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殷》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纂的《红色广东丛书》之一种,属于该丛书中的《广东工农运动领袖》系列。杨殷(1892—1929),广东香山县人,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和1927年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之一。《杨殷》是一部红色人物通俗小传,主要围绕杨殷革命的一生展开,记述了杨殷在广东的成长经历,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参加广州起义,最后被捕英勇牺牲等重要事迹,彰显了杨殷革命家的奉献精神。
杨殷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曾任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稍后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他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这是对他“用生命捍卫信仰”、为中华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的高度褒扬。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但是,任何一个英雄都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经过了无数艰苦的历练,饱经无数人世的沧桑。杨殷就是这样一个在封建专制社会栉风沐雨、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的革命者。
杨殷早年追随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曾任大元帅府参军处副官兼孙中山侍卫队副官,参加了孙中山等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称帝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他为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体制,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1922年夏,杨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实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入党后,他投身工人运动,参加协助了国民党改组工作,参与领导了粤汉、广九、广三铁路工人斗争和参加平定商团叛乱。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广州、香港的工人举行罢工,支援上海工人的斗争。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广东区委)指定杨殷和黄平、邓中夏、苏兆征、杨匏安5人组成党团,作为省港罢工的指挥机关,具体领导省港大罢工。由于杨殷在大罢工中的突出表现,中共中央称赞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广东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是广州铁路工人的领袖”。
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前夕,中共广东区委采取了应急措施,决定由杨殷和刘尔崧、李森、周文雍等,从广州各工会党支部中挑选党员骨干作为核心小组,秘密组织赤卫队,以应对时局的突变。大革命失败后,杨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军委委员、广东省委常委兼工委书记,积极投入反对国民党右派集团的斗争。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12月,他参与策划广州起义,负责参谋团工作,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委员、人民肃清反革命委员。中共中央称他为“广州暴动的领导者之一”。
广州起义失败后,在敌人实施白色恐怖的条件下,杨殷毫不气馁,不畏艰险,继续参与策划农村武装斗争。他在1928年中共六大被选为中央核心领导成员后,在上海主持中央军事工作,并协助中央政治局常委、秘书长周恩来建立健全的秘密情报机构,开展情报保卫工作。1929年1月,他被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任。在这期间,他亲赴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深入了解农村党组织的情况,具体指导农村的武装斗争。尔后,全国各地农民武装斗争迅速发展,苏维埃政权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工农红军不断壮大,土地革命战争出现了新局面。杨殷对这种革命新局面的促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当杨殷不顾个人安危忘我工作的时候,由于叛徒告密,他与彭湃、颜昌颐、邢士贞等在上海被捕。1929年8月30日,杨殷等4人在上海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年仅36岁。
纵观杨殷的一生,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从盐务“师爷”(高级职员)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从普通共产党员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投身革命为国效命到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始终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彩。他的革命精神永驻人间!
前 言
杨殷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曾任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稍后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他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这是对他“用生命捍卫信仰”、为中华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的高度褒扬。
第一章 青葱岁月 追求真理
杨殷在香港和省城广州读书期间,就经常在港澳帮助搜集情报和联络各方,并为堂叔杨鹤龄送情报带书信,协助同盟会南方支部副支部长孙眉(孙中山胞兄)运送武器、联络党人等。他生性机灵,爱动脑筋,做事干练,完成任务出色,深得孙眉赏识。1911年初,19岁的杨殷由孙眉主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随即投入黄花岗起义前夕的紧张工作中。当时孙眉化名黄镇东,负责在广州湾策应武装起义。杨殷负责秘密交通联络,奔走于湛江(旧称广州湾)、澳门、香港、广州、顺德、香山等地,联络同志和会党,传送、收集情报。
第二章 参与平叛 领导工运
杨殷目睹工人兄弟陈尸血泊,捏紧拳头,跃上机车,拉响汽笛。他站在机车顶上,挥动着胳膊,愤慨地向四面八方拥来的工人和家属呼吁:“兄弟们、姐妹们,军阀拉夫,打死了我们的兄弟,我们要他们偿命!”“杀人偿命,血债血偿!”“保障工人的生命和生存!”人群中发出了怒吼。杨殷带领着工人群众,抬着何炳祥的遗体走向铁路局,抗议滇军滥杀无辜,要求赔偿及抚恤。粤汉铁路当局恐事态进一步扩大,一面向孙中山请示,一面急忙与杨殷及工人代表谈判。
第三章 广州举义 转战东江
为筹集起义经费,杨殷把广州文德路的房产和亡妻李庆梅的大珍珠以及老家的田产变卖折现,还向侄儿杨高(香港富商)借了数万元现款。为解决工人赤卫队的武器装备,杨殷指示何全、黄平民、李少棠等物色人员制造和运送土炸弹。他还组织铁路工人运输军火,命人从香港、澳门带回一些手枪。至起义前,杨殷已筹备了长短枪50多支,炸弹200多枚。石井兵工厂和金属业总工会工人也赶制了1000多杆标枪和200多把大刀等。
第四章 肩负使命 坚持斗争
杨殷还参与了关于政治、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决议的讨论和表决。通过听取报告,讨论分析,尤其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争论,杨殷基本消除了自大革命失败后所面临的困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顿时豁然开朗。
第五章 血洒龙华 精神永驻
杨殷等蒙难者虽然身陷囹圄,手铐脚镣,铁链紧锁,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敢于斗争、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利用这个戒备森严的场所,多次带领狱中难友高唱《国际歌》和《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些革命歌曲极大地鼓舞了难友们的革命意志,也使那些“士兵与狱中群众亦高呼口号和之,于是愁苦惨淡的狱中,一变而为激昂慷慨的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