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哥德尔传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745054
  • 作      者:
    作者:(美)斯蒂芬·布迪安斯基|责编:孔鑫鑫|译者:祝锦杰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业内知名得奖传记作家执笔,讲述自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学家——哥德尔的一生
★亚马逊云计算上海AI研究院院长张峥/《微积分的力量》作者史蒂文·斯托加茨/《美丽心灵》作者西尔维娅·娜莎 点评推荐
★2021年《纽约时报》评论员十佳图书奖、《书单》十佳传记奖、《柯克斯书评》最佳科学图书奖
★《纽约时报书评》《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盛赞,《柯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书单》《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讲述哥德尔的独特人格魅力,他与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在普林斯顿的友谊,二战时期反犹背景下逃离维也纳,晚年饱受被害妄想症的折磨的经历


展开
作者简介

斯蒂芬·布迪安斯基 

美国传记作家、科普作家、古根汉研究员,英国《科学》期刊编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自由撰稿人,先后出版过17部作品,代表作如《霍姆斯传》。  


展开
内容介绍
哥德尔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之一,爱因斯坦称其为自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的理论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堪称数学逻辑理论中最伟大的发现,至今仍影响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哥德尔早年就职于维也纳大学,后因战乱逃离欧洲,辗转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这里,他逐渐融入了美国的生活,并与爱因斯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晚年的哥德尔获得终身教职,但最后因被害妄想症悲惨离世。 他的一生在哲学、数学、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提出了颠覆性的理论,甚至涉猎了相对论。如果哥德尔的定理以及由此推导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人类将永远不能制造出能够完美复刻人脑推理、学习、计划、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在知识鞭长莫及的认知极限之外,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只有人类的精神不可替代、独一无二。 杰拉德·萨克斯曾对哥德尔做出了以下精辟的评价:“他让数学变得更有趣。”
展开
精彩书摘

序言
时间回到1970 年3 月。一位精神科医生在泛黄的笔记本上奋笔疾书,记录着诊疗中的发现,有的稀松平常,有的让人匪夷所思。他这次面对的患者非同一般,爱因斯坦称他是“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学家”,哪怕是在诺贝尔奖得主扎堆的普林斯顿大学,他非凡的才华和成就也鲜有人能出其右。40 年前,年仅24 岁的他就已凭借出色的研究能力而享誉世界。他提出了一种十分巧妙的论证方式,证明了一个看似自我矛盾的定理,即对于任何一个数学形式系统,都必然存在在该系统内无法被证明的真命题。这被公认为“20 世纪数学领域最重要的真理”。
但眼下,他的大脑正饱受挫败和被害妄想的折磨。他的精神科医生在病历里写道:
库尔特·哥德尔,64 岁,结婚32 年。妻子阿黛尔,70 岁。无儿无女。妻子为二婚。
初诊时以为自己只是来简单做个精神鉴定——我告诉了他实情——让我“帮助他”——其实是在兄弟和妻子的一再坚持下才肯来的。
患者坚信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很“失败”——由此推断出别人,尤其是他任职的研究院,也把他视作没用的人,并且想要开除他。——患者认为研究院已经认定他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总有一天还会发现他其实也不服管束,并出于保护他人的原因将他扫地出门。
害怕失业,担心失去在研究院的职位——因为他去年没有产出像样的成果——认为自己在过去35 年都没有产出过像样的成果——只有四五篇无聊的论文。——负责过几个大型研究项目,但怀疑自己并不能胜任。——通常是独自搞研究,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研究领域都与主流格格不入。——可能是为没能取得与年轻时比肩的成就而深感内疚。1
菲利普·埃里克医生的办公室位于拿骚街一座安静的砖房里,建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10 年前。1970 年的普林斯顿温暖得让人感觉季节错乱,在哥德尔初次就诊的那一天,天空中万里无云,一轮耀眼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气温达到71 华氏度(约21.7 摄氏度),仿佛进入了夏天。即便如此,哥德尔还是紧紧裹着他的外套,在医生的办公室里抱怨天气太冷。他总是穿着一件毛衣来见医生,有时候甚至是两件。哥德尔的仪表和举止总给人一种老派的得体感,要不是因为不合时宜,放在平日里倒也挑不出太多毛病:量身裁剪的西装,衣摆整齐地塞进裤子里,灰色的头发从前额向后梳得一丝不乱,中间深色而显眼的一绺头发因为岁月而褪色,戴着一副读书人常见的圆框眼镜,咬字清晰,嗓音洪亮。如果不是看到本人,你很难相信如此抑扬顿挫的声音竟不是出自一个高大魁梧、精力充沛的人,而是眼前这个身材瘦削、身高仅有170 厘米的人。2

菲利普·埃里克医生撰写的病历,1970 年
他每周要来就诊两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之所以如约而来,只是因为害怕失约会让妻子大动肝火。当年年初,妻子发现两人的感情每况愈下,走向了破裂的边缘。走投无路的妻子只好向哥德尔的兄长求助。于是,鲁道夫在4 月的第一个星期风尘仆仆地从维也纳赶到了普林斯顿,但兄弟两人的会面并不愉快,哥德尔和哥哥大吵了一架。
不断地妄想。——觉得哥哥就是想害死他的幕后黑手——这样哥哥就可以抢走他的妻子、房子,还有在研究院的职位。——他还觉得哥哥在故意搅局,因为哥哥总是对他发脾气,而不是好好说话。我替他哥哥说了两句好话——哥哥是出于好意,并不想伤害他,主动前来是因为他妻子的请求。——我强调说行动比幻想有用,以及坚持就诊的重要性。
患者对心理咨询的依从性很差,他对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不高,认为类似的唯物主义论调不管如何换皮,都与自己在逻辑学和哲学领域多年耕耘的成果背道而驰。他的头脑只有很小一部分被物质和客观世界占据,绝大部分都在钻研精神世界,犹如一个在20 世纪的自然科学大潮中逆行的叛逆者。这个仿佛来自中世纪的思想者正确地认识到,精神疾病是一种“精神上的侵扰”。虽然就可预见的未来而言,他不待见的唯物主义依然会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主流,但他坚信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理总有一天会被揭晓。
有一次,哥德尔告诉精神科医生,他并不觉得自己在接受治疗,而是把会面当作定期与好友聊天。当时,他所有的朋友都不在人世了。哥德尔可以说是爱因斯坦一生最亲密的伙伴,两人的友谊始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普林斯顿共同任职的岁月。爱因斯坦曾打趣说,他后来虽然没有取得多少研究成果,但每天仍要去办公室,“只为了得到和库尔特·哥德尔下班后一起回家的殊荣”。3 两个方方面面都几乎完全相反的学术巨擘,每天下午结伴穿过普林斯顿大学宽阔的草坪,他们一起下班回家的身影曾是普林斯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搭中透着一丝令人忍俊不禁的诙谐。爱因斯坦总是顶着一头放荡不羁的标志性乱发,套着松松垮垮的毛衣,系着男士背带。哥德尔的母亲曾在儿子寄来的照片里见过爱因斯坦,对他邋遢和“缺乏美感”的形象颇为诧异。但哥德尔马上站出来袒护自己的朋友:“他像个慈祥的老爷爷,人见人爱。”4 相反,哥德尔总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纷至沓来,顺风顺水的事业让哥德尔极度自我膨胀;而面对人生的失意却无能为力,自尊心逐渐遭到反噬,以至于深受内疚感的禁锢和困扰而不自知。

患者对医生的这种解读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从未追逐过名利,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把名利置之度外了。他努力工作的动力是保证家人和自己的生活,以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纯粹兴趣。只是现在,他发现自己似乎什么都研究不出来了:
患者列举了各种干扰他的哲学研究的日常琐事:婚姻、财务、他自己的健康问题(心理和生理)、妻子的健康问题、研究院的日常职务、偶尔需要处理纯数学逻辑的问题、个人爱好(比如阅读历史书)等。在他看来,这些琐碎的事已经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他根本没有余力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
哪怕他最知名的研究成果——不完备性定理——也不再能让他得到一丝慰藉了。患者悲观地认为,他一生的所有成就和学术贡献都是消极的:他总在证伪可能性,而不是在证实可能性。
有一段时间,哥德尔的情况出现了好转的迹象:言谈间风趣温柔频现,体重逐渐恢复,甚至回到办公室重新开始做研究,他的回归让同事们又惊又喜。哥德尔结束了与埃里克医生前后总计11 个月的治疗,他们刚开始时每周见两次面,后来减为一次,直至哥德尔不再去就诊。
事情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到了1976 年,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哥德尔亟须接受前列腺手术,但他执拗地拒绝了。不仅如此,他还拒绝进食,体重和健康状况又退回到之前的水平,偏执的妄想和强烈的自我厌恶占据了他的头脑,让他无法自拔。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绝望的哥德尔又去过几次埃里克医生的诊所,这位精神科医生记录下最后几次诊疗的情形:
情况持续恶化。——钻牛角尖的程度更胜从前。——他坚信自己在一年前就被研究院开除了。——强烈的自我厌恶,极度害怕遭到惩罚,因为各种小事而责备自己。——突然对别人脱口而出他犯过的错误,但都是与说话对象无关的事,只是为了吐露他的心声。难以沟通,非常偏执。
几个月后,1978 年1 月,哥德尔离开了人世。这位数学家临终前的体重仅为65 磅a。
针对哥德尔在弥留之际仍然坚持绝食的行为,埃里克医生认为长期的内疚感让哥德尔不堪重负,这么做是他寻求自我解脱的最后手段。这或许是真的,但在普林斯顿医院亲历全程的主治医生却有不同的体会:“(他)极其消极淡漠,你甚至感受不到他寻求自我解脱的意志。”6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哥德尔依然只是消极被动地做出选择。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走在剃刀边缘
自序
第1章 帝国一梦
第2章 真正的维也纳人都来自布吕恩
第3章 1924年的维也纳
第4章 空中楼阁
第5章 不可判定的真理
第6章 学者的极乐天堂
第7章 逃离帝国
第八章 美丽新世界
第九章 在柏拉图的阴影下
第十章 世界是理性的产物?
附录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
致谢
注释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