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商界翘楚/晋商五百年
0.00     定价 ¥ 2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0314959
  • 作      者:
    编者:刘建生//张哲//吴丽娟|责编:孙宇|总主编:刘建生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山西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富甲一方的大商人比比皆是。明初随着开中法的实施,山西人近水楼台,把握住了历史机遇,积累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开启了缔造传统商业帝国的漫漫历程。之后,晋商不断壮大,从经营盐场,到赴日贩铜、茶叶贸易、经营典当、开办票号等,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功,得以“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成为中国传统商帮显赫一时的商界翘楚。但随着清末国运的风雨飘摇及西方势力在中国的不断扩大,晋商创造的长达五个世纪的商业帝国日趋式微。然而晋商称雄中国商界的辉煌与沉浮,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至今仍值得我们珍视。
展开
精彩书摘
  《晋商五百年:商界翘楚》:
  第一节 地理优越,资源丰富
  山西临北连南、接东贯西的优越地理位置赐予了山西人能够扼南北货物流通之咽喉的天然优势,为山西商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地理条件。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遍布省内各地,煤、铁、铜、皮草、玻璃等都为山西人外出交易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资支持。
  一、人说山西好地方.
  山西省,位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黄河自北而南、自西而东将之包裹,几千年来灌溉孕育,繁衍出了久远悠长的三晋文化。晋:就是晋国,春秋时五亟(齐、晋、楚、宋、秦)之一,其版图主体就在今天的山西省。春秋末期,晋国势力衰弱,被晋静公臣下的三家士大夫瓜分为韩、赵、魏三国,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礼崩乐坏又激越昂扬的战国时代。“三晋”之称就来源于此。
  纵观中国地图,山西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地势高峻,山脉纵横。其东、东南逾太行山连华北平原,其西以黄河为界,与辽阔的西北高原相接,其北越长城可直达内蒙古草原,其南渡黄河为河南西部地区。其中部有一条纵贯全省的河谷盆地,是从北部边疆通向我国中原腹地的天然军事“走廊”。明末清初的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赞叹说:“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搤其吭也。”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山西地理形势及位置的重要性。
  从经济地理上来说,山西具有天然的优势:东跨太行而接齐鲁大地,可以与之交易鱼盐;南渡黄河以接河南,可与豫、鄂、湘、皖等南向诸省通商;西抵关中以通西域而顺丝绸古道贸易于宁、陕、青、疆等地;北临蒙古、冀中以达东北辽、黑、吉等自然宝库。可以说,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会集五湖四海各种资源、商货的贸易大省,山西人也天生就适合做买卖。
  二、物产丰硕
  山西是个资源大省,但很多人谈起山西的资源都只记得“煤”,这可真是小看了山西啊!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其著作《肇域志》中写道:“绫:太原、平阳、潞安三府及汾泽二州俱出。绸:出潞安府,泽州之间有之。铁:各处多有,冶惟阳城尤广。黄铁:交城静乐县有冶。铜:代州风游谷及垣曲县北山俱出……”民国年间编写的《山西全省财政说明书》中有记载:“如繁(峙)、浑(源)、应(县)之黄芪,泽(晋城)、河东(晋南)之柿霜,平陆之石膏,口外、大同、交城、绛州之皮张,岢岚之麝香……此则天然之产出物也。台山之桦木盘碗,浑源之毡鞋,交城之玻璃,大同之铜器,宁武、归化之花毯……此则人工制作输出之物品也。其他如口外之绒毛,潞城之草帽辫,泽州之茧丝,草地之畜牧,皆为生计上之必要。”这些资料都切实反映了山西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以各地铁矿、运城盐池以及遍布三晋大地的煤炭资源最为瞩目。
  1.铁矿。
  山西冶铁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时代,山西人就能生产土铁“以铸刑鼎”。此后工艺逐渐提高,特别是并州剪刀,驰名全国。唐代卢纶作《难绾刀子歌》说:“并刀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诗圣杜甫也曾赋诗赞美:“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至唐代,太原府的铁镜铜镜成为贡品,而且山西冶炼的铁还用于巨大的桥梁工程。公元731年山西工匠在风陵渡架蒲津桥时,沿河两岸各铸四个数万斤的大铁牛,铁牛足下熔铁为山,彼此相连。然后用五十六根铁柱贯穿起来架成浮桥以便利晋、陕、豫的交通。该桥一改历史上搭船为桥的办法,工艺先进,经久耐用,直到明代才“退林”。
  明清时期,临汾、太原、长治、晋城已成为当时的冶铁中心,“中国言铁矿者,必以山西为首屈一指”,其中“平铁”“潞铁”最享盛名。仅晋城就有炼铁炉1000余座,、铸造炉400多个。“在欧洲的进口货尚未侵入以前,足有几亿的入是以凤台县(晋城)取得铁的供应的。”晋城“大阳的针供应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
  2.运城盐湖。
  在山西省南部有一个城市叫运城,如果你去此地旅游,很可能不适应当地的咸水。不论洗漱饮用,你所接触的水都是只咸不淡。究其所以,都要归因于上天的恩赐——运城盐湖。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镇华夏日晋广贸九州是商
第一节 地理优越,资源丰富
一、人说山西好地方
二、、物产丰硕
第二节 商事久远,历代繁荣
一、先秦风姿
二、汉唐商贾
三、宋元传续

第二章 明之际晋商兴起
第一节 诸般要素,共促龙兴
一、地少人多,另辟生途
二、抛弃旧俗,崇商重利
三、经济大势,商业必兴
第二节 兴盛第一炮——盐商
一、自然玉成
二、“开中”引路
三、南征北“往”
四、与“势”俱进
五、终成大局
六、盐商望族——蒲州张氏
第三节 军国后勤——山西粮商
一、兵饷紧缺,运粮实边
二、多途获利
三、巧妙经营
四、泽被后世

第三章 清朝晋商全盛
第一节 深入不毛——清蒙置货
一、咱们都去走西口
二、塞上明珠——张家口
三、旅蒙第一商——大盛魁
第二节 皇家财源——铜商
一、康乾盛世中的“通货紧缩”
二、山西铜商挺身而出
三、驾船扬帆远赴东洋
四、势弱力薄无奈退场
五、逝影只留些许功绩
第三节 南来北往——茶商
一、茶香悠远
二、机起恰克图
三、晋商贸茶路
四、终至显赫——垄断北路茶
五、晋商茶号经营秘诀
六、茶界巨商——榆次常家
第四节 以物换钱的古行当——典商.
一、别老把典当想歪了
二、不简单的山西典商
三、山西典商如何会出现且壮大
四、西典的经营范围
五、西典的组织特色
第五节 汇通天下——票号
一、追根溯源
二、票号出世——日升昌
三、繁荣发展
四、票号的经营艺术
五_乔家票号

第四章 晋商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晋商行会
一、行会起源
二、晋商行会的特色
三、星中之月——晋商会馆
第二节 晋商的文俗风情
一、山西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晋商家族文化
三、闲暇乐事——日常游艺

第五章 清末民国晋商衰亡
第一节 西风东渐,各商衰落
一、茶道断绝
二、典当闭铺
三、票号消亡
第二节 最后的呼声——保矿运动和保晋公司
一、保矿运动
二、保晋公司
第三节 退潮余珠——几位民国时的晋商后人
一、孔祥熙
二、乔映霞
三、常氏后人

第六章 晋商遗宝
第一节 晋商衰落的原因
一、晋商自身方面
二、外部因素方面
第二节 晋商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晋商精神
一、贸迁四方,艰苦创业
二、以义制利,崇尚信誉
三、商帮集团,同舟共济
四、应变图存,适时调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