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藩镇研究》出版于 35 年前,增订版 2010 年被收入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的“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现在的第三版,又有一定篇 幅的增补。 藩镇是对唐代地方一级军政与监察机关“道”的借代说法。《新 唐书·兵志》:“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也不准确。方镇或 藩镇起源于边防兵制,但是,它本身并不只是节度使之兵。宋朝人 对于藩镇体制有着自然的反感,以致宋人的历史书写中藩镇完全只 有负面意义。唐朝人只是批判河朔等藩镇跋扈行为,很少全面否定 藩镇体制本身。因为藩镇的出现有历史的必然,也满足了现实的需 要。本书从历史的维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本书也对唐代藩镇的格局进行了一番分析和讨论。这些分析和 讨论,不仅涉及藩镇与中央的关系,也涉及藩镇本身的功能定位、 制度框架。拙著中的一些见解得到学术同行的肯定,有些看法还被 纳入历史教科书和中学历史教学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藩镇研究 的终结。相反,许多年轻的同道进一步写出了许多更具体的专著, 对于河北藩镇、中原藩镇、东南藩镇、边疆藩镇进行深入的专题研 究,也有学者对整个藩镇格局做出更细致的总体分析。就学术发展 规律而言,一部学术著作,如果能够生发出更多的思考,引出更多 的研究思路,才是正常的学术生态。
唐代为了边疆地区的安全而设置藩镇这样的军区,并不是历史 上的孤立事件。几乎是同时期,在西边遥遥相对的东罗马帝国也建立了类似功能的“军区制”。东罗马又称拜占庭帝国,就是杜佑 (735—812)《通典》中所记载的大秦国。《通典》卷 193 还引述了杜 佑族侄杜环《经行记》关于大秦国的具体记载。
大秦即东罗马帝国的军区制,初见于 7 世纪。创始人是大约与 唐太宗同时代的罗马皇帝希拉克略(Flavius Heraclius,575—641)。 拜占庭军区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对付帝国领土拉文纳和迦太基周 边蛮族的侵扰,边境的行省(总督)被赋予强大的军事权力。军区 制后来推广到帝国的东部地区。这些情况颇类似唐代边境节度使被 推广到全境。学术界都肯定军区制对于拜占庭帝国生存与发展的积 极意义。
同样,对于唐朝来说,沿边节度使的设立,以及唐后期藩镇在 地方的统治,也是一个应对军事和政治变局的积极行为。当然,由 于唐朝中国与东罗马帝国分属不同文明体系,两者的社会结构、政 治结构、经济结构完全不同,唐朝皇帝通常不会像罗马皇帝那样亲 自率兵打仗,所以唐朝的藩镇问题始终是内政治理的一个环节,而 军区制使得拜占庭变成了一个军事国家。东西方历史在一些制度与 事件上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文明与历史逻辑的统一性与多样 性的体现,不仅饶有趣味,也值得研究。
新版前言
序 杨志玖
引言 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
第一章 唐代藩镇形成的历史考察
第二章 肃代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关系
第三章 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 唐代藩镇的类型分析
第五章 唐代藩镇的动乱特点
第六章 唐代藩镇割据为什么长期存续
第七章 唐代藩镇的军事体制
第八章 唐代藩镇军将职级
第九章 唐代藩镇行营制度
第十章 唐代藩镇宦官监军制度
第十一章 唐代藩镇进奏院制度
第十二章 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
第十三章 唐代藩镇财政收入与分配
第十四章 唐代藩镇进奉试析
第十五章 藩镇体制与唐代政局的演变
附录一 唐节度使始置年代考定
附录二 武则天废监军制辨误
附录三 敦煌唐代“进奏院状”辨
附录四 唐代藩镇动乱年表
参考文献
近年所出唐代藩镇论著与博论
跋 语
增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