为典型的商文化鬲、罐等[7],在淅河梁家畈发现了觚、爵、斝等13件青铜器[1],形制和纹饰都与中商文化典型青铜器一致,是这一时期商文化势力顺涢水西上的结果。约在殷墟文化第一期,商文化势力在南方开始大范围退缩,随枣走廊一带的物质文化面貌多与中原文化不同,随州毛家冲出土的兽面纹青铜镈[2],其上装饰的鸟纹扉棱,在枣阳新店发现大型的兽面纹青铜尊[3],装饰与铸造技术都具有较多的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地域特征,而与长江流域青铜器有较多的一致性。显然,随州一带在这一时期处于土著青铜文化的控制之下。
  西周王朝建立,中原文化的政治重心西移,随枣走廊成为中原势力南下的重要通道。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周王朝在随州很小的区域分封有噩、曾两个诸侯国,显示出随州一带地理区位的重要性。随州羊子山是噩国高等级贵族墓地,M4出土有鼎、甗、簋、卣、罍、尊、盘等青铜器,大型圆鼎、神面纹的罍与卣等青铜器令人瞩目,这些青铜器多带有“噩侯”铭文,显示M4墓主为一代噩侯[4]。这一发现还可确认,西周早期的噩国地望就在羊子山一带。在羊子山之东约20千米的叶家山墓地,近年发掘出土了140座西周早期墓葬,大部分墓葬随葬有青铜器,许多青铜器带有“曾”铭文[5],说明这里是一处曾国贵族墓地。墓地大型墓葬如M65、M28所出青铜器带有曾侯谏、M111带有曾侯犺铭文,可能是几座国君墓葬。叶家山近旁有庙台子遗址[6],很可能就是西周早期曾国国都所在。此外,叶家山M111将两块铜锭与青铜礼器一并随葬,暗示出随枣走廊作为周人“金道锡途”的重要性。西周王朝势力沿着随州走廊,往南延伸到黄陂鲁台山[7]、蕲春新屋塆[8],体现出周人对南方控制的方式。西周中期周昭王南征失败,周人对随枣走廊的控制力减弱,随州一带几乎不见西周中期文化遗存,西周晚期周文化势力回潮,随州也重回曾国的势力范围[9]。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势力范围扩大,随州之外还在京山苏家垅出土九鼎七簋的曾侯子斿父铜器群[10],在枣阳郭家庙发现大规模曾国墓葬[11]。当时的曾国都城,很可能在郭家庙一带。
  不晚于春秋中期,曾国都城重新回迁到今随州城区一带,并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曾国灭亡。随州西郊的义地岗墓地、水之西的擂鼓墩墓群分别是春秋晚期前后、战国时期曾国贵族和国君墓地(图一)。义地岗墓地包括八角楼、东风油库、文峰塔、汉东东路、枣树林等地5点[1],分别发现曾国高级贵族墓葬、春秋中期曾国国君以及战国中期曾国国君墓葬,出土大批精美青铜器。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一级陵墓区多位于擂鼓墩墓群,其中*重要的发现是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和战国中期的擂鼓墩M2。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漆竹木器、玉器、金器等大量随葬器,失蜡法铸造的铜尊盘、65件一套编钟等乐器体现了曾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和音乐艺术水准,该墓出土青铜器总重达1万千克,是我国单墓所出青铜器*多的一次[2]。擂鼓墩M2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3],和曾侯乙墓一样,该墓也使用九鼎八簋随葬,也应该是一代曾国国君。和曾国相关的,是近年出现春秋中晚期的随国青铜器,这个时期的曾国,或也称随国。
  战国中期偏晚,楚灭曾。在义地岗墓地和擂鼓墩墓群,都发现这一时期的楚墓。秦汉时期,今随州城区仍为当时重要城市,随州北郊孔家坡、周家寨一带分布着大量汉墓,这里还出土大量西汉时期简牍[4],展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
  传世文献所反映的随州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几经变革,但“随”作为地名却一直保留。历史记载,随的命名来自西周时期对该区域的封国之名。战国末期,楚国灭随,改制随县,秦汉因之。到了晋时设义阳郡,南北朝改设随阳郡,后又改为随郡、北随郡。北周时期设汉东、义阳二郡。西魏随升为州,辖郡、县。到了隋代仍设州,后废州设汉东郡。唐改郡为随州。宋、元仍为随州。民国后废州为县,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三专区公署设在随县。1949年,随县隶属孝感专区;1952年,改属襄阳专区;1970年,变更归属襄阳地区。而后在1979年,随县城关镇从随县划出,成立县级随州市,均属襄樊市;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随县,将襄樊市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县级)。1994年,除公检法和武警、部队仍属襄樊市管辖外,随州属省直管县级市。2000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曾都区;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烈山大道;将孝感市代管的广水市划归地级随州市代管。2009年5月,在现有随州市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因此,现在的随州市下辖广水市、曾都区和随县三个区划。而曾侯乙墓所在的擂鼓墩墓葬群属曾都区范围。
  第二节 发现与发掘
  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对所在厂区进行扩建,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曾侯乙墓。1978年由湖北省博物馆等考古机构组织人员对曾侯乙墓进行发掘。这次发掘仅对曾侯乙墓墓坑进行了清理,未对墓葬周边做调查和勘探。曾侯乙墓发掘后对墓葬进行了原址保存,墓葬周边进行了道路硬化、植被栽种、博物馆修建等活动。1997年,为制定擂鼓墩墓群保护方案,对墓群一带进行调查、勘探等考古工作,发现曾侯乙墓以北存在多处与曾侯乙墓级别相当的大型墓葬,以及一些年代稍晚的小型墓葬[1],由此构成年代均属于东周时期的擂鼓墩墓群[2]。
  曾侯乙墓陪葬坑的发现与曾侯乙墓的发掘和保护密切相关。由于曾侯乙墓规模较大,墓坑较深,墓坑中的木椁处于开放、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曾侯乙墓发掘后针对墓坑的保护工作一直持续中。1999年1月,为解决墓坑积水问题,拟在墓坑西侧挖掘疏干沟。在此前1997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中,由于曾侯乙墓墓坑及其周边有保护棚及围墙,其外围则分布有原解放军某部机械修理厂、花坛、道路等,周围基本被当代水泥路面所覆盖,未能对墓坑周边做调查及勘探工作。而1999年3月在曾侯乙墓坑西侧挖掘疏干沟的过程中,发现大量陶片及少量青铜器,随后停止工程施工,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发现5座南北向排列的近方形陪葬坑。
  考古发掘由随州市博物馆、随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处实施,考古现场负责人左德田,参加发掘的人员有王新成、程明全。发掘后的资料整理工作持续时间较长,先后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随州市博物馆、随州市文物管理处人员参加,整理工作由张昌平负责,参加整理工作的有左德田、熊艳、王新成、程明全、李雪婷、郭长江、包洪波、后加升等。
  陪葬坑东距曾侯乙墓约12米,共发现5座,呈南北向排列,其中K1~K4由南向北依次分布,后来在*南端又发现K5。各坑基本处于同一中轴线上,方向与曾侯乙墓一致(图二)。陪葬坑东是曾侯乙墓坑保护棚围墙,东南是机械修理厂厂房,坑西是花坛和厚0.3余米的水泥路面,坑北约3米是机械修理厂围墙。与曾侯乙墓坑一样,陪葬坑均为直接开凿在岩石上的竖穴坑;开口近方形,坑内结构规整,各坑大小、深浅略微不同,*大的K3长6.1、宽5.8米,*小的K2长4.3、宽4.1米。大部分坑深度不超过0.6米。从出土器物来看,各陪葬坑所埋葬的器物不同,其中K1埋葬大量的青铜构件,K2~K4多为陶器,K5未发现任何器物。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001
第一节 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002
第二节 发现与发掘 006
第三节 整理工作 008
第二章 一号陪葬坑 015
第一节 遗迹 016
第二节 遗物(青铜器) 019
一、套筒类构件 020
二、环钩搭扣类构件 050
三、铲类工具 065
四、其他 068
第三节 小结 069
第三章 二号到五号陪葬坑 071
第一节 遗迹 072
一、K2 072
二、K3 072
三、K4 074
四、K5 076
第二节 遗物(陶器) 077
一、瓮 077
二、罐 082
三、器盖 082
第三节 陶瓮出土动物骨骼鉴定 088
第四节 小结 089
第四章 帷帐的复原 091
第一节 复原依据 092
一、过去的考古发现 092
二、构件之间的搭接 094
三、构件与杆件的连接 095
四、构件出土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096
五、复原方法 098
第二节 复原 099
一、帷帐基本框架的建立 099
二、帷帐基本组成单元——组件的复原 107
三、帷帐结构复原 131
四、帷帐搭建过程复原 142
五、帷帐规模复原 146
六、其他可能的复原方案 152
第三节 设计理念 153
一、帷帐拆装的核心设计——组件 153
二、建筑力学的设计理念 158
三、设计的“不完美”与缺陷 162
第四节 小结 168
第五章 青铜构件的检测和制作技术 169
第一节 一号陪葬坑出土青铜构件的检测 170
一、样品与方法 171
二、化学成分与显微组织特征 175
三、相关问题讨论 198
四、小结 230
第二节 一号陪葬坑出土青铜构件制作技术观察 231
一、分范方式 232
二、铸造方式 235
三、同模 239
四、分批铸造 241
第三节 小结 246
第六章 结语 247
后记 250
插图目录
图一 擂鼓墩墓群区位示意图 003
图二 陪葬坑平、剖面图 007
图三 构件出土情境还原(由北向南) 009
图四 构件3D 扫描及动画模拟工作 010
图五 实物模拟拼接 012
图六 构件模拟拼接前后的情况 013
图七 专家交流 014
图八 一号陪葬坑(由东向西) 016
图九 一号陪葬坑出土青铜构件 018
图一〇 K1器物分布图 插页
图一一 构件结构描述示意图 020
图一二 构件上的销孔 021
图一三 四通形构件 022
图一四 三通形构件 024
图一五 鹤嘴形构件 025
图一六 A型象首形构件 027
图一七 B型象首形构件 029
图一八 A型卯式套筒 030
图一九 B型卯式套筒 031
图二〇 榫式套筒 032
图二一 “8”字形构件 034
图二二 柄形构件 035
图二三 直角构件 037
图二四 条形构件 038
图二五 斗形构件 040
图二六 镫形构件 042
图二七 铃形构件 046
图二八 盖弓帽 047
图二九 环形构件 049
图三〇 环形钮 051
图三一 扳指形构件 053
图三二 “J”形钩 054
图三三 “L”形钩 056
图三四 折钮钩 057
图三五 鸟首形钩 058
图三六 带钩 059
图三七 船形构件 060
图三八 牌形构件K1∶58 061
图三九 铆钉 064
图四〇 铲 065
图四一 镦 067
图四二 残构件K1∶382 068
图四三 K2平、剖面图 073
图四四 K3平、剖面图 074
图四五 K4平、剖面图 075
图四六 K5平、剖面图 076
图四七 陶敛口瓮和盘形盖 079
图四八 陶侈口瓮 081
图四九 陶双耳罐K2∶3 082
图五〇 陶盘形盖 084
图五一 陶钵形盖 086
图五二 陶盆形盖 087
图五三 战国和汉代帷帐的复原结构 093
图五四 三通形构件形成的搭接组合 094
图五五 构件与木质杆件连接的设置 095
图五六 三通形构件弯钩及其复原 097
图五七 三通形构件、四通形构件以及A型卯式套筒构成的顶部 100
图五八 A型卯式套筒与三通形构件、四通形构件的连接 102
图五九 三通形构件、四通形构件套接情况 103
图六〇 帷帐顶部与周边构件对位情况 105
图六一 立面构件组合 106
图六二 帷帐框架复原效果图 107
图六三 正脊构件的分布 110
图六四 正脊组件构成 111
图六五 斜梁组件构成 112
图六六 斜梁构件的分布 113
图六七 侧梁组件构成 114
图六八 侧梁构件的分布 115
图六九 立柱组件构成 116
图七〇 条形构件到南壁距离示意 117
图七一 平梁组件构成 118
图七二 榫式套筒的分布 119
图七三 斜椽组件构成 120
图七四 斜椽构件的分布 122
图七五 角梁组件构成 123
图七六 角梁组件与角椽构件的分布 125
图七七 角椽组件构成 126
图七八 角椽组件构成 128
图七九 帷帐组件类型 130
图八〇 正脊与斜梁 132
图八一 “8”字形构件与榫式套筒的卡接及其形成的平梁 134
图八二 角梁与正脊、斜梁的连接 135
图八三 斜椽与正脊复原依据及示意 138
图八四 角椽与角梁模拟复原 138
图八五 檐枋与立柱组件 139
图八六 角梁与檐枋的连接 139
图八七 椽木与檐枋的模拟连接 140
图八八 帷帐顶部俯视 141
图八九 帷帐结构复原效果 142
图九〇 帷帐地栿与立柱孔设想 143
图九一 搭建立面的立柱及檐枋 143
图九二 搭建斜梁与平梁组成的三角梁架 144
图九三 形成帷帐框架 144
图九四 安置角梁与角椽 145
图九五 铺设斜椽 145
图九六 完成帷帐搭建后拉上角绳 145
图九七 正脊一开间尺寸构成 146
图九八 侧开间尺寸构成 147
图九九 帷帐进深剖面图 148
图一〇〇 虚拟复原的帷帐及其组件名称 154
图一〇一 脊顶构件连接及模拟复原 156
图一〇二 斜梁和枋间立柱构件的连接及其虚拟效果 156
图一〇三 A型卯式套筒使用效果 157
图一〇四 象首形构件使用效果 158
图一〇五 虚拟的组件和相关青铜构件 160
图一〇六 正脊与角梁结构 162
图一〇七 构件拼接组合 163
图一〇八 平梁构件的搭接示意 164
图一〇九 三通形构件的缺陷设计 166
图一一〇 直角构件弯钩情况 166
图一一一 曾侯乙编钟挂钩 167
图一一二 便携式XRF与EDS测试数据相关性 175
图一一三 表面疑似钎料(Sn+Pb)含量和Cu含量箱形图 190
图一一四 部分样品铸造组织 195
图一一五 部分样品铸造组织中的铅颗粒 196
图一一六 部分样品受热均匀化组织 197
图一一七 部分样品表面残留的钎料组织 198
图一一八 构件主量元素成分数据碎石图 201
图一一九 构件主量元素成分数据三元图 201
图一二〇 三类功能构件Cu、Sn和Pb含量箱形图 202
图一二一 套筒类16种构件Sn含量箱形图 203
图一二二 环钩搭扣类10种构件Sn含量箱形图 204
图一二三 铲类2种工具Sn含量箱形图 205
图一二四 象首形构件Cu-Sn-Pb三元图 206
图一二五 卯式套筒Cu-Sn-Pb三元图 206
图一二六 镫形构件Cu-Sn-Pb三元图 207
图一二七 铆钉Cu-Sn-Pb三元图 207
图一二八 B型象首形构件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09
图一二九 B型象首形构件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10
图一三〇 B型象首形构件Cu-Sn-Pb三元图 210
图一三一 A型镫形构件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11
图一三二 A型镫形构件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12
图一三三 A型镫形构件Cu-Sn-Pb三元图 212
图一三四 B型镫形构件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13
图一三五 B型镫形构件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14
图一三六 B型镫形构件Cu-Sn-Pb三元图 214
图一三七 铃形构件(铃部)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15
图一三八 铃形构件(铃部)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16
图一三九 铃形构件(铃部)Cu-Sn-Pb三元图 216
图一四〇 铃形构件(钮部)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17
图一四一 铃形构件(钮部)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18
图一四二 铃形构件(钮部)Cu-Sn-Pb三元图 218
图一四三 盖弓帽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19
图一四四 盖弓帽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20
图一四五 盖弓帽Cu-Sn-Pb三元图 220
图一四六 环形钮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21
图一四七 环形钮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22
图一四八 环形钮Cu-Sn-Pb三元图 222
图一四九 折钮钩主量元素成分聚类谱系图 223
图一五〇 折钮钩主量元素成分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情况 224
图一五一 折钮钩Cu-Sn-Pb三元图 224
图一五二 铃形构件铃部与钮部主量元素成分对应性研究双标图 226
图一五三 青铜构件套筒部分与木质杆件连接示意图 227
图一五四 青铜构件榫部与木质杆件连接示意图 227
图一五五 青铜构件之间连接示意图 228
图一五六 青铜构件各部分连接示意图 229
图一五七 帷帐复原效果图 231
图一五八 两分范构件 233
图一五九 两分范构件 233
图一六〇 三分范构件 234
图一六一 条形构件 235
图一六二 双开范构件 236
图一六三 先铸痕迹 237
图一六四 泥芯撑痕迹 238
图一六五 铸造缺陷 238
图一六六 柄形构件同模铸造工艺 240
图一六七 船形构件同模铸造工艺 240
图一六八 象首形构件分批铸造工艺 241
图一六九 环形钮分批铸造工艺 243
图一七〇 “J”形钩两种分范方式 244
图一七一 扳指形构件两种分范方式 244
图一七二 铆钉两种分范方式 245
插表目录
表一 四通形构件基本数据 021
表二 三通形构件基本数据 023
表三 鹤嘴形构件基本数据 026
表四 象首形构件基本数据 026
表五 A型卯式套筒基本数据 028
表六 B型卯式套筒基本数据 031
表七 榫式套筒基本数据 033
表八 “8”字形构件基本数据 033
表九 柄形构件基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