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关于唐朝,首先来说说食物。如果你是一个大唐子民,走在长安的美食街上,你会看到哪些美食呢?唐朝和现在一样,大街上就有卖食物的小贩,市集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各种食物的香味扑鼻而来,这边有小笼包,那边有盖浇饭……不管你是喜欢吃米食还是面食,大唐的市集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说到面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水饺或者面条。但如果你在大唐的市集上找一个人问在哪里能买到水饺,十分抱歉,没有一个人能给你答案,对方还会被你问得一头雾水。因为水饺在大唐根本就不叫水饺,而叫偃月形馄饨。
是不是听着很别扭、很绕口?没办法,喜欢吃水饺的人就要记住了,要不然吃不到水饺哦!
说到水饺,就又想起馄饨,要是回到唐朝,则不要担心馄饨会有一个复杂的名字,在唐朝,馄饨就叫馄饨。
如果你喜欢吃馄饨,可能会有良心商家告诉你一个秘密,在长安,最好吃的馄饨是位于颁政坊的萧家馄饨。不过,颁政坊在朱雀门街的西面第三街,距离长安最热闹的东西市有点儿远。
面食除了饺子、馄饨还有饼类。在唐朝,所有与面食有关的食物都可以叫“饼”。在水里煮过的面食属于汤饼类,例如面条、面皮、面片、面疙瘩等都属于汤饼。夏天当然要吃冷面啦。要记住,唐朝的冷面叫槐叶冷淘,千万不要小看这种面,这可是诗圣杜甫的最爱。①
唐朝美食街的面食类是汤饼、蒸饼和胡饼三“饼”鼎立。 胡饼,顾名思义,就是胡人吃的饼。的确,胡饼是从西域传来的。不同级别的人吃不同种类的胡饼。穷人家吃的胡饼是没有馅儿的,他们只会在胡饼上撒一点儿胡麻(芝麻),又叫胡麻饼;富贵人家就会吃带肉馅儿的胡麻饼。再偷偷告诉你,想在唐朝的长安吃胡饼,就去辅兴坊,点上一个豪华版胡饼,两块饼之间夹上羊肉、花椒、豆豉等,然后放在炉子上烤,香味四溢,闻到这个味道就让人流口水。
不要吃得太急,别忘了还有蒸饼呢。唐朝的蒸饼不是字面意思的蒸出来的饼,而是指现在的馒头。唐朝的馒头一般是祭祀用,不是用来吃的。不过另一类蒸饼——包子倒是用来吃的。
另外,唐朝的馒头还有很多称谓,比如曼头、笼饼,是不是很特别?一定要记住这些奇怪的名字,不要被长安人说糊涂了,或者被问蒙了。
说完面食,再来说说米食。
其实,一个地方吃米食还是面食不仅取决于个人习惯,也和区域内粮食的品种和产量有关。
唐朝时期南北的大米产量是很悬殊的,为了让各地人民都能丰衣足食,唐朝中央政府会组织人把南方的大米运到北方,所以,在长安的小吃街上吃到米饭和面食都是有可能的。
小吃街的米饭主要有三种:粟米饭、稻米饭、黍米饭。粟米就是今天的小米,稻米就是大米,黍米就是稷米(又称糜子米、糯秫、糯粟)。还有一些配角,例如黄粱、青粱、白粱米,薏仁米,大麦、小麦等。
现在商家做的黄焖鸡米饭、鸡排饭用的都是大米饭。但是,唐朝不是这样,你要是想点一个菜,配的都是粟米饭。大米饭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只有唐朝官员家才有。你可以去官员家做客,记住,一定要找一个风评大方的官员,遇到吝啬的官员,你吃的还是粟米。
米饭和粥情同手足,说了米饭就不得不说粥。唐朝有桃花粥、杨花粥、茗粥、防风粥、地黄粥、云母粥、胡麻粥、杏仁粥、大麦粥等。唐朝的时候大多数粥是冷粥,在寒食节食用,不太好吃,有人要是想喝粥要自己再加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清明日忆诸弟》。全诗关联两个节日——寒食节和清明节。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寒食节禁止烟火,要吃冷食。人们在过寒食节之前会准备一些食物,杏仁粥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示前两天寒食节吃了很多冷的食物,导致身体不舒服。终于到了清明节,不用再吃冷食,他的心情十分愉悦。前几天寒食节剩下的杏仁粥可以热一热接着吃,顺便把榆荚和榆面煮成的羹也放在炉子上加热,一会儿一起吃。看似一切圆满,只是衣食无忧心孤独,如果此刻在家就更加完美了。
从诗中可以看出,寒食节吃冷食这个传统实在让人吃不消,过个节可能还会腹泻一次,毕竟清明节的时候天气还不暖和。还好现在很多地方都不过寒食节了,否则很多人的胃都要遭罪!P2-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