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汝纶评传(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6424761
  • 作      者:
    作者:江小角//朱杨|责编:汪君
  • 出 版 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从本书中,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吴汝纶先生的生平事迹,你就会发现,吴汝纶先生的一生始终体现出以下主要精神:一是爱国。吴汝纶先生和其他桐城派作家一样,具有坚定的爱国信念。青年时期读书求学,立志报国。中年游幕于曾国藩、李鸿章等要员府中,在重大历史关头,希望师相、友人,抛弃个人名利,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晚年协助李鸿章处理对外事务,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日本考察,为保护留学生权益,敢于和驻日使臣作斗争;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敢于对日“人义正词严,针锋相对;路过李鸿章和日本签约之地马关,他愤然写下“伤心之地”四个大字,抒发哀怨,以示警醒。可以说,吴汝纶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
展开
内容介绍
吴汝纶是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系桐城古文在北方传播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时人评价其“学问纯粹,时事洞明,贯通古今,详悉中外”。本书详细展现了吴汝纶早年求学、游历幕府、直隶为官、莲池讲学、日本访学、家乡兴学等人生的重要阶段,彰显了桐城派晚期文人面对民族危亡与文化冲击,在人生抉择中如何传承文脉、因时应变,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展开
精彩书摘
吴元甲曾以孝义闻名乡里。吴家原有一些薄田,兄弟分家时,他推而不取。后来,这些兄弟们分到的田产,因各种原因又大多丧失。吴元甲不忍心看到兄弟们生活困顿,请他们来自己家吃饭,原来分开的家,又聚合成了一个大家庭。他生活俭朴,日常饮食稍见丰盛,必严词训仆,或令撤掉;衣着简朴,数年如常。但他乐善好施,常常把节省下来的钱物,用来扶危济困。吴元甲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在私塾坐馆所得束惰,这点收入刚拿回家,各家兄弟都抱着米袋,接踵而至。微薄的收入要养活这一大家,有时候自己家却只能两天吃一顿饭,但他仍然“处之恬如”。有一年桐城发生饥荒,一斗米价格高达一千钱。幸好吴元甲在江西武宁县做私塾先生,带回了三十斛米。看到家乡的灾情,吴元甲命家人留下两斛米,剩下的米和麦、菽、笔等混在一起,做成糊粥,接济挨饿无助的乡邻。他对孩子们发出“欲人尽死而我独生乎”的感叹!
吴元甲遇事能有决断,做事不言辛苦,乡里遇有大事,都推选他主持。乡里士绅曾说,“不愿君辈百人,愿得吴君一言”。张裕钊称赞吴元甲“悖于其家,暨于其乡”。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桐城因为是省府安庆的北大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清军四次到达县域境内,当地运送粮草、联络团练等大事都推选吴元甲主持。吴元甲每次到军中效力,给家中写信,没有一次谈及家事。这样做一是考虑安全,二是体现了他“为公不顾私”的行事风格。吴元甲一生不喜攀附权贵,清军获胜后,有士绅准备向大官推荐吴元甲,以获犒赏,他断然谢绝友人的好意。“取实不求名”的低调行事风格,让吴汝纶备受影响,吴元甲常说“实出名上”,而不能“名出实上”。
吴元甲为人豁达洒脱,所写文章也不刻意存留,吴汝纶成年只收藏了一小部分。吴家日常生活全由吴元甲妻子马氏操持。吴汝纶外祖父马维璜(字鲁予),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曾任四川阆中知县。马维璜精通经术,撰《春秋略例》。马氏在娘家时,有随身侍从奴婢数人,出嫁时嫁妆十分丰厚。但来到吴家后,她却无干金小姐的娇贵,孝养公婆,照顾叔伯,抚育子侄。吴元甲在兄弟分产时分毫未取,自家买田置业全靠马氏的私房钱。吴元甲常出游四方,少在家中,吴汝纶祖父吴廷栋见到家庭人口众多,常常人不敷出,难免忧愁苦闷,郁郁不乐。马氏看见后,便拿出私房钱,或变卖首饰,或典当衣裳,来支撑这个大家庭。吴廷栋喜欢吃鳝鱼,捕鳝人经常到吴家来卖。吴廷栋去世后,马氏听到捕鳝人叫卖鳝鱼之声,便痛哭起来,捕鳝人得知此事后,再也不到吴家门口来了。吴家早晨用麦屑煮粥,需五六升之多,家中女眷轮流来做,马氏常代替因病不能劳作的妯娌,日夜操劳,十分辛苦。后来,吴汝纶向好友张裕钊讲述这些事,张裕钊为马氏在家庭如此困难之时,仍然毫无怨言地操持全家的生计所感动,也十分钦佩,认为这些事迹就是所谓号称道学的君子也难做到。所以,张裕钊称赞说:“其心一笃于仁,而不少私其利,至于困陀而不怨,自学道之君子难之,而太淑人故若是哉!”左邻右舍认为,吴元甲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能有施舍济困之举,客游外地但孝悌行谊仍能周全,全赖其妻子马氏之力。吴母乐善好施的品质、战胜困难的毅力、乐观豁达的精神,对吴汝纶的成长与行事起了示范作用。
P7-9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卓然不群之异材
第一节 桐城高甸吴氏家族
第二节 科举之路
第二章 幕府生涯与为官交游
第一节 曾幕五年
第二节 为官政绩
第三节 参与洋务,了解西学
第四节 游历交友与辞官从教
第三章 莲池讲学创辉煌
第一节 莲池书院发展概述
第二节 改革课考,守正创新
第三节 身处莲池,心系天下
第四节 莲池书院弟子传薪火
第五节 三次辞馆
第四章 坚辞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原委
第一节 从“坚辞不就到“勉起应诏
第二节 京师大学堂(北大)中的好友与弟子
第五章 赴日考察学制
第一节 考察缘起
第二节 考察经过
第三节 考察收获
第六章 情系桑梓办学堂
第一节 关心家乡文教大事
第二节 创办桐城学堂
第七章 引导近代教育转型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主要影响
第八章 对桐城文派的认识与创作主张
第一节 对桐城派的认识与思考
第二节 诗文创作主张
第九章 吴汝纶研究综述
第一节 20世纪的吴汝纶研究
第二节 21世纪的吴汝纶研究
附录一 桐城吴先生年谱
桐城吴先生年谱序
桐城吴先生年谱卷一
桐城吴先生年谱卷二
桐城吴先生年谱卷三
桐城吴先生年谱卷四
附录二 有关吴汝纶生平传记资料
古文家吴挚甫先生评述仲儒
清国硕儒吴汝纶传稻叶君山
桐城先生逝世述略
清史稿本传
吴汝纶传马其昶
吴汝纶传
吴挚甫先生行状姚永概
祭吴先生文李刚己
吴先生墓志铭马其昶
吴先生墓表贺涛
吴先生墓碑铭赵衡
吴先生墓志铭赵衡
送吴先生序贺涛
吴先生六十寿序贺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