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元前一千纪新疆伊犁河谷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87449
  • 作      者:
    作者:张弛|责编:李茜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公元前一千纪新疆伊犁河谷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在已发表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墓葬形制、器物类型进行研究,并结合出土情境对当地游牧人群的葬式葬俗、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特殊墓葬现象及族属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源流演进及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为学界研究新疆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章绪论
  伊犁河发源于新疆天山山脉西段,由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三大支流组成,是一条穿越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其中我国境内河长442千米,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千米,覆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2市8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所属各辖区。伊犁河谷东西长360千米,南北宽275千米,三面环山,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即本文所涵盖的地理范围(图一)。
  本文的研究时间段定为公元前一千纪,即铁器出现于新疆的早期阶段,也被称为“早期铁器时代”。考虑到碳十四测年数据的区间范围,其涉及的具体年代范围略有所延伸。关于新疆早期铁器时代的探讨,学术界有三类主要观点:
  (1)新疆只存在“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概念不清。 20世纪 80年代末,安志敏、王炳华、水涛等人提出,新疆史前社会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属青铜文化,新疆早期铁器时代是否存在还需进一步研究。如安志敏根据新疆考古遗存文化面貌的差异,将新疆青铜时代划分为三期:前期(约公元前2000~前1500年)、中期(约公元前1500~前1000年)、后期(约公元前1000年~前300年)。他认为“早期铁器时代的提法暂可放从缓”。
  (2)新疆史前社会晚期可以统称为“金属时代”,而不用纠结于“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这类概念。上述观点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以肖小勇等学者为代表。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基于当时新疆史前社会晚期考古发掘的现状,即多数遗址和墓地难以用“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进行年代划分,并指出新疆“金属时代”的年代区间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世纪。
  (3)20世纪90年代,陈光祖、陈戈、刘学堂等学者明确提出“新疆早期铁器时代”这一概念,并将其**年代定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后”。目前学界已基本认同此说,但争论焦点仍集中在“早期铁器时代”的起始时间。铁器随葬品出现于伊犁河谷的时间为公元前11世纪末至公元前10世纪初,测年数据均支持上述观点。阮秋荣认为,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公元前1000年~前300年前后,两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可称“(月氏)乌孙文化”。自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边疆考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以“(月氏)乌孙”等族属名称来划分考古学文化,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本文所指的“公元前一千纪”,即新疆伊犁河谷的“早期铁器时代”。
  图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示意图
  一、考古调查与发掘
  伊犁地区最早的文物古迹调查,始于1953年西北文化局组织的“新疆省文物调查工作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伊犁地区的首次田野调查,其中包括多处史前墓葬与遗址,为日后开展发掘工作奠定了基础。《新疆伊犁地区的文物调查》以县为单位,对文物遗迹进行了介绍。百废待兴之际,此次调查实属不易。
  最早关注伊犁地区史前遗存的国内学者是黄文弼。他一生四次赴新疆考察,被誉为“新疆考古**人”。1958年7月,黄文弼对伊犁地区进行考古学调查,其成果在《伊犁的调查》与《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中发表,为伊犁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料。但发表内容仅为部分考察发掘成果,部分资料在考察后移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1961年春,特克斯县四公社在修建铁里氏盖山灌渠时,发现一批古代铜器。 1961~1963年,中科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考古组对昭苏县夏塔、种马场、萨尔霍布三处墓地进行调查和发掘。我国学者根据发掘情况,参照苏联学者在哈萨克斯坦东部的发掘成果,推测此类墓地为“塞种”或“乌孙”遗存。由于试掘墓葬较少,其年代和族属关系尚不清晰。
  197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在昭苏波马墓地发掘墓葬22座。后因故中途停工,与波马“黄金大墓”失之交臂。同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对尼勒克县哈拉图拜墓地3座墓葬进行试掘。197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发掘了特克斯一牧场墓地30座墓葬。同年,新疆社科院考古队对阔克苏西2号墓群进行试掘,清理墓葬30座,具体报告未发表。1978~1979年,北疆考古队对巩乃斯种羊场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30多座,发掘17座,其中M8、M15经确认不是墓葬。
  1981~1982年,考古工作者对新源县铁木里克墓葬进行发掘,共发现墓葬40座,发掘15座h。1982年,在新源县黑山头墓地发掘墓葬6座,具体材料未发表。198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发掘了新源县七十一团一连鱼塘遗址,共发现房屋遗址13座、灰坑29座、灶坑7座、围墙基1条、墓葬6座。1985年,王明哲对尼勒克县库居尔古墓群、林管站苗圃古墓群和霍城县果子沟墓群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近千座土石结构墓葬”。1989年,考古人员在霍城县大西沟发掘墓葬1座;在昭苏县哈桑沟发掘墓葬4座,材料未发表。1987~199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发掘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共清理墓葬 36座。由于出土文物极具代表性,有学者据此提出 “索墩布拉克文化”。
  1989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疆伊犁区的工作结束。“二普”是改革开放后,伊犁地区最全面的一次古代遗迹调查,共发现墓地142处,地表封堆墓10000多座。进入20世纪90年代,伊犁河谷史前墓葬的发掘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9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伊宁县北山坡墓地5座大型土墩墓,具体材料未发表。
  进入21世纪,随着伊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加,其考古发掘工作也进入高峰期。
  200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恰甫其海库区进行调查,发现墓葬236座。随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恰甫其海库区墓葬进行大规模发掘。目前已发表材料包括:2003年发掘的恰甫其海A区Ⅸ号墓地(12座)、叶什克列克墓地(34座),特克斯恰甫其海A区ⅩⅤ号墓地(73座)。200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巩留县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南岸干渠墓葬群,包括伊勒格代墓地22座、红旗砖厂墓地8座、龙口墓地4座、东方红砖厂墓地8座。
  2001年,吉林台库区古墓群调查工作展开,共发现墓葬784座。2001~200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清理穷科克一号、穷科克二号、胡吉尔台沟、乌图兰、别特巴斯陶、加勒克斯卡茵特、吉仁托海、铁木里克沟口等墓地,共计 784座。其中 2001年发掘的胡吉尔台Ⅱ号墓地10座墓葬的资料未发表;穷科克一号墓地(55座)、乌图兰墓地(5座)、胡吉尔台墓地(3座)的资料已发表。2002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穷科克二号墓地墓葬40座,具体资料未发表。200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别特巴斯陶墓群A~H区墓地(93座),奇仁托海墓地(180座),萨尔布拉克墓地( 87座)。同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联合发掘加勒克斯卡茵特墓地209座墓葬。200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铁木里克沟口墓地30余座墓葬。 2004~200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清理巩留县山口水库墓地墓葬70座。
  2008~2009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在伊犁启动,此次普查在“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又发现近千处古代墓葬群,该地区已发现古代墓葬总数超过5万座。200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尼勒克县发掘了胡吉尔台萨依墓地(3座)、一级电站墓地(120座)。
  201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尼勒克县铁列克萨依墓地发掘墓葬12座、铁列克布拉克墓地5座、汤巴勒萨伊墓地26座、特克斯县阔克苏西2号墓群93座、新源县别斯托别墓地3座。
  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特克斯军马一场一连墓地76座、巴喀勒克墓群 20座、昭苏斯木塔斯墓地200座,具体材料未发表。
  2012年4~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源县阿尤赛沟口发掘墓葬5座、遗址1处;喀拉奥依墓地发掘墓葬1座;加噶村墓地发掘墓葬5座。
展开
目录
目录
**章绪论(1)
一、考古调查与发掘(3)
二、学术研究与探讨(8)
三、小结(15)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16)
**节自然环境概要(16)
第二节历史背景(26)
一、公元前第二千纪的古代文明(27)
二、公元前一千纪的民族大迁徙(29)
三、乌孙的社会政治与经济(33)
第三章墓葬形制与类型(36)
**节封堆及祭祀遗迹(36)
一、封堆(36)
二、祭祀遗迹(42)
第二节墓室分类(49)
一、甲组:竖穴偏室墓(49)
二、乙组:洞室墓(53)
三、丙组:竖穴土坑墓(55)
四、丁组:竖穴石室墓(58)
五、戊组:竖穴木室墓(59)
第三节封堆与墓室的组合关系(61)
一、竖穴偏室墓组(61)
二、洞室墓组(62)
三、竖穴土坑墓组(62)
四、竖穴石室墓组(63)
五、竖穴木室墓组(63)
第四节无封堆墓与无墓室墓(64)
一、无封堆墓(64)
二、无墓室墓(66)
第四章墓葬类型的区域分布特征(69)
**节喀什河流域(69)
小结(78)
第二节巩乃斯河流域(78)
小结(81)
第三节特克斯河流域(82)
小结(89)
第四节伊犁河干流区域(89)
小结(90)
第五节总结(91)
第五章安葬方式与随葬品(94)
**节葬式和葬具(94)
一、葬式(94)
二、葬具(97)
第二节随葬品(99)
一、陶器(99)
二、铜器(104)
三、铁器(105)
四、骨器(106)
五、石器(109)
六、其他类(111)
第六章分期与年代(116)
**节随葬品分类与分组(116)
第二节墓葬的组合关系(145)
第三节分期与年代(156)
第七章游牧生活与葬俗(166)
**节早期铁器时代的游牧生活(166)
第二节特殊墓葬现象(178)
第三节与伊犁河下游及新疆天山沿线区域的联系(194)
一、伊犁河下游区域(195)
二、新疆天山沿线区域(198)
第八章余论(208)
**节族属问题探讨(208)
第二节考古学文化的命名(217)
第三节文化源流(219)
参考书目(223)
后记(230)
插图目录
图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示意图(2)
图二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地图示意图(17)
图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位示意图(31)
图四土石混合封堆A型(38)
图五土石混合封堆B型(39)
图六土封堆(40)
图七穷克科墓地M43平、剖面图(43)
图八山口水库墓地Ⅱ号遗址(44)
图九穷克科Ⅱ号祭祀遗迹(44)
图一○ Bb型祭祀遗迹平、剖面图(45)
图一一竖穴偏室墓A类(50)
图一二竖穴偏室墓B类(52)
图一三洞室墓(54)
图一四竖穴土坑墓A类(56)
图一五竖穴土坑墓B类(57)
图一六石室墓(60)
图一七竖穴木室墓巴斯喀拉苏西M1平、剖面图(61)
图一八山口水库墓地M46平、剖面图(65)
图一九山口水库墓地M52、M53平、剖面图(66)
图二○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单耳管流罐(100)
图二一天山沿线的竖条纹彩陶(101)
图二二新疆各地出土仿皮囊壶陶器(102)
图二三别斯喀拉盖墓地M3∶6-1陶手柄(103)
图二四出土铜器图(104)
图二五出土铁器图(106)
图二六出土骨角器图(107)
图二七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发饰复原图(108)
图二八出土石器图(110)
图二九穷克科一号墓地M8A∶2木盆(111)
图三〇出土金器图(112)
图三一出土其他类器物图(113)
图三二瓶(117)
图三三单耳壶与双耳壶(119)
图三四无耳壶(121)
图三五杯(122)
图三六钵(124)
图三七罐(126)
图三八铜镜(130)
图三九耳环(134)
图四○簪饰(137)
图四一天山—阿尔泰山早期铁器时代头饰与帽饰(139)
图四二箭镞(141)
图四三多室墓网状关系图(156)
图四四吉木萨尔二工河水库墓地M27平、剖面图(162)
图四五米泉大草滩墓地M1平、剖面图(163)
图四六羊骨各部位示意图(173)
图四七颅骨变形示意图(182)
图四八加勒克斯卡茵特M146∶1导尿管(185)
图四九清代嘎巴拉碗(187)
图五○伊犁河下游典型墓葬(196)
图五一伊犁河下游墓葬随葬器物(197)
图五二哈密区与伊犁河谷双耳壶(199)
图五三哈密区石室墓平、剖面图(199)
图五四吐鲁番—乌鲁木齐区与伊犁河谷陶器(200)
图五五吐鲁番—乌鲁木齐区墓葬平、剖面图(201)
图五六墓葬平、剖面图(202)
图五七大龙口墓地陶器(203)
图五八察吾呼文化陶器与伊犁河谷陶器比较图(204)
图五九簪饰比较图(205)
图六○天山西段北区与伊犁河谷器物比较图(206)
图六一西天山北区典型墓葬平、剖面图(207)
插表目录
表一竖穴偏室墓组封堆与墓室对应关系表(62)
表二洞室墓组封堆与墓室对应关系表(62)
表三竖穴土坑墓组封堆与墓室对应关系表(63)
表四竖穴石室墓组封堆与墓室对应关系表(63)
表五竖穴木室墓组封堆与墓室对应关系表(63)
表六伊犁河谷区域墓葬分布统计表(92)
表七随葬器物一览表(114)
表八陶器分组表(128)
表九铜镜分组表(131)
表一○耳环分组表(135)
表一一簪饰分组表(138)
表一二箭镞分组表(143)
表一三陶器、铜镜、耳环、簪、箭镞分组组合表(144)
表一四伊犁河谷多室墓统计表(145)
表一五竖穴土坑墓与竖穴偏室墓组合关系表(150)
表一六竖穴土坑墓与竖穴石室墓组合(151)
表一七竖穴土坑墓与竖穴木室墓组合(151)
表一八竖穴土坑墓与竖穴土坑墓组合关系表(153)
表一九竖穴偏室墓与竖穴偏室墓组合关系表(154)
表二○竖穴石室墓与竖穴石室墓组合关系表(155)
表二一竖穴木室墓与竖穴木室墓组合关系表(155)
表二二多室墓组合关系表(156)
表二三墓葬分期表(157)
表二四伊犁河谷各墓地碳十四数据测年表(157)
表二五分期年代表(158)
表二六伊犁河谷穿孔头骨信息统计表(178)
表二七伊犁河谷变形头骨数据表(18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