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沧桑、万千人物,尽在其中。
以河南历史见证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进程,见证中国社会赖以生存的价值观,见证中华民族日用不觉的文化基因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不到河南,就不了解中国”。河南这片土地,经历过绚烂的辉煌、低迷的衰颓、无奈的沉沦和崭新的崛起。多姿多彩、风雨兼程的河南历史长卷,被誉为观察中国历史、瞭望中国走势的窗口。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河南人民出版推出《河南简史》一书,这是一部囊括河南数千年跌宕起伏历史风云与主要文明成果,勾勒远古至现代社会轨迹,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匠心之作,既有历史长度和厚度,又不失阅读温度。
一是作者权威、内容严谨。程有为先生在河南历史的研究领域造诣精深、贡献良多,是研究河南历史的专家,代表作有《河南通史》《中原文化通史》《河南史纲》等,此书是在《河南通史》《河南史纲》基础上的浓缩升华版。作者纵观古今,连接古今,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化繁为简、化博为精,撰成此书,可视作其几十年深耕河南专门史之精华,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地再现了河南历史的特点和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是赓续文脉,以文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河南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的有力见证。此书记叙了河南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将河南置于中国历史中考量,熔河南之中国华章、中国之河南元素于一炉,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河南历史彰显中华历史文化的亮点和高度,完整解读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为广大读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提供具有“河南味道”的生动样本。
三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该书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前沿知识,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作者在书中大量吸收国家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成果、新观点。如对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作者就采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新观点,认为在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原地区已开启了文明社会的进程,没有延续夏朝人类才进入文明时代的说法;尽量采用河南新发现的考古资料,例如巩义双槐树遗址、安阳大型铸铜遗址等最新的考古发现都写入书中,以期对河南历史有新的认识,有更为准确的阐述。科学对历史的印证和结合,打通了时间线,为读者在一个更大时间尺度里重新审视河南历史提供了科学佐证。
四是贯通古今,通俗易懂。河南历史多为卷帙浩繁的图书,大多面向专业人士。《河南简史》采用极简的写作形式,萃取河南数千年历史,是专为党政干部等普通读者撰写的通俗读物。该书内容简练、意蕴丰富,兼具思想性和易读性,是一部适合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阅读的历史学习读物。可谓:一册在手,纵览河南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