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20175925
  • 作      者:
    作者:杨晓斌|责编:李俊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颜延之(384—456)是魏晋南北朝刘宋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为“颜谢”,并以“雕绘”之功与谢灵运平分秋色,在当时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关于颜延之里籍、门第、家世,及其生平中重要问题如绰号,如三十初仕、免官原委等的考辨。第二部分是关于颜延之散在现存各种文献中诗文作品的考证。作者对一些误题或伪作做了辨析,这项工作基本上把颜延之存世诗文的情况清理出来了。第三部分是关于《颜延之集》的研究,作者对《颜延之集》的结集、散佚、重编,以及今存颜集的版本源流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
展开
目录
序一 赵逵夫
序二 谭家健
绪论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反思
一 颜延之研究学术史回顾
二 反思与展望
上编 颜延之生平诸问题考论
第一章 家世、郡望、出生地与墓地考
一 颜氏姓源与谱牒
二 颜氏居里、郡望与颜延之出生地
三 “白下”地理位置考——从琅邪颜氏家族南迁后的墓地谈起
第二章 同姓名者考辨
一 刘宋颜延之和东晋颜延、颜延之称名考辨
二 误将颜延之与颜之推混为一谈者辨析
第三章 “颜虎”抑或“颜彪”——颜延之绰号考实
一 “颜虎”抑或“颜彪”
二 《建康实录》中“颜虎”说来自《宋略》
三 《南史》讳“颜虎”为“颜彪”
四 传本《建康实录》中“颜虎”系回改
五 “颜虎”的含义及其来源
第四章 三十以后初仕说质疑
一 三十以后初仕说的提出
二 据刘柳仕历确定颜延之初仕时间
第五章 出为始安太守始末、时间考论
一 出为始安太守原因分析
二 诸家说法考辨
三 出守始安的经过、时间及行事考辨
第六章 元嘉十一年贬为永嘉太守及免官原因
一 史传记载的表面原因
二 从《应诏宴曲水作诗》探析免官深层原因
第七章 元嘉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仕历考辨
一 研究分歧与误系
二 系年考证
第八章 从门第、任职看颜延之的命运
一 颜延之生存时代的颜氏门第
二 仕历与职掌考辨
中编 颜延之著述考论
第一章 经学:论语类——《论语说》
一 颜延之《论语说》佚文辑录
二 颜延之《论语说》的真伪
三 颜延之《论语说》的名称及撰作缘起
四 颜延之讲说《论语》的时间
第二章 经学:通礼类——《逆降义》
一 《逆降义》佚文辑录
二 文献著录题名、类别及卷数
三 撰作缘起
四 正名
第三章 经学:小学类——《幼诰》
一 文献著录类别与异名举要
二 《幼诰》佚文辑录
三 正名
四 《幼诰》训释方法及其性质
第四章 经学:小学类——《纂要》
一 文献著录类别、名称与卷数
二 《纂要》与清人辑佚
三 各辑本材料来源及其辑录体例
四 《纂要》训释方法及其性质
第五章 杂学:家诫类——《庭诰》
一 今存《庭诰》及辑佚
二 《庭诰》的主要内容与校勘
三 《庭诰》之误称、异名辨正
四 《庭诰》的性质
第六章 佛学著述
一 《论检》
二 《折达性论》
三 《离识观》
四 《通佛影迹》《通佛顶齿爪》《通佛衣钵》等
第七章 注疏之作及总集的编集
一 阮籍《咏怀诗》注
二 潘岳《射雉赋》注解
三 总集的编集
第八章 辑佚
一 诗歌类:《白雪诗》《独秀山诗》
二 碑铭类:《颜含碑铭》《王球石志》
三 《论语说》《幼诰》《纂要》等及《庭诰》佚文
第九章 辨伪:类书、总集误收与史志误著辨正
一 《海录碎事》误辑、误引颜延之诗文句十二则
二 《诗渊》误辑颜延之佚诗二首
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误辑颜延之佚诗三则
四 误著《汉书决疑》十二卷
五 误著《七悟集》一卷
下编 颜延之别集与《颜延之集》版本研究
第一章 别集、逸集考辨及《颜延之逸集》的性质与内容
一 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
二 别集与逸集关系辨析——兼论《颜延之逸集》的性质与内容
第二章 古本《颜延之集》结集与流传稽考
一 颜延之别集的结集时间
二 古本《颜延之集》的流传(从结集至南宋末)
第三章 传本《颜延之集》版本考述
一 传本《颜延之集》版本特征及其异同、优劣比较
二 传本《颜延之集》版本简表
第四章 《颜延之集》版本源流考论
一 黄辑汪校本系统(汪士贤校本、二十字本)
二 《七十二家集》本系统(十八字本)
三 《百三家集》本系统(十八字本及其变式)
四 《名家集初刻》本系统(三十一字本)
五 《颜氏传书》本系统(十九字本)
第五章 馀论
一 传本《颜延之集》的编辑途径以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 颜延之著述的历时归属
三 《颜氏传书》本《颜光禄集》的文学与文献价值
附录:《宋书·颜延之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