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1008—1057)是宋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都相当罕见的人物,他的传奇一生在宋人官方和私人笔记中记录不少,后代小说家甚至以他为主角写成了《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五虎平西前传》《五虎平南后传》《后宋慈云走国全传》等诸多小说作品。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说狄青是“武曲星下凡”,与家喻户晓的文曲星下凡的“包青天”包拯(999—1062)共同辅佐宋仁宗(1010—1063;在位1022—1063)。上个世纪,港台影视剧中有几部都是以狄青故事为题材的,其中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的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杨康的苗侨伟,在1986年播出的电视剧《狄青》中饰演狄青,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2018年以来,随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大宋宫词》等反映宋朝历史的影视剧播出,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宋朝热”的浪潮,其中《清平乐》中也有演员季晨饰演的狄青的身影,可圈可点。暂且搁置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意见,单就剧中对狄青的描述,内容大多是基于历史事实而来,并没有过分戏说的成分。不过,因该剧并不是为了展现狄青的形象而设计,所以他的很多重要事迹匆匆交代或者略而不言,显得较为跳跃和割裂,部分内容甚至有点让观众摸不着头脑。狄青的生平事迹远比今天影视剧中所呈现的更加精彩,而本书就尝试为大家勾勒出一个历史上的真实狄青。
历史上的狄青,从一名出身低微的基层农家子弟应征入伍,一无权二无势,通过自己精湛的武功、高妙的指挥和正直的人品,以及在国家危难之际奋不顾身的突出表现,逐渐成为接近权力巅峰的枢密使,狄青的经历是一个底层小人物逆袭的奋斗史,这是狄青经历当中最富有魅力和为人传唱不衰的地方。然而,正因为这样的传奇经历,生在宋朝“崇文抑武”时代的他才会经常受到制度限制、文官鄙薄甚至帝王猜忌,又注定会被文官群体不断论奏、攻击和弹劾,导致被外贬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进而郁郁而终,很具有悲剧色彩。在讲述狄青故事之前,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北宋前期这个大的时代环境。
一、北宋的“重武”和“抑武”
后周显德七年,也就是公元960年正月,时年34岁的后周禁军将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927—976;在位960—976),在京城开封北部30里外的陈桥驿(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宋朝的皇帝生前有尊号,死后有谥号、庙号和陵号,以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匡胤弟弟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改名赵炅,939—997;在位976—997)为例,在他当上皇帝的第三年,臣僚上尊号称他为“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赵光义至道三年(997)去世后,群臣上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同时上庙号“太宗”。赵光义去世之后,和北宋诸位帝王一样,埋葬在今天的河南省巩义市,陵墓被称为“永熙陵”,所以有的传世文献用“熙陵”作为他的代称。我们通常在传世文献上看到称呼赵匡胤为“宋太祖”、赵光义为“宋太宗”、赵佶为“宋徽宗”(1082—1135;在位1100—1126)、赵构为“宋高宗”(1107—1187;在位1127—1162),等等,都是他们去世之后的庙号,这些皇帝在世时是绝对不可能有这种称呼的。不过,这样的称呼是我们了解宋朝某个皇帝时最为熟悉的,所以我们在行文过程中仍使用庙号来称呼皇帝。
宋太祖出身在一个世代将门的家庭,他自己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军事经验相当丰富。宋朝建立之初,其疆域周围,北边有立国已经近50年且实力强大的辽国,最为致命的是,自从中国历史上以“儿皇帝”著称的后晋皇帝石敬瑭(892—942;在位936—942)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中原王朝已经失去了防御北面草原民族的屏障——长城,这一屏障的丧失让后继的宋政权不得不在北部边州投入大量兵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这使得宋朝疲于应付。西北地区诸如党项、吐蕃、回鹘、藏才、白马、鼻家、保家等少数民族部落错综复杂,有些归附了宋朝,有些仅仅是表面归附而实质上并不听从任何命令,更有甚者连表面工作也懒得做,根本无视宋朝政权。这当中实力最强、最为棘手的是党项族,他们从宋朝建立之初就是西北地区相当不省心的存在,时而请求归顺却又时常叛乱,杀掠宋朝官军平民,到北宋中期(1038—1044年左右)甚至要求建立自己的国家,以至于和宋朝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宋朝南边的川蜀、荆湖、两广地区也是少数民族众多,与宋朝接壤的交阯(其主体部分是现在的越南地区)在这一时期正处于民族意识觉醒阶段,成为宋朝南部边疆的重大隐患,在宋太宗和宋神宗(1048—1085;在位1067—1085)朝与交阯分别有过两次大的战争。同时,宋朝都城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中原腹地,建立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没有任何山川河流等天险作为依靠,若要保卫都城安全就只能靠军队。这样的内外形势注定了宋朝必须“以兵立国”,在武装力量的建设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宋朝建国之初,正规部队数量有20万之多,开封周边驻扎10万,全国各地驻扎10万,基本保持内外均衡。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军队数量已经达到37.8万,增长了72%。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军队数量为66.6万,20年时间增加了近30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和平时间超过百年,但宋朝军队数量仍然节节攀升。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宋朝正规军数量为91.2万,20年间再增加25万之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也就是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以及他撰写流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那个时期,宋朝正规部队人数已经达到125.9万,比宋真宗(968—1022;在位997—1022)时期增加35万,比宋太祖立国之初增加了100万之多。我们这里说的数字仅仅是宋朝的正规部队,也就是禁兵和厢兵这两种,还没有包括数量庞大但不作为正规部队的乡兵、蕃兵和土兵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两宋320年间军事理论研究持续发展,达到中国古代第二个高峰期并展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是朝廷高度重视,一方面是私人著述相当发达。《宋史·艺文志》当中著录宋代兵书347部1956卷,并出现中国古代第一次动用国家力量编纂的兵书《武经总要》,且由当时的皇帝宋仁宗(1010—1063;在位1022—1063)亲自撰写序言。宋神宗统治期间,又由政府颁行《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方指定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
在朝廷的带动下,一大批学者纷纷就军事理论著书立说,有总结用兵经验的《守城录》,有就当时重大军事问题进行应对的《翠微先生北征录》,有对古代兵书进行阐释的《十一家注孙子》,也有从名将用兵实践总结经验的《十七史百将传》,等等,文人论兵更是盛行一时。同时,宋朝还处于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钢铁冶炼技术促进了武器性能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带来宋朝水军的发展;筑城技术的成熟为城市防御提供坚实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最为突出的是火药技术应用于军事,这是世界历史由冷兵器时代到火器时代的萌芽,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这样一个时代,重视军队建设、军事理论发展和军事技术进步,无一不是“重武”的表现。这与学术界常常说的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崇文抑武”或者“重文抑武”的朝代是否矛盾?
实质上,所谓的“轻武”或者“抑武”,是有特定含义的。
宋朝立国之初,接手的是一个藩镇将领都敢于公然宣称“当今天子,手握精兵强将的人都能当,哪里是什么天生的贵种呢”的烫手山芋,是一个藩镇敢于公然对抗中央、偏将敢于放逐杀害主帅、武将敢于取代皇帝的烂摊子,如何避免宋朝成为继五代之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是宋太祖需要直面的核心问题,而军事改革成为最为核心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宋太祖听从了名臣赵普(922—992)的计策,利用“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针,削除了藩镇的财政权、行政权和兵权,解决了藩镇问题。另外,建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还利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罢免了高怀德(926—982)、王审琦(925—974)、张令铎(911—970)等一批掌管禁军的宿将,利用资历较浅、级别较低的将领管理禁军。在此基础上,宋朝逐渐形成了一套管理相互制衡的“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对于“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的相互制衡,宋人有相当清醒的认识。北宋中后期名臣范祖禹(1041—1098)总结道:“我大宋朝太祖太宗制定的军队管理办法精良,天下所有的正规部队管理权在枢密院,这个机构掌握着派遣军队、更换禁军驻防地等的权力,但是没有直接控制军队日常训练,正规部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属于三衙的工作,但三衙手握重兵却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这样子分工合作,任何一个机构都没有可能一家独大,这就是大宋开基到现在130多年没有兵变亡国的秘密所在。”范祖禹道出了宋朝没有军队将领颠覆政权的关键所在,就是枢密院和三衙切割了军队日常军事训练和调动军队的权力,两者之间互相配合同时又互相牵制,没有哪一个机构有能力与皇权抗衡。
宋朝的枢密院,和宰相的办事机构“中书门下”合起来称“二府”,中书门下是“东府”,枢密院是“西府”。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和副宰相(宋朝一般叫“参知政事”)合起来成为“执政”,若加上宰相(宋朝一般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类的官衔),就是宋朝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集团——宰执大臣。枢密院的官员组成,有长官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为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宋太祖朝设置枢密使1名,到宋真宗朝用王钦若和陈尧叟同时为枢密使,以后成为“故事”,类似于习惯法中的惯例,开始设置2名枢密使,宋神宗朝之后又有变化,曾长达56年没有设置枢密使,一直到南宋高宗之后才恢复。枢密院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掌管全国军队调度、边疆防御、将士选派、后勤保障等。
第一章
出自农门,拔足行伍 / 014
一、出自农家,似曾为乡里恶少年 / 014
二、黥面入伍,稳步成禁军好男儿 / 030
三、奔赴沙场,的确是战场真英雄 / 043
第二章
建节西陲,初涉政争 / 053
一、遭遇伯乐的边境猛将军 / 053
二、宋夏边境上的“救火队长” / 061
三、张亢公使钱案中的“躺枪者” / 070
四、水洛城事件中朝臣的“议论焦点” / 075
第三章
从战场到官场,官场也是战场/ 086
一、仕宦地方,备边防御辽夏 / 086
二、任职中央,成为枢密副使 / 095
第四章
从归附到对抗:侬智高行动转变的心路历程 / 101
一、侬智高发迹的背景和过程 / 102
二、侬智高由投宋到抗宋 / 110
三、宋朝地方官员的初步应对 / 115
四、宋朝的“广州保卫战” / 124
第五章
宋朝平叛,狄青请命 / 135
一、侬智高肆虐两广 / 135
二、狄青准备南征 / 146
三、狄青赶赴前线 / 155
第六章
狄青南征,一战封神/ 162
一、斩陈曙,立威宾州城 / 162
二、平智高,血战归仁铺 / 172
三、得胜归,事迹遭抹黑 / 181
第七章
再入枢府,郁郁而终/ 189
一、政治纠葛下狄青“被”枢密使 / 189
二、行事低调仍陷流言的枢密使 / 200
三、狄青之死 / 209
第八章
狄青的后嗣与身后之事/ 214
一、家族发展难超三代 / 214
二、身后之事精彩纷呈 / 223
后 记 /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