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初编)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8071705
  • 作      者:
    编者:姜萌|责编:张龙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姜萌,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史、思想史、史学理论、公共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物质文化常识系列讲座”(第一季),六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授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基本知识。我们希望帮助更多人走进历史现场,对历史有同情之理解,温情之敬意,深刻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彩陶之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从大约公元前3500 年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开始,早期中国文化加速分化,在中东部地区彩陶渐趋衰落的同时,西部甘青地区彩陶却反而愈加辉煌起来,并与中亚等地开始了以彩陶为代表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史前的“彩陶之路”,拉开了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

这里还得说明一下。说中东部地区彩陶衰落,并不是说彩陶就突然不见了,只是不如以前发达,并且还大体沿着之前的彩陶脉络往前发展,直至消亡。实际上,这个时期有些文化的彩陶还是很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仰韶文化海生不浪类型的复彩彩陶之绚烂,秦王寨类型多色彩陶之绮丽,红山文化黑彩之庄严,屈家岭文化“晕染”彩陶之自然,都令人印象深刻。至于西部彩陶,最著名的就是甘青等地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至青铜时代以后在当地演变为辛店文化、卡约文化等彩陶,其中辛店文化彩陶上的动物纹、羊角纹等,颇具畜牧文化特色。不过,公元前3500 年以后的重点,我们还是放在马家窑文化及其“彩陶之路”方面。

20 世纪20 年代,安特生提出中国彩陶文化西来说,放在当时的考古学水平和历史环境下去看,是很容易理解的。上面说过,中国河南仰韶文化发现的彩陶,和土库曼斯坦安诺和乌克兰特里波列遗址出土的彩陶很像,按照安特生的说法,就是“实令吾人不能不起出于一源之感想”。但他紧接着又说“两地艺术彼此流传,未可知也”。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现代测年技术,不清楚中西方彩陶谁早谁晚,所以也就无法判断谁影响谁。但后来他还是提出了“中国彩陶西来说”或“仰韶文化西来说”,这大概是受到长期以来“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致。中国文化西来说从17 世纪就开始流行,很多人提出过中国文化来自埃及、巴比伦等地方。这些人可能觉得,如此伟大的中国文明,怎么可能独立起源?怎么可能与西方没有关系?这显然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安特生通过对仰韶遗址的发掘,提出仰韶文化是“中华远古之文化”,为中国文化的起源找到了本土基础,但紧接着提出西来说,让很多国人失望。顺便提一下,直至现在,彩陶文化西来说或中国文化西来说在一些人心目中还是很有分量的,这当中既有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也有不少中国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考古学的基本素养。

安特生的中国彩陶文化西来说提出后,很多中国考古学家不以为然。比如李济先生就一直怀疑这样一条从西而东的“彩陶之路”的存在。裴文中先生早在1942 年就指出新疆彩陶较黄河流域彩陶晚,同样怀疑“彩陶文化西来说”,但却提出存在史前时期“丝绸之路”的观点。1965 年,苏秉琦先生明确指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包含彩陶的文化在甘肃境内的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而非相反。1978 年,严文明先生发表《甘肃彩陶的源流》一文,理清了甘肃彩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流变,清楚地展现了彩陶文化自东向西渐次拓展的生动图景,澄清了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谬误。1982 年,陈戈先生指出新疆彩陶东多西少、东早西晚的现象,显见彩陶流播主导方向是“西去”而非“西来”。这就是说,彩陶文化西来说基本上是不成立的,中国彩陶文化有自己的基础。现在我们知道,中国彩陶最早发源于万年以前,比西方陶器出现的年代都早。

当然,这并非说中西方彩陶文化之间不存在交流的可能性。2005年,根据彩陶文化从陕甘地区向河西走廊、新疆乃至中亚等地传播的现象,我曾提出过史前“彩陶之路”的概念。后来,我不但系统论述了彩陶通过“北道”向新疆、中亚的传播,还讨论了彩陶文化通过青藏高原“南道”向克什米尔地区的渗透,并划分出彩陶“东风西渐”的几个阶段。刘学堂先生也有过类似讨论。近年来,我发现中亚南部彩陶文化可能更早就对中国甘青等地产生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彩陶之路自然应包括彩陶的“西风东渐”在内。当然,彩陶之路不仅是中西方文化在彩陶方面的交流,还包括顺此通道在金属器、农作物、家畜、宗教、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交流。

我把“彩陶之路”分成五个阶段。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藏形与安魂——中国古代墓葬的功能与礼仪空间  李梅田

第二讲 相好庄严——中国佛教造像散论 张建宇

第三讲 从藏礼于器到比德于玉——中国玉文化传统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秦岭 

第四讲 和而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序与道  徐怡涛

第五讲  石中乾坤——中国中古时代的石刻形制  夏炎 

第六讲 多元一体——中国史前彩陶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韩建业

编后记  姜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