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北流亡作家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
(一)点燃东北文化延传的星星之火
地域性是20世纪30年代文学流派形成的突出特点。东北流亡作家之所以为历史铭记,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吹起的“抗日风”和“东北风”。当这两股风一并刮起,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东北地域文化便以强劲之势振奋了文坛。如果没有“东北”,也就失去了他们创作中最独特的一部分。关于“东北”的书写,萧军等作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创作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众所周知的。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让人们看到了东北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也看到了东北人在这片土地上的苦难与挣扎。东北意识成就了东北流亡作家最鲜明的文学性和审美性。流浪意识、平民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在现代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只有这种东北意识才是东北流亡作家身上最能凸显他们“这一个”的闪光点。这些作家来自东北,他们在外漂泊多年,自身的文化属性已经基本消失,东北意识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但当代创作中这种东北意识还是有些许的残留,并没有因群体的分化衰落而消失殆尽。东北是他们最熟悉、最重要的创作资源,这种创作资源也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文本中和作家的思想中,无须特别强化就已经和民族意识恰当融合而表现得十分鲜明。虽然时过境迁,当代这些作家在创作中没有继续直接弘扬东北意识,但东北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也必然流淌在思想的血液中,化为一种隐性的基因。因此,他们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最原始的东北味虽然稀少,但显得分外亲切而可贵。后东北流亡作家在东北文化发展与延传的链条上点燃了星星之火。在书写“东北”的历史篇章中,如果说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起到了奠基和先锋的作用,那么,后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则是这种先锋的余风。
历史是记忆的丰碑。后东北流亡作家用文学的方式追忆和再现了历史上的东北及东北文化。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追忆往昔东北抗日的岁月。昔日的“抗日风”在当代的创作中回声嘹亮,东北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战斗岁月在后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中时有闪现。例如,舒群的小说《金缕传》的副标题“献给抗联烈士·往事堪回首”就充分表明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虽然已不再是东北流亡作家早期抗日救国的激越表达,也不是东北地域风情的深情展现,但是这一时期关于东北的记忆是革命岁月的记忆,是一种透过历史尘埃之后的感情沉淀,再次回味,醇香不减。小说中对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壮烈事迹给予高度赞扬,作者再次回到当年的历史战场,所到之处,触景生情,不由自主想起当年抗联战士的英姿,当年忘我无畏地赴战、苦战、决战的战斗场景历历在目。山村的颓垣断壁、朽木枯藤,这些当初日本侵略军“并屯”“三光”的烧杀罪证,是那样触目惊心。小说中穿插了东北民歌,如“锦绣满洲日本来侵占哪,小家底子眼看都得完”“长白山白似银,银山下边松树林;一片青松数不尽,杨靖宇是功臣”。还有记忆中那些激昂的抗联歌:“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歌声飘荡在字里行间,悲壮中蕴含着必胜的信念。锦绣河山、长白松林印刻着革命者的沸腾热血,牵引着生者的哀思与敬意。回想当年红旗插遍白山黑水,革命战士前仆后继,无不让人感慨万千。这些经历,是东北流亡作家和后东北流亡作家不因时代变迁而忘却的记忆,也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宝贵源泉,为东北历史书写了最为硬朗苍健的一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