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想象到接触(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0014
  • 作      者:
    作者:李华君|责编:王丹//赵洁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为逻辑核心,通过理论梳理、案例验证、实证研究,重点回答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理论基础、价值矩阵、话语场域、生成路径、互动机制等问题。本书共分为五章,从主客体、路径、策略等多维度展开研究,构建了系统性的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闭合环路。 本书可为高校师生、政府单位及科研院所工作人员进行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一套可以参考的原则规范和策略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图景勾勒: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景观
  第一节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的中国故事传播研究“十年学术地图”
  迈入新时代,中国持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构建国际新秩序,逐步走近国际舞台中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国家智慧与风范,大国崛起的故事正在被世界关注。囿于国际舆论格局失衡、信息流动“逆差”与传播“偏差”等因素,当前外部世界对中国故事存在许多误读、误解与误判,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国向海内外陈述事实、消除误解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代我国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现与全面检视的良好契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传播成为对外交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形象塑造等一系列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这两年,围绕“中国故事”学界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呈现全面向好的发文态势,相关研究不断演进。但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故事传播的研究散见于各期刊文献,亟待系统性梳理和分析。本书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直观勾勒国内中国故事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图景,为中国故事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本书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对象,通过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探析2012—2021年国内中国故事传播研究的发文趋势、前沿热点及研究脉络演进等,并运用CiteSpace V(5.8R3)形成一系列可视化知识图谱。CiteSpace =作为一种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可定量、可视地反映某学科或知识领域在某一阶段的研究热点、演势和基本动向①,是分析文献知识网络的重要工具。
  本书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平台,选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期刊与其他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期刊。数据的检索式为:主题=“中国故事”并含“传播”、“国家故事”并含“传播”。检索时间跨度为2012—2021年(检索日期2022年1月)。在794条文献检索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筛选,剔除无关键词、无摘要、无单位的文献,去除期刊征稿、写在前面、主持人语、活动纪要等类型文献,*终获取有效文献样本743篇,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进行转码,得到本书的样本数据库。
  一、网络共现:中国故事传播研究时空分布
  (一)年度发文量趋势分析
  2012—2021年,国内期刊共刊发了以中国故事传播为主题的文章2558篇,其中CSSCI期刊与其他核心期刊刊发743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近年发展势头迅猛(图1-1)。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故事传播研究发文量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较平稳增长3个阶段,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文章量呈伴随状态。2011年新华社国际部发表首篇关于中国故事的文章,2012—2013年为该领域的研究萌芽阶段。该阶段关注学者较少,发文量仅占研究样本总量的1.2%,主要围绕2009年中央对我国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探讨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之间的关系,将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一环。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政府政策导向下,中国故事传播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图1-1所示,2014—2018年该领域发文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为63.6%,论文发表数量由18篇增至129篇,增加了约6.2倍。2019—2021年发文增速进入平稳期,发文量依旧可喜,总量达393篇,占比研究样本总量的52.9%。发文量2020年虽有所回落,但2021年达到了高峰值140篇,研究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衍生了相关发文热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度。研究成果数量的持续增加、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文章数量的指数增长,都体现了学界对中国故事传播研究领域的热切关注。
  图1-1 2012—2021年中国故事传播研究年度发文量(CSSCI与其他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文章量分布
  (二)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1. 核心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发文作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对发文作者及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及其合作关系。运行CiteSpace生成核心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图谱(图1-2):节点(node)=225,连线(link)=25,密度(density)=0.001。图谱数据显示,各节点分布松散,节点连接线稀疏且细,中国故事传播研究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呈现小部分集中、大范围分散的特征:高晓虹与赵希婧团队、陈先红与宋发枝团队聚焦发文,形成核心合作节点,但总体而言,该领域作者共现网络密度较低,即作者间的合作联系强度弱,作者间单次的合作较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合作团队,未来各作者之间有待加强联系与沟通。
  本书对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及文章*高被引频次进行统计梳理(表1-1),数据显示,陈先红(n=7)、高晓虹(n=7)等学者是2012—2021年中国故事传播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但大部分作者发文量为1—2篇,表明作者对这一议题关注的集中度、深入度较欠缺。被引量反映文章的影响力,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日),赵新利、史安斌、陈先红等学者文章*高被引频次分别为61次、49次、38次,主要关注国家叙事与中国形象的故事化传播策略,“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立场、话语策略与传播战略,在概念和理论上夯实了中国故事传播研究的基础。
  表1-1 核心作者发文量及文章*高被引频次统计表(前10位)
  2. 研究机构及合作网络分析
  研究机构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平台基础,分析机构发文量及合作情况有利于明晰中国故事传播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运行CiteSpace 生成发文机构合作共现网络图谱(图1-3):节点=200,连线=45,密度=0.0023。图谱数据显示,大部分发文机构为独立的节点,节点连线稀疏,表明共现网络密度较低,目前领域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强度较弱,未形成较为广泛、紧密的学术合作网络。从主要链接点来看,中国传媒大学表现出了较强的合作连接性,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均展开了不同程度的跨机构合作。
  从机构的发文量来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n=16)、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n=1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n=10)、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n=9)等高校学院是近年主要的核心发文机构。通过合并同类机构节点发现,中国传媒大学总计发文78 篇,占总发文量的10.5%,呈现较强的中心中介性。从学科领域来看,目前中国故事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等学科偶有介入,但十分薄弱。未来研究机构有待加强交流,尝试跨学科领域的合作,以期为中国故事传播研究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图1-3 发文机构合作共现网络图谱
  二、热点聚焦:中国故事传播研究主题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及聚类分析
  关键词作为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出现的频率与关联程度可揭示某一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内在联系。本书通过2012—2021 年中国故事传播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1-4)可视化呈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题分布。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共现的强度。图谱显示:节点(nodes)=296,连线(links)=428,密度(density)=0.0098。相较于作者与机构的共现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结构形态和性能已有较大的优化和提升,但总体而言,共现网络密度不高,未形成系统研究结构,未来有待在拓展新研究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的专注度和深入性。
  图1-4 2012—2021年中国故事传播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本书结合共现网络图谱形成中国故事传播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表(表1-2),以更加全面地展现该领域热点分布。关键词的中心性(centrality)表示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关系中作为媒介者的能力强度,一般认为,中心性≥0.1的节点为关键节点,表示其在网络结构中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与其他节点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言 i
第一章 图景勾勒: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景观 1
第一节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的中国故事传播研究“十年学术地图” 1
一、网络共现:中国故事传播研究时空分布 2
二、热点聚焦:中国故事传播研究主题分析 6
三、历时演进:中国故事传播研究脉络分析 12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中国叙事”图景 16
一、理论偏向:中国叙事的理论研究图谱梳理 16
二、现实指向:中国叙事传播价值路径剖析 23
三、文本内容:中国叙事研究范畴体系概览 25
第二章 媒介实践: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 29
第一节 中国环境议题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 29
一、中国环境议题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现状 29
二、中国环境议题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困境及原因 38
三、中国环境议题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建议 42
第二节 中国扶贫故事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 47
一、中国扶贫故事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呈现 47
二、中国扶贫故事跨文化对话的媒介主体 56
三、中国扶贫故事跨文化对话媒介叙事的不足和优化策略 72
第三节 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 77
一、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对话的报道特征 77
二、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特征分析 85
三、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叙事提升策略 102
第三章 文本观照: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文本阐释 109
第一节 文化间性视角下中国饮食纪录片跨文化对话叙事 109
一、中国饮食纪录片跨文化对话的叙事困境与原因探析 109
二、纪录片《风味人间》的叙事逻辑和文化间性体现 119
三、文化间性视角下中国饮食纪录片跨文化对话的叙事策略 129
第二节 跨文化理论视阈下网络玄幻小说对话叙事 134
一、网络玄幻小说跨文化对话的叙事困境及原因探析 134
二、网络玄幻小说《斗破苍穹》的叙事逻辑与文化观念 141
三、网络玄幻小说跨文化对话的叙事策略 151
第四章 主体转向: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逻辑机制 156
第一节 中国抗疫故事议题特征与留学生海外社交媒体分享
意愿机制研究 156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156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58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165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168
五、结论与讨论 171
第二节 故事还原、具身体验与主体回归:中国故事的沉浸式传播 173
一、故事传播中的身体返场与沉浸交互 174
二、中国故事沉浸式传播的应用场景 177
三、中国故事沉浸式传播的作用机理 181
第五章 进路勘探: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国家叙事 188
第一节 中国故事出版传播的结构叙事、话语实践与路径创新 188
一、时空跃迁:中国故事出版传播的文化话语结构 189
二、时空分离:中国故事出版传播的多重语境 192
三、时空延伸:中国故事出版传播的可供性路径 195
第二节 “讲好中国故事”的对话哲学、话语间性与间性磨合 198
一、“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国家对话” 198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间性 200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间性磨合 205
第三节 智媒时代中国国家品牌对外传播实践特征与路径创新 208
一、智媒时代中国国家品牌对外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209
二、智媒时代中国国家品牌对外传播的实践特征 210
三、智媒时代中国国家品牌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213
后记 21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