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阴铿家世和生平
第一节 阴铿先祖
一、显赫的祖先
二、阴子公为西汉末南阳新野阴氏始祖
三、东汉早期,阴氏家族地位显赫
四、武威姑臧阴氏
第二节 阴袭家南平郡作唐县
第三节 阴铿祖父和父亲考述
一、阴铿祖父阴智伯生平考述
二、阴铿父亲阴子春生平考述
第四节 阴铿生平考述
第五节 阴铿任职清浊辨
第六节 阴铿后人
附一:新撰阴铿传
附二:初拟阴铿年表
第二章 阴铿诗概说
第一节 孤独灵魂的长吁短叹
第二节 应景之作辞采华美,但无萎靡之音
第三节 山水清音是阴铿诗之精华
第四节 “清省”是阴铿诗风的主体
第五节 用典宏富,超过同时代诗人
第六节 对仗工整,切于所述
第七节 格律规整,奠定了唐诗格律的基本规则
附:古人学、论阴铿诗
第三章 阴铿诗系年及其他有关问题
一、《和登百花亭怀荆楚》写作时间及本事
二、《罢故鄣县》作于大宝元年(550)秋
三、《晚出新亭》《晚泊五洲》《五洲夜发》写于西赴江陵途中
四、《登武昌岸望》《游巴陵空寺》作于奉父柩回作唐途中
五、《闲居对雨》二首于守父丧期间作于家乡作唐
六、《观钓》可能作于作唐守制时
七、《渡青草湖》《南征闺怨》作于南投萧勃途中
八、《游始兴道馆》作于南下广州途经始兴时,约在绍泰元年年中
九、《经丰城剑池》于陈武帝永定三年冬作于返回建康途中
十、《和傅郎岁暮还湘州》写作时间及地点
十一、《江津送刘光禄不及》之刘光禄辨
十二、《开善寺》于陈文帝天嘉二年春作于建康
十三、《和侯司空登楼望乡》作于天嘉元年四五月间,《侯司空宅咏妓》可能写于天嘉二、三年
十四、《广陵岸送北使》之北使及写作时间考
十五、《奉送始兴王》诗作于陈伯茂赴任东扬州刺史时
十六、《侍宴赋得夹池竹》作于天嘉五年冬
十七、《行经古墓》诗墓主及写作时间
十八、《和樊晋陵伤妾》作于天嘉六年
十九、天嘉五年,与张正见、贺循步韵和诗,作《赋得山中翠竹》诗
二十、《蜀道难》的写作当在阴铿历尽宦途之后
二十一、其他诗多作于天嘉元年至天嘉五年
二十二、《昭君怨》不大可能为阴铿所作
第四章 阴悭诗较注与解读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
罢故鄣县
晚出新亭
晚泊五洲
五洲夜发
登武昌岸望
游巴陵空寺
闲居对雨其一(原其二)
闲居对雨其二(原其一)
观钓
渡青草湖
南征闺怨
游始兴道馆
经丰城剑池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
侯司空宅咏妓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和傅郎岁暮还湘州
广陵岸送北使
奉送始兴王
开善寺
赋咏得神仙
渡岸桥
班婕妤怨
秋闺怨
西游成阳中
蜀道难
咏石
雪里梅花
咏鹤
新成安乐宫
侍宴赋得夹池竹
赋得山中翠竹
行经古墓
和樊晋陵伤妾
残句
存疑诗一首:昭君怨
阴铿研究论著目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代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