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起岭南(广东著名作家访谈笔记)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6097629
  • 作      者:
    作者:高小莉|责编:李谓//安然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对自1950年以来广东文学的发展脉络做了一次重要的梳理; 这既是一本反映真实历程的工作笔记,也是一部彰显文心文德的散文集子。可以称得上是真挚、真切、真诚的文学结晶。 这是广东省作协著名作家影像拍摄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从全国的层面,或许可以说是一个实践,为此项工作提供一种可能或者范例。
展开
作者简介
高小莉,笔名逸野,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就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17岁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数十年笔耕不缀,著有长篇小说《热血热泪热土》《瞬间柔情》《永远的漂泊》《天劫》等,朗诵文体集《野白菊》《轻轻叩响你的心扉》《快乐行走》《那些沧海桑田的事》等十数本佳作。
展开
内容介绍
《风起岭南——广东著名作家访谈笔记》是从被访谈的作家中选取29人,以访谈笔记的方式,真实记录文学现场。对于大多数老作家,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完整地、系统地、客观地、深情地回顾自己的文学之路、人生阅历、时代见证、创作故事、文学观点、文学成就、创作经验以及切身体会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写这篇文章的缘起,是当时我已经接受广东省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影像拍摄这项工作,我开始整理一些资料,特别想把广东省作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作为一个老作协人,我1990年进入省作协工作,到2019年已是30个年头。我刚到作协的时候是在文德路75号。饭堂旁边一个楼梯,我一直没有上去过,听说是有部门在上面办公。
2014年前后,我在《广州日报》看到一篇报道,是讲建筑大师林克明的。因为其中提到了文德路69号之一大院,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报道称中国建筑学界素有“北有梁思成,南有林克明”的说法,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现中山文献馆)、广州市政府合署(现市政府办公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门楼、广州交易会展馆(原中苏友好大厦)、广州火车站、羊城宾馆(现东方宾馆)、大北路广州体育馆,等等,这些塑造了广州城市形象的宏伟建筑,都是林克明这位岭南建筑大师、中国近代建筑先驱的杰作。“留法同学会”是林克明受到外国专家称赞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之一,如今在文德路69号之一大院内,被密密的楼房包围;在1964年,“它是绿树成荫的大院中小巧精致的会所”,并称“欧阳山在这里创作了《三家巷》”。
我恍然大悟,原来饭堂上面就是红楼,那么多年我竟然从来没有走上去。我敢说,除了上了年纪的人,在那栋楼进进出出的人,没有几个人知道红楼的历史。知道的人不说,不知道的人以为那里就是杂物房。我心里觉得惭愧,在省作协工作了这么多年,连其历史都不懂。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影像拍摄工作暂停。在此期间,我到省档案馆,找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前后的资料。
如获至宝的我马上想到了一个绝佳的采访对象刊.智杰。她曾在我老家揭西工作过,又曾多次去过汕头,认识不少粤东地区的文友,对汕头和粤东地区很有感情,她认为潮汕、粤东地区的文友让她接地气,使她有他乡是故乡之感。而我亦曾受过黄廷杰老师等多人之托给她带过问候口信,也去她家拜访过多次。要对她进行采访,我充满了期待。
2020年6月24日,文德路75号701房,省作协负责老干工作的汤学英和陈娟陪着我一起去看望仇大姐。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我们畅所欲言。仇大姐说,你要我说我自己的写作,我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要说就说说红楼旧事,说说欧阳老他们。1933年出生的仇大姐,将近90高龄,行动不是很方便,耳朵的听力几近于零。她准备了纸板,我把问题写在上面。还好她语言表述流利,侃侃而谈。后来我发在《文艺报》上的那篇文章,很多史料都是她讲述的。汤学英提醒我说,老人不能太累,下次可以再来。我们的聊天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姐时不时喊照顾她的阿姨冲茶拿水果,笑声爽朗,很是开心。
P2-3
展开
目录
仇智杰:红楼旧事
欧阳代娜:女儿眼中的欧阳山
岑桑:最后的访谈
章以武:一个人的上天人地
黄伟宗:为构建广东文学文化大厦添了两块砖加了三片瓦
黄树森:最本土的最有生命力
刘斯奋:打破樊篱 自由翱翔
苏展:苏晨先生
张汉青:文学与人生
蔡运桂:有批评才会有进步
王俊康:南粤儿童文学领军人
蒋述卓:生命与生命的对接
杨克:诗人杨克
郭小东:南方的行走
彭名燕:命运在改变中改变
廖琪:时代的歌者
陈剑晖:敢为“粤派批评”鼓与呼
黄天骥:把门开得大一些
陈俊年:他激活了“南国书香”
范汉生:创作是作家立身之本
左多夫:编辑的“毒眼”
黄廷杰:“走廊”那头
李钟声:六十年文学道路与编辑生涯
张俊彪:陕西有个张俊彪文学艺术馆
郑明标:绿叶之歌
桂汉标:一生干一件事
胡子明:我与《欧阳山全传》
张培忠:贤者识其大
附录1 恩师黄朝凡
附录2 我在省作协的32年
附录3 作家题词
附录4 光荣的使命——广东省作协著名作家影像拍摄工作侧记
后记 他们的故事很精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