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姚雪垠传
0.00     定价 ¥ 10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54692
  • 作      者:
    作者:许建辉|责编:姜虹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建辉,女,河北饶阳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1987年从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转业进京。先任中学教师,后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任作家姚雪垠助手,协助整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四、五两卷。1999年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从事文学、文献、文物研究工作,2013年退休时为三级研究馆员,研究部主任。出版《姚雪垠传》《翰墨书香中的追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研究》等著作;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钩沉丛书》、《当代文学年鉴》2011和2012年卷以及文学馆与文艺报合办的《经典作家专刊》执行主编,中国茅盾研究会《茅盾研究八十年书系》副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州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理事、创作部副部长,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副教育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李自成》《长夜》,中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戎马恋》《春暖花开的时候》等。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历时40余年完成,曾获首届矛盾文学奖,有英文、法文、日文等译本。在《李自成》的创作中,毛泽东曾两次指示保护姚雪垠,这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是极其罕见的,具有传奇色彩。 本书作者是姚雪垠的生前助手,为写此传与姚雪垠签订过“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的“君子协定”。本书就姚雪垠的独特经历、思想形成、创作成就及其作品的价值取向、美学追求、民族风格等方面展开了全面探讨,是一部研究现当代文学和历史不可绕过的重要作品。
展开
精彩书摘
  《姚雪垠传》:
  1938年上半年,姚雪垠一直在辛辛苦苦地奔波辗转。他从开封到南阳到徐州到武汉到竹沟再到南阳,餐不定时居无定所,又屡受打击情绪不佳,但为了负起鼓吹抗战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职责,也为了筹措来来去去的路费,他还是在武汉“两湖学社”那间东倒西歪的土房子里,用最快的速度写成了书信体通讯《战地书简》,交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了单行本;又根据报纸资料写了一篇小说《白龙港》,登在了孙陵主编的《自由中国》上;而最重要的是,他根据在淮北前线与山东籍游击队员座谈的记录,用豫西方言一气呵成了一个短篇小说,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抗日游击队员形象,取名《差半车麦秸》。
  《差半车麦秸》完成后,姚雪垠有事外出,少顷返回后,看见于黑丁夫妇正拿着他的小说稿俯在桌上哧哧地笑,并坦言这篇小说的语言他们不喜欢。姚雪垠收起文稿,笑而不言。适有舒群新创《战地》一刊,致信姚雪垠邀稿,姚雪垠便把《差半车麦秸》寄给了《战地》。几天后舒群将稿子退回,说他“不打算发表它”。姚雪垠准备离开武汉,去向以群辞行时得到了茅盾先生正在香港主编《文艺阵地》的消息,便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将《差半车麦秸》文稿寄往了香港。
  告别了武汉又告别了竹沟后,姚雪垠回到邓县住了十来天,于1938年5月下旬到郑州。在郑州住到7月底,又应邀同袁宝华结伴到舞阳,去组织召开“河南全省救亡青年代表大会”。大会到了三十几个县的代表,姚雪垠为大会贡献了《对于保卫河南的几项紧急建议》,起草了《河南青年救亡协会宣言》。他大声疾呼:“不愿做奴隶的中原儿女们,时机紧迫了,让我们携起手来,集中力量,齐一步伐,以铁与血回答敌人的疯狂进攻,保卫我们的父母妻子,保卫我们的家乡,保卫我们的祖国,保卫人类的正义与和平!”
  “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总会设在洛阳。怕日寇渡黄河西犯致洛阳陷落,又在南阳设立了一个“豫南执行部”交姚雪垠负责,目的在确保万一总会不存而工作不止。代表大会结束后,姚雪垠徒步从舞阳回南阳。他走了整整四天,在一个细雨潇潇的下午赶到南阳平津同学会。进门刚坐下,便有朋友来传达喜讯——《文艺阵地》第三期上登载了《差半车麦秸》,茅盾先生还为之撰写了“编者按语”。
  其后不久,数篇评论相继问世,异口同声肯定了小说的成功。其中最热烈的赞扬来自张天翼,他在《致文阵信》中说:“《差半车麦秸》写得真好,可说是三期来第一篇创作,也可以说是抗战以来的最优秀的一篇文艺作品。在文抗会的座谈会中,我提议每人把这篇读一读,预备下次开会时讨论。看到这样的文章真是愉快……”后来,小说被著名翻译家叶君健译成英文,发表在美国一家进步杂志上。再后来,苏联人罗果夫又把小说译成俄文,收入莫斯科出版的《中国短篇小说选》中。
  欣喜与激动是必然的,但姚雪垠同时又很冷静很清醒,因为这成功并非天外飞来,而是他立志于此长期努力的结果。几年前,为改变“欧化文”当道的文坛现状,进步文艺阵营开展了一场关于“大众语”的讨论。讨论中提出了“手头字和口头语”问题。姚雪垠拥护讨论本身,但对其提出的用拼音代替汉字的主张不敢苟同。他没有参加讨论,却从讨论中受到了很重要的启发。他想,如果文章改用拼音写,就必须做到一听就懂,而且要读来顺口,听来顺耳。那么,不改拼音而继续使用汉字写文章,难道就不该追求这样的效果向这样的方向努力么?
  姚雪垠认为,作为语言的艺术,“中国新文学曾走过差不多二十年的曲折路线,不是生吞活剥接受欧化,便是对旧文学留一道妥协之门。前者显示了中国新文化对于西洋资本主义文化的依赖,后者又表现了新文化仍多少受着封建势力的顽固影响”。他还认为,若不从上述二者的夹缝中冲出来,中国新文学就不会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难以有独特的风姿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
展开
目录
引子1910-1929年

第一章 1929-1936年
第一节 在河南大学校园里
第二节 遭逮捕与被开除
第三节 从北平图书馆起步
第四节 用脑袋敲开编辑的大门
第五节 “大同”世界与英雄朋友

第二章 1936-1938年
第一节 抗战前夜的收获
第二节 敌寇枪刺下的宣言
第三节 风雨同舟办《风雨》
第四节 萁豆相煎中的逃离
第五节 《差半车麦秸》——抗战文学中的第一个游击队员

第三章 1938-1943年
第一节 第五战区抗日救亡的辉煌一页
第二节 《四月交响曲》——抗日英雄的赞歌
第三节 “旅行中怀孕的孪生子”——《牛全德与红萝卜》
第四节 《中原文化》——大别山中的文艺孤军
第五节 “半幽轩”里日月长

第四章 1943-1946年
第一节 鲜花笑脸雾重庆
第二节 电报挟厄运突如其来
第三节 《微波》与“特务
第四节 《春暖花开的时候》与“色情”
第五节 在东北大学和东方书社

第五章 1946-1951年
第一节 游子回乡献厚礼
第二节 “怀正文化社”与《雪垠创作集》
第三节 “后记”“跋语”惹祸端
第四节 “孤臣孽子”苦斗上海滩
第五节 激情悲歌“归去来”

第六章 1951-1957年
第一节 “形同凿枘”的苦闷
第二节 “套中人”与《白杨树》
第三节 五株“鸣放”“毒草”
第四节 一朝定案“极右”
第五节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七章 1957-1962年
第一节 劳动改造进行时
……
第八章 1962-1970年
第九章 1970-1975年
第十章 1975-1977年
第十一章 1977-1980年
第十二章 1980-1985年
第十三章 1985-1995年
尾声1995-1999年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