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人类学视角下清代中前期国家与族群意识研究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394738
  • 作      者:
    作者:高岚//侯斌英|责编:邵莘越
  • 出 版 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通过对祖先叙事、历史记忆、语言、书写、与不同他者的交流等,试图梳理出清代中前期帝王从族群意识走向国家意识的线索,探究他们思想上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以供学界借鉴参考。具体内容包括梳理清代中前期帝王关于国家与族群的种种表述以及如何被其后代继承与改变,如何被传播与执行,大众对其思想的解读与界定,以及他们的思想对国家与族群的建构进程产生了何种影响。为了更好地论证主题,本书运用文学人类学视角来表述清代中前期国家与族群意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便为同行学者对族群与国家观念历史形成的研究提供基本方向和模型,同时也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民众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学人类学视角下清代中前期国家与族群意识研究》:
  形象的多重表述
  近些年,西方研究者热衷于描述清,使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于中国学者的立场和表述,同在不同的人笔下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比如,“在柯娇燕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乾隆皇帝:不仅仅是满洲人的大汗,更是全天下的共主,拥有征服者、家族首领、神、道德典范、律令制定者、军事统帅、文化艺术费助者等多重身份,他会多种语言,可以和治下各区自由交谈,被不同人群视作转轮、紫微星、哲人””。甚当要求旗人要学的语言、练、保有自己的特时,乾隆都与一般旗人不同:“他,乾隆皇帝,是一个精通多种文化的典范,一个能欣赏所有文化的美学家,是全天下的皇帝,而他们不是。”““她认为在17世纪30年代,清建国的同时并没有同时建立起一个传统的‘满洲’文化或认同,满族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与清帝国的历史纠缠共生的,其形成过程受的意识形态所影响。在她看来,清帝国统治者所构建的天下秩序观中,皇权的表达具有‘共主’,地将几种不同的统治方式糅入皇权之中,并在不同的地域空间和价值体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天下秩序观之下,满洲人也只不过是作统治之下的一部分而已,清朝的皇帝绝大多数时间里,把满洲人仅仅看作是多民族帝国的一分子,和他们并置的还有其他成员:汉人、蒙古人……清国的皇权则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清朝的皇帝是天下所有臣民和文化的共主。”
  ……
展开
目录
绪论
满洲首领与中国皇帝
形象的多重表述
第三节“中国”皇帝
第三节华夷之辨与“雍受天命”
清的“家”与“国”
节历史记忆与祖先叙事
节重构母语
第三节身体表述
遵奉治统
节正统释义
节书写中谱
第三节祭奠明陵
“忠臣”谱与“贰臣”谱
节表彰忠臣
节批判贰臣
第三节塑造国家英雄
表述山川
节重述泰山
节从边疆走向中心的长白山
第三节追寻昆仑
从外邦发现“中国”
节“殊荒赤子”:“中国”的边疆
节“藩属”:来朝的“外国”
第三节西洋远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