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萧军传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1362111
  • 作      者:
    作者:闫鹏//宋力军|责编:姚宏越
  • 出 版 社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萧军传》是由辽宁锦州著名学者闫鹏和宋力军共同撰写的学术著作,是近年来一部非常重要的萧军传记作品,也是东北流亡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闫鹏和宋力军两位作者均是萧军先生的忘年交,尤其是宋力军女士还是锦州萧军纪念馆的发起人和筹建人,并出任首任萧军纪念馆馆长,和萧军有着长期深入的交往,而闫鹏教授则是辽宁工业大学的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萧军研究。这本《萧军传》分为十章,即:第一故乡的童年岁月、长春城里的励志少年、武学道路上的文学梦、战斗在夜幕下的哈城、上海左翼文坛的闯将、在抗日的风雨中搏击、延安时期和龙江风雨、蜗蜗居里的文场驰骋、大放异彩的出土文物、屹立在凌河畔的丰碑等。通过这十章的讲述,可以说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到萧军波澜壮阔、激扬文字的一生,是具有原创性、开创性的优秀作品。
展开
精彩书摘
  《萧军传》:
  每当想到这里,他眼前就幻化出那山,那水,那些小伙伴,那白斑点似的羊群一齐笑着向他招手,召唤着他的名字呀……他恨不得一步跨过村庄,跨过河流,奔到那山上去呀!
  “我为什么要囚在这样笼子里念书呢?……老人们也说过,一些有名的将军们不全是没念过书吗?只要大胆,敢杀人,能骑马,放枪,不就是能做将军吗?而且做将军之前必须要做胡匪——胡匪我是见过的,那是我所羡慕的人物。最爱我,我也很爱他的二叔不就是做了胡子吗?——我不愿再囚在这笼子里了!我不愿……”(《我的童年》第24页)
  有时小萧军久久地伫立在学校大门前,下碾盘沟村和村前那条河虽然不能够完全望到,一条高岗把他的视线阻碍了,但他熟知那位置呀!河北岸正对着山口的地方有他真正的家,祖母和五姑就在那个家。他不愿意住在父亲的现在的家,这个家除开祖父外,他和别人全无关联,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他是被威胁着的。他不愿意生活在没有爱只有威胁的人面前哪!再有一个原因,这里和他一起上学的没有他的堂姑刘迎春,都是些比小萧军大的男孩子,他们欺负萧军。这些大概是萧军想离开学校的原因吧。于是,他开始逃学了,去山里玩耍,到河里摸鱼。当然,这免不了受父亲的一顿顿毒打。
  萧军从小性格就很倔强,但他不懦弱;他也非常阳光,从不撒谎玩狡猾,一切事全都喜欢明打明来,敢做敢当。他认准的理儿就坚持到底,他选择的路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如同老百姓所说的“一条道跑到黑”。对别人许下的承诺,对自己立下的誓言,就一定要达到目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萧军十岁这年的夏天,刚刚结束流亡生活,他和祖父回到了下碾盘沟的家。他去南山上割荆条,开始割得很少,用头顶着走进村里,有人就讥笑他说:“小心叫老鸦看到,叼去做窝呀……”
  吃过晚饭后,祖父检查他一天的劳动成果后就开始责备他:“你不嫌害臊吗?割了那么一点柴,还有脸吃饭?”听了这话,眼泪浮上了萧军的眼睛。祖母出面护卫他说:“也没见你这人,一逢到孩子吃饭,你就这样吹三找四!一个孩子能割多少柴呢?你总是姑息他……”一向疼爱萧军的祖父此刻却冷冷地还击祖母说,“都是让你惯坏了的!这不是他做少爷的时候了!人到哪里应该说哪里,如今粮米这样贵,我们不能养活废物。”
  祖父这一句“废物”让小萧军感到了莫大的耻辱。他咬着牙,在心里坚定地说:我这废物要有用起来!于是,他拴起一副小担子,联系好了同行的小伙伴,每天当东方露出淡赭、淡白和淡蓝颜色的时候,他和小伙伴就冒着沉沉的雾气和露珠,用镰刀敲着肩上的扁担,唱着学来的各种小曲,穿过凉凉的河水,再爬上山坡,然后奋力地割起柴来。当太阳升起不久,他就像成年人一样像模像样地担回家中一担柴,饭后再去第二次……就这样,他“不独不再弄得只能供一个乌鸦做窝的柴草”,而是足够家用,还有了富余,晒干贮藏起来。这是“知耻”后迸发出来的决心和力量啊!从此,他对割柴的劳动有了浓烈的感情,懂得了劳动创造幸福的伟大意义,还懂得了只有在劳动中,人类才能发展崇高无私的友情。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人贵于知耻,知耻者胜于常人。历史上的越王勾践因虚度享受,沉醉于享乐,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当他委身为吴王夫差牵马,在众人面前丧尽尊严、丢尽颜面的时候,他的心震颤了,他深感此事是莫大的耻辱。从此他的报复之火在胸中蓄积,卧薪尝胆,每日勤训苦练,在忍耐与耻辱中等待时机。而此时的吴王夫差正如先前的越王勾践,未经历过耻辱,待越王奋起反攻后,吴国迅速灭亡。这真是“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知耻的力量啊!
  当外敌入侵,国门被洋枪洋炮打开,一场场“血案”在中华大地上轮番上演,古老的中华民族将近要灭亡,民族的耻辱降临的时候,伟大的文化革命巨匠鲁迅先生,内心深知国耻,他保持清醒的头脑,挥起锐如匕首般的笔杆,在黑暗中呼唤昏睡的国民,他呐喊,一直在奋力地呐喊,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应该说,鲁迅的骨头之所以是最硬的,在于他勇于知耻。我们常说,知耻者能提升自身修行,善于自我反省,洗去污浊,淘去泥秽,净化心灵,而使自身修行、品格、节操不断提升,从而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萧军从少小开始不正是这样一位“知耻”者吗?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第一故乡的童年岁月
一、萧军的故乡、故居、家族
二、萧军的祖父、祖母
三、萧军的父亲、母亲
四、萧军的乳母、继母
五、萧军的叔父、姑母
六、童年的苦难与教育
七、上学、逃学、“知耻”、“偷学”
八、故乡的文学启蒙
九、感人杰作《我的童年》

第二章 长春城里的励志少年
一、去长春
二、寂寞的新家
三、丑恶的大都会
四、长春城里的少年爱国者
五、一段起不出名字的恋情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