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打通三川
就在张仪死于魏国的同一年(前309),秦武王为了避免丞相权力过大,将这个职位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而新任的两个丞相分别是樗里疾(右丞相)和甘茂(左丞相)。
将丞相编制整改以后,秦武王又盯上了邻居韩国。
之前说过,秦武王最大的梦想便是打通三川,挟持天子。而想要打通三川,第一个要拿下的便是韩国的宜阳。
但是秦武王还没笨到直接就进攻韩国,因为自己刚刚继位,正是需要威望的时候,之前讨伐义渠就令国人对自己产生了质疑,如果这次再在进攻韩国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那自己的这个位置可就真心悬了。
所以,在进攻宜阳以前,秦武王亲自前往应城与魏襄王会谈,希望秦国攻打韩国的时候魏国能够在东边牵制韩国,让他们分不出兵来救援宜阳。
魏襄王从古至今口碑都不怎么好,孟子说他“望之不似人君”,而以后的人也都骂他窝囊,就好像魏国是毁在他手里似的。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大家都说秦国是喂不饱的狼,你跟着秦国混也早晚会被吃掉,他们怪魏襄王跟着秦国混,结果破坏了中原的联合。
要我说这真是无稽之谈。
首先,中原那些诸侯国不靠谱,想要强大就必须要靠自己!很显然,魏襄王明白这一点。
其次,大家说魏襄王窝囊,秦国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反抗。可依我看,魏襄王不但不是一个昏庸之君,甚至还能和明君搭上边儿!大家可以想想,当初魏襄王继位的时候魏国是什么样子?早就不是什么天下霸主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凭借着强悍的实力四处征伐,结果被田忌两次大败(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使得魏国元气大伤。
这还不算,因为魏国之前得罪的国家太多了,除了不入流的燕国以外,基本上中原的那些强国都被它给得罪遍了,所以魏国常年受四方压迫,不但河西和原都城(安邑)被秦国给拿下,甚至在湖北的土地也已经开始急速缩水了。
到了魏襄王继位的时候,魏国还剩什么了?都马上要沦为二流国家了!
在这种情况下,魏襄王紧急投靠秦国,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之后他励精图治,魏国的国力也在他的治理下慢慢提升,到应城会谈这一年(前308),魏国的地盘已经比魏襄王继位的时候扩张了不少。
秦魏“高峰会议”在应城举办得非常成功,魏襄王想都不想便答应了秦武王的要求,承诺会在秦国出兵的时候从东线牵制韩国。
秦武王也相当高兴。于是双方尽兴,各回各家。
如此,到了咸阳以后,秦武王任命甘茂为东征宜阳的军事统帅,让他速速集结大军,准备进攻韩国。
本以为得到如此荣耀,甘茂会对自己感激涕零,岂料甘茂不但没有感谢,还皱着眉毛道:“大王,魏王虽然答应了咱们的要求,可是我还是不建议出兵宜阳。”
一听这话,秦武王大急,忙问,“左丞相何出此言?”
“大王别急,先听我将话说完。宜阳,韩国原国都,第二大重地。其铁山更是天下诸侯们梦寐以求的至宝,这地方曾经被咱们秦国收于囊中,可自从被五国联军收复以后,韩国便对此地加倍防护,不但城墙加高加厚,就连驻兵都达近十万人,并且这都是韩国最精锐的战斗军团,每个人都弓弩娴熟。臣还听说,宜阳的城墙在加高加厚的同时也布置了圆形围墙,那是专门放置韩国多床巨弩的地方,有此弩在,将对我军的士气造成不小的打击,再加上宜阳相公仲侈实力不俗,所以宜阳士气很高,这仗真不好打。”
看到秦武王的面色还是阴沉的,甘茂继续说道:“主公没有忘记在咱们身后的楚国吧?那楚怀王和咱们秦国仇深似海,大王在攻击韩国的时候楚国不可能无动于衷,如果在这时候他们对咱们秦国发动攻击,这后果……”
说到这儿,甘茂就停止了说辞,只是默默地看着秦武王。
而秦武王在听了甘茂说楚国那一段以后眉头紧锁,明显是在脑子里迅速考虑取舍。
最终,秦武王貌似下定决心,和甘茂道:“左丞相,寡人的梦想便是打通三川,以窥周室。为了这个梦想,我甘愿抛弃一切,绝不会因为一个楚国蛮子便退缩,所以,宜阳一定要拿下。而你,必是这次侵攻战的主帅,寡人给你大秦精锐二十万,你只管放心去打!”
二十万精锐秦军,为了自己的梦想秦武王真是下了血本儿。那韩国守军虽然精锐,可也无法和秦军相比,现在已经有了双倍于敌军的兵力,按理来说甘茂应该马上答应才是,因为这是秦武王给甘茂的一个机会。
可甘茂还是没有答应,反倒是紧皱眉头沉默不语。
这一下秦武王可就有些生气了,冷冷地问道:“怎么?难道左丞相还有什么难处?或是……你怕了?”最后一句话说得更加阴冷,好像甘茂要再拒绝就会把他吃了一样。
甘茂一个激灵,也不敢再和秦武王兜圈子了,赶紧道:“大王既然这么说,那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宜阳城十分坚固难攻,想要将其拿下,所需要的时间绝对不短。大王要知道,朝中看不上我的大有人在,樗里疾、公子爽,哪一个不视我为眼中钉?如果我攻打宜阳时间过长,他们一定会借此事来攻击我。还记得当初乐羊替魏文侯拿下中山,可是回来以后面对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