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远游良多艰壮心未能已(何康的青少年时代)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734615
  • 作      者:
    编者:何迪|责编:王学彦//申浩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何康13岁入福建马尾海军学校;15岁加入抗宣七队参加革命;16岁在重庆南开中学入党;18岁与农业结缘;24岁从事上海地下工作;27岁担任华东农林部副部长;29岁投身中国的热作橡胶事业,奋斗20 年,在宝岛海南建立了著名的热作“两院”;55岁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后任部长、人大常委会委员。他一生都在践行自己青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献身农业。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细腻的笔触,记述了奠定何康传奇人生底色的青少年时代,他对党的忠诚、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信义,以及对人生真善美境界的执着追求,在他的人生起点都可以找到答案:始终站在中国历史进步的一边!


展开
作者简介

何迪

何康长子,1957年随父母南迁海南,后返京读高中,历经“文革”、上山下乡、返城务工,197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3年进入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从事中美关系研究,曾任所长助理。1993年,创办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任总经理。1997年加入瑞银集团,主管中国业务,任投资银行副主席、瑞银证券董事长,至2020年退休。2008年创立博源基金会,任总干事,组织、资助出版《博源文库》及其他研究项目,出版相关图书50余种。主持编撰大型画册《见证改革开放30年》《中美关系200年》《中日关系180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何康,曾任农业部部长,获“世界粮食贡献奖”。

13岁入福建马尾海军学校;15岁加入抗宣七队参加革命;16岁在重庆南开中学入党;18岁入广西大学农学院;24岁从事上海地下党工作;27岁担任华东农林部副部长至29岁投身中国的热作橡胶事业,并与农业结缘一生。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细腻的笔触,记述了奠定何康传奇人生底色的青少年时代。


展开
精彩书摘

2021 年 7 月 3日 8 时零 3 分,我的父亲何康走到了人生 99 年旅程的终点。我在医院里写下了讣告: “他一颗善良仁爱之心永不停息,他一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存。”在他生前、身后的两个父亲节,我写下了感言:“他的一生,丰富多彩,可讲述的故事很多,可记载的业绩不少,但萦绕在我心头的始终是,‘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2022 年,新冠疫情猖獗。宅在家中,我开始整理父亲的遗物,二三百本笔记和日志、几百封书信、数千张照片,以及“文革”中的“交代”“思想改造汇报”……一字一图都镌刻着生命印记,一枝一叶都牵动着父子深情。为了给自己一个答案,也为了满足爱他、怀念他、希望传承他精神的人们的心愿,我开始了整理与撰写父亲一生的工作。

回顾父亲的一生,编撰写作大纲,我拟出了“三部曲”加一尾声。第一部:《远游良多艰,壮心未能已——何康的青少年时代》,涵盖了 1923 年 2 月出生到 1952 年 7 月的岁月,为“立志篇”;第二部:《把心交给人民——何康海南岁月家信文稿珍辑》,涵盖了 1952 年 7 月到 1977 年年底,为“立业篇”;第三部:《我是八亿农民的代表——何康在农业的领导岗位上》,涵盖了1978年至1999年离休的岁月,为“从命篇”;加上《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何康的离休生活》作为尾声,为“从心篇”。“立志、立业、从命、从心”出自孔子的人生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父亲 13 岁入福建马尾海军学校,15 岁加入抗宣七队参加革命,16 岁在重庆南开中学入党,18 岁与农业结缘,进入广西大学农学院,24 岁从事上海地下工作,27 岁担任了华东农林部副部长。父亲在青少年时代立下了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献身农业的志向,谓之“立志”,并以卓有贡献的地下工作和学习做好农业领导的行动践行志向。在近“而立之年”,29 岁的他投身中国的热作橡胶事业,迁所建院,在海南儋州苏东坡曾经的流放地,草棚上马,建立了著名的热作“两院”,在宝岛新村奋斗了 20 年,可谓“立业”。到了知天命之年,他于 1978年奉调回京,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后任部长、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父亲从旧官僚家庭出身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的紧箍咒中解放了出来,新的岗位为他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可谓“知天命”而“从命”。1999 年父亲离休时已经 76 岁,到了“从心所欲”之年,享受生活,发挥余热,“不逾矩”。他用一生在体悟、实践着这个“矩”——要站在中国历史进步的一边!

党史专家章百家总结中共在取得全国政权前,人们为什么要参加革命,追随共产党?有三种原因:

一是出于爱;二是出于恨;三是没了活路,被迫参加。显然,父亲的选择是出于爱:看到社会不公而爱人民,面临日本入侵而爱祖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的家庭

悼念我的父亲何遂

003

何 达

第二章 走shang革命的道路

我的少年时光

021

何康口述,何达、何迪整理

何家“特别党小组”

051

何 迪

马尾海校三人组的故事

073

何 迪

“抗宣队”的传奇

079

何 迪

第三章 结缘农业的开始

生我父母,育我沙塘

093

何 迪

第四章 终身伴侣

母亲与父亲

123

——善集一身,爱聚一心

123

何 迪

第五章 地下工作生涯

解放战争时期的何遂

187

从大陆战斗到台湾

203

——缅怀吴石伯伯

203

何康口述,何达整理

“有事情,找何康”

223

——为了吴伯伯的嘱托

223

何 迪

捐赠《长江万里图》

237

——实现父辈最后的嘱托

237

何 迪

第六章 学习当领导

在华东农林部的日子里

265

何 迪

附录

怀念先父缪秋杰

283

缪希霞

1951 年“三反”运动中的思想汇报

287

缪希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