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岳身世
张岳(1492-1552),字维乔,号净峰,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由于他文功武绩均显赫一时,影响大半个中国,故其故事长期流传于世,为乡人所津津乐道数百年。
张岳出生
惠安的东北部辋川亦濒海,附近有一村庄叫霞庄,郑姓居之。此地土地肥沃,林辋溪发源于崧洋山边锦水和紫山镇林口村,经县城、峰崎一带注入青龙桥而入海,全长21.5千米,流域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是惠安的母亲河。青龙桥乃是宋桥梁建筑大师道询所建。道询即净山下人,一生造桥两百多座,其中盘光桥和獭窟屿桥两座长度超过被誉为海内第一桥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洛阳桥,被宋帝赐为“灵应大师”。
郑姓是辋川的一名族,虽然人口不多,却以“三世良牧”闻名,指的是郑氏一门出了三个县官。郑满,永乐贡生,安徽凤阳府五河知县。郑贤,满侄孙,景泰贡生,安徽安庆府望江知县。郑钦,贤族侄,天顺贡生,江西德兴县丞。
明弘治五年壬子(1492)农历十月初四夜,霞庄处士郑希肃之女、江西德兴县丞郑钦侄孙女产下一子。郑钦与张茂同为天顺贡生。张茂任浙江桐庐县丞。二人为好友,两家素有交情,遂结秦晋之好,故将侄孙女嫁与张茂之长孙张慎。而张茂则将次子张经女瑞金许配霞庄郑氏,俗称姑换嫂,两家是亲上加亲。
张茂闻讯,非常高兴。来人绘声绘色讲了男婴出生的经过,特别提到孩子出生之时黑暗的祠堂内顿时一片光明,一群白鹤白鹭随即飞起。
熟悉甲子五行的张茂感到很惊奇,遂推算了一下日子和时辰,说此子一定会振兴吾宗族,所以亲自为他取名岳,意即要他长大后要像山岳一样高大威武。故史载张岳生时屋室有光。
仕宦之家
曾祖张茂
张岳出生于三世县官之家。其曾祖父张茂、祖父张纶、父亲张慎都是县官。张家世代廉洁奉公,为张岳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风。
张茂“于书无所不读,藏书几万卷”。他恨不得倾尽自己学识,全部传授给张岳。对这个“必亢吾宗”的曾孙寄予厚望的张茂少不了亲自教诲。因此可以说张茂就是张岳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张岳非常喜欢读书,幼小时候就开始学习训、蒙,童年所读的尽是曾祖父所珍藏的书,从小就崇拜程朱。张岳曾回忆道:“我家原来收藏有寅宾堂诗一章,是余福先生为我的老祖宗经历公所赋,其文辞相当雄伟。我幼小时就能背诵。”
先生指的是太守余福,明代惠安第一个进士。
张茂以宋代司马光、朱熹为榜样,以朱文公家礼来教育子孙。由于对《礼经》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张茂还参据《礼经》,酌以风土人情习俗,著有《家礼搜遗》《家礼节要》《礼经酌宜》,另有《清介叟集》4卷。张茂卒于明孝宗弘治癸亥(1503)三月二十六日,寿79岁,后葬于尖山西面的大淡山寅向。尚书仙游郑纪为撰墓志铭。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祖传家风,才熏陶了张岳的良好行为规范,为日后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岳中进士后还记得曾祖张茂对祖父张纶说过的话:“读书不可放过”“不要交对自己有损的朋友、不要沉溺于下棋饮酒,会导致妨碍学业”等语。张岳认为:“这岂止是父子间一时相劝告之语,作为我们子孙世代遵守的规范也是可行的啊!我十余岁即师从曾祖父,亲见曾祖父苦学,通宵达旦不睡觉,没有其他嗜好,不会泛泛交陪,所交往的都是倾尽肺腑的肝胆之士,终身不衰退,这都是先祖之教诲。”
祖父张纶
张茂有妻妾三人,生六子,纶、经、绚、缙、缨、统。纶即张岳祖父,字仁伯,生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己巳(1449)十月初一,明孝宗弘治五年壬子(1492)林文迪榜举人。
明武宗正德三年戊辰(1508),他被任命为江西袁州府萍乡知县。可惜他有官运无官命,由于时值盛夏,加上张纶年老体弱,走到南昌,不免中暑,至七月十二日,拜见上司,出寓舍,夜里睡觉时,鼾声如雷。家人感觉有异,急忙起来呼叫他,却再也呼唤不起了。遗训有“抚恤孤寡弱幼,笃交老朋友,安于贫困,坚守道义”之句。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张纶以子贵获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孺人赠淑人。
张纶去世后幸亏有一位福建闽南漳浦的老乡、时在南昌任宁王府审理正的林埙,还有时任永新教谕之职的南安老乡柯信。二人虽然以前素不相识,却主动为他料理丧事。直到时在太学的张慎和二弟张忱赶赴南昌,扶丧以归。张家子孙为此对林埙一家感恩戴德。
张纶六岁时,张茂就从莆田林墩聘请了一个名师叫李谋字伯资的来教他训蒙,已经在张家当私塾教师几十年,如今张纶就请他协助教导张岳。当张岳晚上挑灯读书时,母亲郑氏则在一旁纺织伴读督促,为张岳的成长倾注了不少心血。
祖父的好学也给了张岳学习的榜样。张岳端庄凝重,不喜欢儿童的游戏,好学不倦,因此博学群书。乾隆《泉州府志》评价张岳:“为人沉毅简重,朴古忠正。藐视流俗,敬慕古代贤人豪杰,志在康复天下。”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