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壹
楠溪江畔 年少志高
家庭背景
白泉小学
济时中学
永嘉县立中学
温州中学
贰
南渡北行 负笈三校
以奖学金名额考入中央大学
在中山大学寄读
转入北京大学
投身广西土改运动
“坐下来,我跟你说几句话”
叁
头角峥嵘 意气风发
随院系调整,来到北京政法学院
与刑事诉讼法结缘
跟随苏联专家攻读副博士学位
在刑诉界崭露头角
肆
尘世多违 栉风沐雨
被“启发”出来的“犯严重右倾错误”言论
“我们北大一块过来的,不能没有态度”
“组织上调整你去教历史”
两次参与“四清”运动
乘“末班车”出去“串联”
在军队接管时期,受到审查
在“五七”干校初学炊事
到广西大学重拾教鞭
伍
梧桐在京 凤兮归来
久违故都,一朝归来
蓟门烟树,再续前缘
满腔热情,两部专著
不同学术见解不是“精神污染”
获得诉讼法学博士生导师资格
陆
众望所归 廿年掌门
担任诉讼法学研究会总干事(会长)
一直坚持的几件事
年会议题多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相关
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换届选举
担任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柒
士不旋踵 扛起重任
担任常务副校长,主管昌平校区基建
稳定大局,接任校长一职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的破冰之旅
捌
修刑诉法 驰名海外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以重托
欧洲考察之旅
组织起草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
“改革力度这么大,成效那么快,令人钦佩”
建言献策,推动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审议通过
玖
执策千里 再续华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国际人权公约的研究
学术界的金字塔顶
参加宪法修改会议
反复精研,一心为法
拾
矮茶高松 细心栽培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培养研究生“十六字诀”
多读有用之书
最重要的,是写好博士论文
因材施教
鼓励学生出国学习
“你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见解”
设立基金会,勉励人才
拾壹
辩冤白谤 玉振金声
聂树斌案存在五大疑点
张志超案“显然是个冤案”
清晰有力的理性声音
拾贰
一生治学 如琢如磨
笔耕不辍,结集四卷
学术思想的核心:动态平衡诉讼观
诉讼是真伪是非之争,不能沦为竞技游戏
对证明标准的理解
关于刑事诉讼制度的纲领性表述
学术观点是很难妥协的
拾叁
书剑不老 镜心依旧
学术研究,马不停蹄
拒绝王立军聘任
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提建议
助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制定
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不解之缘
司法制度史三部曲
《刑事诉讼法》英文版出版
家庭生活:婚姻及孩子
结语
附录
陈光中教授主要荣誉与获奖情况
陈光中教授主要论著
陈光中年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