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章竞(1914-2000)生活在一个翻天覆地的大时代,革命将他从一个油漆店学徒变成了出色的诗人、剧作家和文艺界的领导。他的成长经历、文学创作实践和艺术探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研究和铭记的东西。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主持下,山东大学张立群教授广泛搜集阮章竞的作品和相关研究成果,集结成《风骨峥嵘:阮章竞研究资料汇编》。
《风骨峥嵘:阮章竞研究资料汇编》包含传记性资料、叙事性资料和专题性研究资料等三类文献,是一部优秀的现代文学史料汇编文集。
《风骨峥嵘:阮章竞研究资料汇编》:
康濯同志去世了!在我们这一代朋友中,能亲眼看到推翻“三座大山”,看到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又看到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是够幸福的了。但我仍悲康濯早逝,因为他有很多东西没有写完,他积极热情参加编辑的《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尚未出版,所以,我悲其早逝!
我与康濯同志说不上深交,在两个革命战争时期,不在一个地区工作、战斗。在解放战争行将全面胜利的时候,我读《我的两家房东》才知道,与康濯的相识似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在一起工作却是在1955年,虽然晚了,但却是在一个使人感奋、激动,又使人茫然,有时思想怎么也赶不上的复杂日子里。
相别两年之后,在一次会议上,我和康濯同在一个小组,在维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上,我见康濯依然是忠心耿耿、斗志昂扬。
中国革命文艺同中国革命旅程一样,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我和康濯同志除了在全国性的会议上,其他能见到面的机会更少了,有一次借会议空余时间,我对康濯说:“湖南我没去过,虽然几次路过长沙,都没有出过站台。能否为我创造个机会,让我到张家界看看,也到别的地方看看。”他非常爽快地说:“你什么时候去,就先告诉我,我陪你去。”这太好了.我们可以畅谈往事,也可以畅谈今情。1982年6月,中国文联举办庐山读书会,我写信给康濯,从庐山下来便去长沙找他。可惜,他已经跟刘知侠同志约好,去青岛,说湖南8月,天气太热了。
康濯同志从长沙迁回北京后,偶尔见面时,也谈一些互相关心的问题,但多是三言两语。从去年春天起,我们都参加了《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会的工作。由于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特别是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肆无忌惮地否定攻击而无人问,令人痛心。现在要出版解放区文学书系来迎接199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当然使参加过两个革命战争的老兵都认为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最后应尽的责任。情绪昂扬颇似五十年前在太行山上唱《在太行山上》。康濯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有这个机会,我与康濯见面的机会稍多些了。我见他很瘦,知道他身体不好,便问起看病、工作、生活、住房。他告诉我,出了一笔不小的钱,房子解决了,但也听到一些意见,又说到家里有个有病的孩子。看样子,他十分忧心。虽然这样,他对文学书系的编选工作依然十分热情。在病床对小说篇的编辑同志,推荐了许多当时有影响力的作品,提出了许多编选意见。书系已经基本上编选好了,各篇的序,均由主编来写,因为各篇主编都是全程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作家,对解放区文学活动,熟谙而有感情,所以参加书系工作的中青年朋友,都希望各篇都有个较好的序。这是共同的愿望,但对我来说,是很无把握,希望能早日看到各篇的序文稿,当然包括康濯的小说篇序稿。我正给张学新同志打电话,学新不在,他夫人告诉我,康濯同志不幸于1月15日病逝。
太突然了,我简直承受不了!后来听说他这次发病,如果医院有床位,是可能得到及时治疗的。如果此说不假,太使人伤心。因没有床位而耽误抢救的病例,我多次听到见到,因此感慨极深。
康濯深入群众生活,辛勤严肃地创作,爱党爱社会主义,维护党的文艺方针路线。他是敢于战斗的忠诚战士。康濯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算是比较年轻的一拨,以他的才华、干劲和坚毅精神,是能够写完他所要写的东西,留给人们,当然更能够同我们一起编成《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来纪念他终生维护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然而他却在这个时刻停下笔了,永远停下了!作为一个战友,我哀痛不已。
康濯同志是一位活跃的文艺战士。他虽然走了,但他的思想和希望,都活跃在他的作品中,因而也就永远活跃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