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玉山汪坞“状元福地”
五岁知读书,十岁能为诗
燃薪夜读
过继给堂兄做儿子
喻樗慧眼识珠
居赵鼎门下
大魁天下
宋高宗赐名
辞谢琼林宴
为学急如火,客来莫久坐
新状元拜师老状元
师从吕本中
绍兴“状元雨”
秦桧大不悦
寓居常山永年院
重葺玉山尤美轩
师有丧事,千里往吊
一度迷恋禅学
不在其位,僭易言之
老吏不如书生
祭吊赵鼎
劝勉喻仲远
桂林救走卒
在玉山讲学
逃过秦桧最后一害
母亲老了,我等不及了
罪疑惟轻,分厅治事
弊去人不知
在金华讲学
举陆九龄为学录
恤民力,通下情
必保两淮,必据上流
敌情当为备,海道未可进
御戎以自治为上策
不在乎取之多,而在乎用之有节
不在乎兵之不足,而在乎军政之不修
一朝大典礼,多应辰所定
吏民以为神,相戒不敢犯
劝阻张浚北伐
举朱熹自代
遭到朱熹批判
以忠恕之心,行简易之政
福州马江天后宫题联
朝廷谋蜀帅
除民政积弊
除铨试积弊
决当待罪引去,虽得罪不悔
赈灾济民
担负戍边使命
辑集《东坡苏公帖》
与龙游不浅之缘
庙堂议不合,不悦者众
见今居家待罪,不敢赴部任职
兄弟同朝,时称“玉山二汪”
翰林学士掌修国史
祸起德寿宫
举查籥自代
保护浒浦良田
前生陈正字,今代傅中书
官场谢幕
寓居衢卅I超化寺
衰障多病,苦于目疾
道无远近高卑之异,但见有不同
序长不序爵
吕祖谦之访
上饶之居,不了了之
严子陵钓台诗碑留墨
弟兄无六十,殄瘁亦堪惊
才未尽其用的一生
归葬常山球川
高宗御书,“汪家二宝”
翁婿状元,同掌吏部
父子尚书,大小端明
朱熹的回忆
谥号“文定”
半部《文定集》
一本《石林燕语辨》
《宋元学案》立“玉山学案”
衢州“六贤堂”
玉山端明书院
永嘉屿北“飞来墓”
在玉山县纪念汪应辰诞辰九百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玉山县紫湖中学“状元讲坛”上的报告
在玉山县紫湖中学“汪应辰状元奖学金”签约仪式上的致辞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