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画 《凌烟阁功臣像》
背景介绍:
朝代:唐朝
原绘者:阎立本
规格:真人大小
类别:壁画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春,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恭等二十四位开国元勋,亲自作赞,诏令褚遂良题阁名,由画家阎立本绘制《凌烟阁功臣像》。
该图集代表初唐文采、书法和绘画的最高成就。后来凌烟阁毁于战乱,《凌烟阁功臣像》仅见于史学家和诗人的描写之中,而无图像可稽考。现存仅有宋人游师雄的四幅刻石残片,已经无法辨识。此画的摹本众多,以李公麟的摹本最为著名。
画像上的二十四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璃、段恙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琼。
第一节 唐朝真有那么广袤和强盛吗?
1.唐朝的疆域有多大
广袤、繁盛、勇猛、豪放、旷达、丰肥、艳丽……对于前人描绘出来的盛世大唐,我们似乎还可以找到无数类似的赞美之词。在人们的脑海中,大唐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整齐而繁荣的坊市,是四方来贺的外国使团,是星河灿烂的诗歌,以及轻曼绮丽的《霓裳羽衣曲》……
没错,这些都是唐朝的实际状况,而大唐也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但唐朝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大、那么美吗?
在大部分时间段,唐朝的疆域都不及或仅仅相当于之前的隋朝。即便在唐高宗时代,唐的版图急剧膨胀,但有一大半领土是人口和物产极少的荒漠、戈壁和冻原。604年,隋炀帝登基,全国拥有890万户人家,人口约半个亿。而直到唐朝鼎盛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家登记的户口也不过760万户,大约4000万人。当然,这里存在一个统计问题,唐朝大量豪门贵族是不上报自己的土地和领地户籍的,导致朝廷后期收不上来税,不得不实行“两税法”。但无论如何,与隋朝的疆域相比,唐朝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我们这里姑且只比较一下领土和人口。正如秦的暴政掩盖了统一格局后的发展,衬托出了西汉的海晏河清;隋的劳民伤财,遮蔽了本来的强大实力,凸显出了唐的花团锦簇。
2.唐的聚合
隋唐两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和李渊当上皇帝的路数完全不同,却在一个地方发生了交会:在登基前认真操办一场“禅让”仪式。“昭告天下?,自己坐上帝位并非真心所愿,更不是靠阴谋或者武力偷来抢来的,而是原来的皇帝自愿送来的。
李渊在隋末乱局中蹬过一条血路,从地方(山西)包围中央(长安)。618年唐朝建国时。整片的国土只包括陇西、关中、剑南及周边地域,零星的几块则分布在晋北、山东、江淮,最远的到了辽西等地。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干的就是“开荒”的活儿——平整各个割据势力,将那些零碎领土拼接起来,形成整块疆域。 这一千,就是整整8年。
3.吃水不忘挖井人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依然继续征战,东到大海,西至漠北,一心开疆拓土,尽管他劳苦功高,但功劳不能只算到他一个人的头上。对此,他心里非常清楚。于是,贞观十七年(643年)春天,一座不起眼的小阁楼在长安太极宫北面的三清殿旁边悄然耸起。
阁楼里陈列二十四位功臣画像,绘者为当时国内顶尖画师阎立本,题字者为当时一流书法家褚遂良,写作赞文的是太宗皇帝本人。开篇一句:“于兹十有余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习,以致于此。”什么意思?十多年来,全靠文臣武将的谋略和勇猛,我朝才有了眼下的局面。
吃水不忘挖井人!皇帝效仿古代旧例,表彰他的有功之臣。从此,这座貌不惊人的小阁楼闻名天下,成为文臣武将功成名就的象征、天下精英的奋斗目标,小阁楼也就有了一个荣耀的名,字——凌烟阁。
那么,凌烟阁里都有哪些股肱大臣?太宗皇帝仅仅是为了以示表彰,还是有别的良苦用心?其中又隐藏了什么样的玄机?
笔者将带着这些问题,从《凌烟阁功臣像》开始,进而为读者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大唐逸闻。
P1-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