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尚无正史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关于清朝的史书很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成熟的正史。
所谓正史,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按照纪传体形式编写;二是由官方修撰或认可。人们熟悉的“二十五史”,都具备这两个特点。正史作为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历来受到人们重视。
许多关于清朝的史书公开发行,得到认可,但不是按纪传体形式编写的,不属于正史。《清史稿》是官方按纪传体形式撰修的,符合正史特点,但只是史稿,不算成书。所以,清朝迄今尚无定稿的正史。
《清史稿》虽未成书,但官方组织大批人员,花了十几年时间撰修,积累了丰富史料,受到史学界重视。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在北洋政府时期设馆编修的,记载了上至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下至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清朝的兴衰过程、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尽在其中,史料十分丰富。
1912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由于各种原因,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4年,经袁世凯批准,官方成立了清史馆,开始编修清朝历史。修史工作由赵尔巽负总责。
赵尔巽,山东莱州(一说奉天铁岭)人,汉族,进士出身,在清朝时任翰林院编修,做过朝廷高官。赵尔巽先后在安徽、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湖南、江西、四川任职,最后官至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忠于清朝,反对共和,清朝灭亡后,他隐居青岛不出。部
袁世凯当上总统以后,多方拉拢有名望的人,邀请赵尔巽担任民国官职。赵尔巽表示忠臣不事二主,予以拒绝。
后来,袁世凯请他出任清史馆馆长,负责撰修清史。赵尔巽欣然答应,对人说:“我是清朝官,修清史仍然是为清朝做事,义不容辞。”
赵尔巽对撰修清史很积极,当时国力衰微,经费极为紧张,他克服重重困难,很快将清史馆筹建起来,投入工作。
赵尔巽聘请一批史学家和文人参加清史修撰,前后有三百多人。这些史学家和文人,很多是清朝旧臣遗老,有些人脑后还拖着辫子。总纂柯劭吝,山东胶州人,当过溥仪的老师,对旧主怀有感情,就坚决不肯剪辫子。由这样一些人编纂清史,其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可想而知。
经过十四年辛勤工作,完成了清史初稿。全书共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八百多万字,在历代史书中规模最大。
清史初稿完成时,袁世凯早就死了,又逢国内军阀混战,战火纷飞,因而无人过问。赵尔巽已经八十三岁了,来日不多,于是赶紧刊印了一千多部,匆忙问世。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说,此书作为史稿披露,属于急就之章,并非成书,所以取名《清史稿》。在《清史稿》刊印当年,赵尔巽就死了。
《清史稿》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清朝的《清实录》《清国史》和清廷档案,内容庞杂,史料丰富。
《清史稿》最大的问题,是在政治方面。《清史稿》基本上是由清朝旧臣遗老们写的,他们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上,具有反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正统的思想,这种思想倾向,不可避免地在《清史稿》中流露出来。所以,在当时国民政府中,有不少人提出,要禁止《清史稿》发行。另外,由于没有进行系统性修改,书中存在许多错误,诸如遗漏、重复、颠倒、文理不通等现象。
《清史稿》只是史稿,不是成书,其价值是不能与“二十五史”相比的。不过,《清史稿》修撰者出于史学家基本的职业道德,总体上能够尊重史实,《清史稿》的真实性仍然高于一些野史笔记。
《清史稿》刊印以后,国内战争持续不断,先后经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很少有人关注《清史稿》,也没有人对其进行修改完善。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之后,学者张其昀、萧一山、彭国栋等人将《清史稿》略加修改和补充,形成了《清史》,但影响不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