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人”的城市生活史》:
里弄的出现并非古已有之,最初是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客观环境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逐渐建立起来的,是与上海城市发展同步的。“弄者,建筑物间所夹小路业。里者,居也”,里弄即是由相连小弄组成的住宅群。里弄,是海派特色建筑之一,也是老上海特有的景观之一,就像北京的四合院、姑苏的小巷子。随着上海城区的日新月异,老弄堂是越来越少了。
上海弄堂大约已有150年的历史。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县城内的居民大批避入租界,外国商人趁机搭建一些联列式的木板屋,出租牟利,这便是最早的上海弄堂。到1860年前后,太平军攻占江浙、直逼上海,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租界。1860年,上海租界以“里”为名的木板式弄堂住宅建筑总数已达8740幢。板屋易发生火灾,于是渐渐改为砖木结构,老石库门里弄开始出现,这是中国传统单体院落式住宅与欧洲联列式总体布局结合的建筑,因有石条门框和乌漆厚木大门,故名“石库门”。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日增,为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石库门住宅的发展发生了分化,20世纪前10年末,结构和设施较好的新式石库门住宅和比老石库门还低矮密集的广式里弄住宅开始出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结构、布局、设施都优于老式石库门的新式里弄住宅兴起,这种住宅不仅有卫生设备,更有煤气、取暖设施,弄内排列整齐,间距宽敞,有轿车可通行无阻的回车道和绿化带。30年代起又出现花园里弄和公寓里弄住宅,前者是独立式单体花园住宅与联列式总体布局相结合的,后者的厨卫等生活设施是按一层一套或一层多套设计的,以满足多家合住的需要,而在这之前的里弄住宅都是按照一幢一户设计的。此外,没有统一规划而材质又低劣的棚户区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兴建的旧工房等,虽在建筑概念上不属于里弄住宅的范畴,却在习惯上也往往被称作“弄”。
上海里弄属于上海旧城区住宅。上海旧城区范围主要是指1949年以前所形成的市区范围,占地约82.4平方公里。上海旧住宅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住宅,可分为两部分:1949年以前的旧住宅以里弄住房为主;1949年以后到80年代前的则为多层集合式建筑。里弄住宅随租界的拓展向东向西发展。里弄作为承载居民生活的城市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形成了复杂网络,令城市充满活力。
弄堂,容纳了上海大多数的居民。据统计,不含旧工房、棚户,1949年全市有各式弄堂9214条,各式里弄住宅20万幢,占全市住宅建筑总面积的57.4%,至少容纳了全市70%以上的人口。
里弄在被建造的时候并无配套设施的考虑,只是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随着居民的迁入,附近的小商店开始应运而生。在上海的人口构成主要是外来移民的时候,这样的安排同时解决了居住和就业的问题,并且成为上海里弄街区最重要的功能组成模式,最大限度地支撑着一个大型城市的日常运行。里弄小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附近的居民,有杂货铺,有卖水果蔬菜的,还有一些店铺提供理发、洗浴、裁缝等服务。街区商店的商品和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民要采购日常必需品通常都不用过马路,甚至走几步就到了。卢汉超在《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中提到,这种集居住、就业、商业服务于一体的里弄街区配置模式的意义在于,“小的街区商店和地区中心使得上海成为一个步行的城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