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展中的生命科学(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百名科学家)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9841
  • 作      者:
    编者:李亮|责编:王静//白雪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发展中的生命科学--影响生命科学发展进程的100位科学家》一书,是国内首部集生命科学发展史、生命科学技术与知识普及、科学家传记、科学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于一体的原创类、教学参考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遴选了推动生命科学发展进程的100位重要科学家,他们所做的事或开创生命科学之先河,或引发人类思想认识革命,或改变人类命运,或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总之,他们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印记。这100位科学家,按照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这10个领域分10章介绍。每章以时间顺序简要介绍了这些科学家的生平、成长经历、科学事迹、科学贡献、科学精神以及涉及的生命科学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等,并且提供了相关参考文献。 本书可作为初中和高中师生在教学、学习中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学、农学、林学、医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开展“生命科学导论”“发展中的生命科学”等通识类课程的参考书。此外,本书还可作为社会公众了解生命科学发展史、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生命科学发展概况等的科普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1动物学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多门学科的开创者,被誉为“生物学之父”“动物学之父”。公元前384年(具体生辰不详),生于古希腊卡尔息底斯的斯塔基拉(Stagira,Chalcidice,Greece);公元前322年3月7日,卒于马其顿帝国的埃维亚岛(Euboea,Macedonian Empire)。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自幼对自然科学饶有兴趣。16岁时,亚里士多德的父母先后去世,于是他离幵家乡赴雅典求学。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跟随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学习长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幵。其间他深受柏拉图器重,曾赞誉他为“学园之灵”。在学习期间,亚里士多德对导师柏拉图格外尊重,但却不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柏拉图的权威观点。他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他科学质疑精神的*高体现。
  动物学是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对450余种不同动物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它们分为有红色血液动物和无红色血液动物两大类。有红色血液动物分为胎生四足兽类(包括全部哺乳动物)、卵生四足类(包括爬行类和两栖类)、鸟类和鱼类;无红色血液动物分为软体动物类(相当于现在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软甲动物类(相当于现在的甲壳类)、介壳动物类(相当于现在的有壳软体动物)和虫类(包括现在的昆虫纲、蜘蛛纲、多足纲)。该分类系统沿用了近两千年。此外,他亲自对50余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用肺呼吸,并旦观察了鲨、鸟、蛙等动物卵的发育过程,记述了多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下了《动物志》(Hfs-tory of Animals)、《动物之构造》(Parts of Animals)、《动物之运动》(Movement of Animals)、《动物之生殖》(Generation of Animals)等著作。由于亚里士多德采用观察和比较解剖的方法研究动物,掌握了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并旦通过对经验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大大推进了动物学研究的发展,因此被誉为是“动物学之父”。
  亚里士多德是典型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研究涉及哲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物理学、医学、心理学、历史、自然史、数学、修辞学以及生物学等诸多领域,据说他的著作多达156部、550卷。目前留存下来的规模庞大的《亚里士多德全集》(Corpus Aristotelicum)也只是他全部作品的1/5-1/4。其涉猎范围之广,迄今无人能出其右。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不在于其科学观点的正确与否,而在于他开创了科学的世界观。亚里士多德首次尝试采用实证的方法(而不是思辨和臆测的途径)研究自然科学,开启了西方科学的大门。霍金曾说,科学的诞生、文明的诞生,恐怕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亚里士多德;所有的科学家中,亚里士多德占据的功劳比例或许是*多的。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博学的人物。黑格尔也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迄今*多才、*渊博、*深刻的科学天才之一。
  卡尔 林奈
  卡尔 冯 林奈(Carl von Linnaeus),男,瑞典博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奠基人。1707年5月23日,生于瑞典斯莫兰的拉舒尔特(Rlshult,Smaland,Sweden);1778年1月10日,卒于瑞典乌普萨拉的哈马尔比(Hammarby,Uppsala,Sweden)。
  林奈自幼十分喜爱植物,17岁时便阅读完了当时欧洲几乎所有的植物学研究文献。自1727年起,林奈先后进入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和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学习。大学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博物学。1735年,林奈去荷兰哈尔德韦克大学(Harderwijk University)继续深造,并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林奈花了3年时间周游欧洲各国,这期间他的学术思想曰益成熟。1738年,林奈回到故乡,在母校乌普萨拉大学任教,潜心研究植物和动物分类学,直到去世。
  欧洲大航海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许多学者远涉重洋,从各大洲采集回来许多动植物标本。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标准,每个发现者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命名所发现的动植物,造成了当时动植物名称的混乱不堪。林奈*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完善并推广了双名法[*早由瑞士植物学家加斯帕尔 博安(GaspardBauhin)和让 博安(Johann Bauhin)在16世纪创立],统一了动植物命名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了动植物命名的混乱局面,大大促进了科学分类学的发展。林奈于1735年首次出版了《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1版,仅12页),著名的“植物24纲”分类系统就是在这里首次发表的。《自然系统》经过多次增补和修订,在1758年出版了第10版(巳扩展至1384页,包括采自世界各地的4400种动物和7700种植物)。《自然系统》第10版的出版是生物命名法规走向系统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宣布将1758年1月1曰定为生物“命名法”的起始时间点,并规定该时间也是《自然系统》第10版的正式出版时间。在此前命名的物种,哪怕符合命名要求,也被宣布无效[但是卡尔 克菜克(Carl Clerck)1757年出版的《瑞典的蜘蛛》(Aranei Suecici)中的物种名称除外]。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林奈提出采用“双名法”对动植物进行命名,即每个物种学名由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种本名)。属名由拉丁化的名词形成,首字母须大写;种加词是拉丁化的形容词,首字母不大写。通常在种加词的后面加上命名人及命名时间,如Homo sapiens Linnaeus,1758(智人)(林奈不仅正式命名了智人,而旦根据动物命名法规规定,林奈的遗体被作为该物种的模式标本)。同时林奈还提出将生物按照界、纲、目、属和种的分类阶元进行归类(当时尚无“门”和“科”级阶元,后经世人扩充将生物的分类阶元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7个等级)。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林奈仅划分出了两个界一植物界和动物界。他将动物界又分为哺乳纲、鸟纲、两栖纲、鱼纲、昆虫纲及蠕虫纲等。林奈将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生物都统一在了自己的分类体系中,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一“上帝创造,林奈整理”。此外,林奈还命名了超过一万种的动物和植物,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林奈一生编写了180多部科学著作,其中代表作包括《自然系统》(第10版)(1758年)、《植物种志》(Specie Plantarum)(1753年)、《瑞典动物志》(Fauna Suecica)(1746年)、《瑞典植物志》(Flora Suecica)(1746年)等。林奈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于1788年在伦敦建立了林奈学会,他的手稿、日志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保存在该学会。由于自幼受宗教根深蒂固的影响,林奈坚信上帝创造万物,认为物种自上帝创造出来后始终是不变的,但是到了晚年他的观点有所改变。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第12版)中,林奈删去了有关“种不会变”的论述。威廉 斯特恩(William Stearn)的一句话精确概括了林奈的工作价值:他所处的时代,科学孜孜不倦地寻求着对世界的解释,无数发现随之不断涌现。而在对生命世界的描述上,林奈不懈的努力为使现代动植物分类和命名成为国际通用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
目录
目录
1 动物学 1
亚里士多德 2
卡尔 林奈 4
乔治 居维叶 7
卡尔 冯 贝尔 10
艾尔弗雷德 华莱士 13
恩斯特 海克尔 17
秉志 21
康拉德 洛伦茨 24
恩斯特 迈尔 27
屠呦呦 30
2 植物学 35
提奥夫拉斯图斯 36
李时珍 39
约瑟夫 胡克 42
汉瑞其 狄伯瑞 46
朱利叶斯 萨克斯 49
阿道夫 恩格勒 52
乔治 卡佛 55
胡先骕 59
梅尔文 卡尔文 62
吴征镒 65
3 微生物学 69
安东尼 列文虎克 70
路易斯 巴斯德 73
罗伯特 科赫 77
马丁努斯 拜耶林克 81
伍连德 85
亚历山大 弗莱明 88
汤飞凡 91
巴鲁克 布隆伯格 95
弗朗索瓦丝 巴尔-西诺西 98
巴里 马歇尔 102
4 生理学 107
安德雷亚斯 维萨里 108
威廉 哈维 111
圣地亚哥 卡哈尔 114
保罗 埃利希 117
卡尔 兰德斯坦纳 120
林可胜 124
张民觉 127
彼得 梅达沃 130
卡尔 杰拉西 134
罗伯特 爱德华兹 137
5 进化生物学 141
乔治-路易斯 布丰 142
让-巴蒂斯特 拉马克 145
查尔斯 达尔文 149
托马斯 赫胥黎 153
西奥多修斯 杜布赞斯基 156
维利 亨尼希 160
木村资生 163
张弥曼 167
斯蒂芬 古尔德 170
周忠和 174
6 遗传学 179
格雷戈尔 孟德尔 180
弗里德里希 米歇尔 184
阿尔布雷希特 科塞尔 188
托马斯 摩尔根 191
奥斯瓦尔德 艾弗里 195
芭芭拉 麦克林托克 199
谈家桢 203
蒋有兴 206
哈尔 霍拉纳 209
袁隆平 212
7 细胞生物学 215
马蒂亚斯 施莱登 216
丽塔 蒙塔尔奇尼 219
乔治 帕拉德 222
郑国锠 226
悉尼 布伦纳 229
约翰 格登 232
甘特 布洛贝尔 235
大隅良典 238
杰弗里 霍尔 242
托马斯 苏德霍夫 245
8 分子生物学 249
雅克 莫诺 250
弗朗西斯 克里克 254
阿瑟 科恩伯格 258
弗雷德里克 桑格 261
奥利弗 史密斯 264
吴瑞 268
沃纳 亚伯 271
凯利 穆利斯 274
伊丽莎白 布莱克本 277
詹妮弗 杜德纳 280
9 生物化学 285
弗里德里希 维勒 286
克里斯蒂安 艾克曼 289
詹姆斯 萨姆纳 292
吴宪 295
鲁道夫 舍恩海默 298
汉斯 克雷布斯 301
邹承鲁 304
西德尼 奥尔特曼 307
钱永健 311
田中耕一 314
10 生态学 317
亚历山大 洪堡 318
尤金纽斯 瓦尔明 321
阿瑟 坦斯利 324
弗雷德里克 克莱门茨 327
查尔斯 埃尔顿 330
蕾切尔 卡逊 333
尤金 奥德姆 337
雷蒙德 林德曼 340
马世骏 343
爱德华 威尔逊 34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