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敬泽(心怀理想但和不完美共存)/详谈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352048
  • 作      者:
    作者:李翔|责编:白华召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李敬泽是一位文学家。在文学家的称谓之下,他又有着更加多元的身份。他是一位编辑,一位评论家,一位写作者,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 他十六岁以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北大毕业之后,从《小说选刊》到《人民文学》,李敬泽一直留在中国作协的体系内,再也没有离开。 为什么要了解李敬泽? 一个答案是,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编辑和文学行动者之一。他目睹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经典作家的崛起,发现了90年代一批颇有潜力的作家,并推动了2010年开始的包括《中国在梁庄》等作品在内的文学“非虚构”写作。基本上我们可以把李敬泽视为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的折射中,看到一部李敬泽版本的文学史。 另一个答案是,你可以把他视为当代中国人在智识上的一个样本。李敬泽经历了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文学和文化的繁荣,经历了90年代之后急剧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外部世界的种种变化和他在其中的行动,让他的内在经验和精神世界更加多元和复杂。 当然,除此之外,同样让人好奇的是,在拥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同时,他如何能够面对复杂保持平静,有所坚持但又不愤世嫉俗?
展开
目录
李敬泽是谁
第一部分 从石家庄到北大
故乡和熔炉
石家庄少年
乡村经验
社会运动和成长期
阅读经验和距离感
北大和一代人的特殊性
第二部分 文学编辑之路
选择和预期
《小说选刊》
《人民文学》
最年轻的主编
第三部分 编辑手艺和文学生活
90年代的文学生活
判断力和开放性
气盛
编辑的传承和杂志的竞争
编辑和作者
作者的脆弱
做事人的视角
第四部分 从“五四”到当下的文学
“五四”建立的基本范式
从大的时间尺度上看文学
80年代的庞然大物
文学在精神生活里的中心性
网络文学和流行文学
非虚构
诺贝尔文学奖
第五部分 读书、写作和阅世
阅读的兴趣
参与塑造精神世界的作家
作为私人生活的阅读
批评家
《会饮记》和《青鸟故事集》
《咏而归》和春秋气象
文学人格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