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墓[1],1978年一经发现便受到广泛关注,随之在墓葬所在的擂鼓墩岗地一带陆续发现其他墓葬遗存[2]。1999年因曾侯乙墓椁木脱水工程而发现的陪葬坑,位于曾侯乙墓西侧,是曾侯乙墓的重要组成部分。
擂鼓墩所属的随州市,位于湖北省的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1°19′~32°26′,东经112°43′~113°46′。随州市东南距离武汉市约150、西北距离襄阳市约124千米,北面隔桐柏山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隔大洪山与京山市、钟祥市相连,西与枣阳市连接构成随枣走廊,东南过安陆市连接江汉平原。
地理上,随州市所处的随枣走廊,由北侧桐柏山脉与南侧大洪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构成,是沟通南阳盆地与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随州则位于该通道的东南部、大洪山北麓,境内地势由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南、北、西部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岗地,东南角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高点为北部太白顶,海拔1140米,*低点为东南部河床,海拔47米。境内河流众多,按其所归可分为4大流域:涢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9.4%;淮河流域,约占全市流域面积的10%;汉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5%;漳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3.1%。其中,发源于大洪山的涢水(又名府河)自西向东横贯随州,是其主干河流;另外,北侧桐柏山发育的两条支流,水、淅水自北向南分别在随州的西部、东部注入涢水,后者成为影响随州地貌的主要河流,也是随州古遗址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曾侯乙墓所在的擂鼓墩则位于水西岸约700米处,南距水与涢水交汇处约2.4千米(图一)。曾侯乙墓位于擂鼓墩墓群南部,这里为一处西北—东南走向的低岗,低岗东南端的曾侯乙墓所在为一小山包,过去被称为东团坡,低岗西北50米的西团坡发现擂鼓墩M2[3]。
随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从连接西北襄阳—南阳盆地和东南江汉平原,到连接中原的关中地区和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此也是联系中原地区文化和南方文化的重要通道。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均表明,随州地区古文化一直具有南北交汇的区域特点。
新石器时代,随州原始文化面貌与大洪山以南的江汉平原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随州较为发达的是与大溪文化同时期的油子岭文化[4],其后江汉平原经历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并以天门石家河为中心形成超大型中心聚落[1]。经科学发掘或试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淅河西花园、庙台子[2]、均川黄土岗[3]、厉山佘家老湾[4]、三里岗冷皮垭[5]、金鸡岭[6]等,相对于鄂西北地区,随州中部和南部的屈家岭文化与江汉平原表现出更多的共性,而随州北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较少,文化面貌更为复杂。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范畴,同时也反映出与中原龙山文化的交流现象。
图一 擂鼓墩墓群区位示意图
相当于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兴起,中原文化开始对江汉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和控制,后者随之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在随州地区之西的鄂北地区、在随州地区之东的鄂东北地区,都发现有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二里头文化之后的二里冈文化继续了中原文化对江汉地区的控制,并在其后的中商文化时期直接进入随州一带。在淅河庙台子还发现有中商文化至殷墟文化第一期阶段的文化遗存,陶器包括较为典型的商文化鬲、罐等[7],在淅河梁家畈发现了觚、爵、斝等13件青铜器[1],形制和纹饰都与中商文化典型青铜器一致,是这一时期商文化势力顺涢水西上的结果。约在殷墟文化第一期,商文化势力在南方开始大范围退缩,随枣走廊一带的物质文化面貌多与中原文化不同,随州毛家冲出土的兽面纹青铜镈[2],其上装饰的鸟纹扉棱,在枣阳新店发现大型的兽面纹青铜尊[3],装饰与铸造技术都具有较多的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地域特征,而与长江流域青铜器有较多的一致性。显然,随州一带在这一时期处于土著青铜文化的控制之下。
西周王朝建立,中原文化的政治重心西移,随枣走廊成为中原势力南下的重要通道。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周王朝在随州很小的区域分封有噩、曾两个诸侯国,显示出随州一带地理区位的重要性。随州羊子山是噩国高等级贵族墓地,M4出土有鼎、甗、簋、卣、罍、尊、盘等青铜器,大型圆鼎、神面纹的罍与卣等青铜器令人瞩目,这些青铜器多带有“噩侯”铭文,显示M4墓主为一代噩侯[4]。这一发现还可确认,西周早期的噩国地望就在羊子山一带。在羊子山之东约20千米的叶家山墓地,近年发掘出土了140座西周早期墓葬,大部分墓葬随葬有青铜器,许多青铜器带有“曾”铭文[5],说明这里是一处曾国贵族墓地。墓地大型墓葬如M65、M28所出青铜器带有曾侯谏、M111带有曾侯犺铭文,可能是几座国君墓葬。叶家山近旁有庙台子遗址[6],很可能就是西周早期曾国国都所在。此外,叶家山M111将两块铜锭与青铜礼器一并随葬,暗示出随枣走廊作为周人“金道锡途”的重要性。西周王朝势力沿着随州走廊,往南延伸到黄陂鲁台山[7]、蕲春新屋塆[8],体现出周人对南方控制的方式。西周中期周昭王南征失败,周人对随枣走廊的控制力减弱,随州一带几乎不见西周中期文化遗存,西周晚期周文化势力回潮,随州也重回曾国的势力范围[9]。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势力范围扩大,随州之外还在京山苏家垅出土九鼎七簋的曾侯子斿父铜器群[10],在枣阳郭家庙发现大规模曾国墓葬[11]。当时的曾国都城,很可能在郭家庙一带。
不晚于春秋中期,曾国都城重新回迁到今随州城区一带,并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曾国灭亡。随州西郊的义地岗墓地、水之西的擂鼓墩墓群分别是春秋晚期前后、战国时期曾国贵族和国君墓地(图一)。义地岗墓地包括八角楼、东风油库、文峰塔、汉东东路、枣树林等地5点[1],分别发现曾国高级贵族墓葬、春秋中期曾国国君以及战国中期曾国国君墓葬,出土大批精美青铜器。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一级陵墓区多位于擂鼓墩墓群,其中*重要的发现是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和战国中期的擂鼓墩M2。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漆竹木器、玉器、金器等大量随葬器,失蜡法铸造的铜尊盘、65件一套编钟等乐器体现了曾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和音乐艺术水准,该墓出土青铜器总重达1万千克,是我国单墓所出青铜器*多的一次[2]。擂鼓墩M2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3],和曾侯乙墓一样,该墓也使用九鼎八簋随葬,也应该是一代曾国国君。和曾国相关的,是近年出现春秋中晚期的随国青铜器,这个时期的曾国,或也称随国。
战国中期偏晚,楚灭曾。在义地岗墓地和擂鼓墩墓群,都发现这一时期的楚墓。秦汉时期,今随州城区仍为当时重要城市,随州北郊孔家坡、周家寨一带分布着大量汉墓,这里还出土大量西汉时期简牍[4],展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
传世文献所反映的随州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几经变革,但“随”作为地名却一直保留。历史记载,随的命名来自西周时期对该区域的封国之名。战国末期,楚国灭随,改制随县,秦汉因之。到了晋时设义阳郡,南北朝改设随阳郡,后又改为随郡、北随郡。北周时期设汉东、义阳二郡。西魏随升为州,辖郡、县。到了隋代仍设州,后废州设汉东郡。唐改郡为随州。宋、元仍为随州。民国后废州为县,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三专区公署设在随县。1949年,随县隶属孝感专区;1952年,改属襄阳专区;1970年,变更归属襄阳地区。而后在1979年,随县城关镇从随县划出,成立县级随州市,均属襄樊市;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随县,将襄樊市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县级)。1994年,除公检法和武警、部队仍属襄樊市管辖外,随州属省直管县级市。2000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曾都区;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烈山大道;将孝感市代管的广水市划归地级随州市代管。2009年5月,在现有随州市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因此,现在的随州市下辖广水市、曾都区和随县三个区划。而曾侯乙墓所在的擂鼓墩墓葬群属曾都区范围。
第二节 发现与发掘
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对所在厂区进行扩建,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曾侯乙墓。1978年由湖北省博物馆等考古机构组织人员对曾侯乙墓进行发掘。这次发掘仅对曾侯乙墓墓坑进行了清理,未对墓葬周边做调查和勘探。曾侯乙墓发掘后对墓葬进行了原址保存,墓葬周边进行了道路硬化、植被栽种、博物馆修建等活动。1997年,为制定擂鼓墩墓群保护方案,对墓群一带进行调查、勘探等考古工作,发现曾侯乙墓以北存在多处与曾侯乙墓级别相当的大型墓葬,以及一些年代稍晚的小型墓葬[1],由此构成年代均属于东周时期的擂鼓墩墓群[2]。
曾侯乙墓陪葬坑的发现与曾侯乙墓的发掘和保护密切相关。由于曾侯乙墓规模较大,墓坑较深,墓坑中的木椁处于开放、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曾侯乙墓发掘后针对墓坑的保护工作一直持续中。1999年1月,为解决墓坑积水问题,拟在墓坑西侧挖掘疏干沟。在此前1997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中,由于曾侯乙墓墓坑及其周边有保护棚及围墙,其外围则分布有原解放军某部机械修理厂、花坛、道路等,周围基本被当代水泥路面所覆盖,未能对墓坑周边做调查及勘探工作。而1999年3月在曾侯乙墓坑西侧挖掘疏干沟的过程中,发现大量陶片及少量青铜器,随后停止工程施工,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发现5座南北向排列的近方形陪葬坑。
考古发掘由随州市博物馆、随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处实施,考古现场负责人左德田,参加发掘的人员有王新成、程明全。发掘后的资料整理工作持续时间较长,先后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随州市博物馆、随州市文物管理处人员参加,整理工作由张昌平负责,参加整理工作的有左德田、熊艳、王新成、程明全、李雪婷、郭长江、包洪波、后加升等。
陪葬坑东距曾侯乙墓约12米,共发现5座,呈南北向排列,其中K1~K4由南向北依次分布,后来在*南端又发现K5。各坑基本处于同一中轴线上,方向与曾侯乙墓一致(图二)。陪葬坑东是曾侯乙墓坑保护棚围墙,东南是机械修理厂厂房,坑西是花坛和厚0.3余米的水泥路面,坑北约3米是机械修理厂围墙。与曾侯乙墓坑一样,陪葬坑均为直接开凿在岩石上的竖穴坑;开口近方形,坑内结构规整,各坑大小、深浅略微不同,*大的K3长6.1、宽5.8米,*小的K2长4.3、宽4.1米。大部分坑深度不超过0.6米。从出土器物来看,各陪葬坑所埋葬的器物不同,其中K1埋葬大量的青铜构件,K2~K4多为陶器,K5未发现任何器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