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文明通说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1361664
  • 作      者:
    作者:陈鸿彝|责编:姚宏越
  • 出 版 社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中华文明通说》中,作者陈鸿彝以崭新的视角梳理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充满民族自信的姿态、以新的文明史观来阐述中华文明。

    作者对中华文明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在书中,作者认为如今讲文明史的书,总是拿全人类数千年多样化的文明史去迁就、去适应西欧国家近三四百年来的海盗史、殖民史、称霸史的胃口;总是把各大洲各个文明区截然不同的思想文明、产业文明、制度文明,不同的社会形态、生活理念、社会风情,一律装到西欧国家的历史框架、知识体系中去任意裁割,恣意贬褒。在西方文化优越论的蛊惑下,中华传统文化成就与历史人物,往往被边缘化、虚无化、污名化,它直接消解着我们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直接毒化了我们的历史观。

    在《中华文明通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先民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发挥首创精神与传承本能,接力前进,让大中华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先进文明的前列。我们曾一次再次地遭遇颠覆、分裂、动荡,几度遭遇军事溃败、经济崩解、人口锐减的危难,但总能分而又合,仆而再起,衰而复兴,阔步向前。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五千年间一直延续下去,这和中华大地上所蕴藏着的丰厚的思想文明、产业文明、制度文明之成果密不可分。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有待人们继续发掘、阐释、弘扬。作者的《中华文明通说》正是这样一种挖掘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示范。


展开
作者简介

陈鸿彝,亦名陈洪宜,江苏泰州人。1981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专攻六朝文学。先后执教于国际政治学院新闻系、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文学系。长期从事古典文学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退休以后,围绕“中华十大农书”的系统梳理与评注工作,加强了对中华生态文化的研究。主要著述有《潇洒人生——世说新语撷趣》(中央民族大学出学社)、《魏晋南北期文》(泰山出版社)、《中华交通史话》(中华书局)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文明通说》是将中华文明所独有的“超前创造力与强大的综合力”放到历史的大视野中进行客观、系统、全面地阐释的一部著作。读者通过阅读《中华文明通说》,会客观、完整、明确地领悟到中华文明所包含的思想文明、产业文明、制度文明,了解到这些文明才是社会进步、英雄倍出、国泰民安的基础和推动力,也是抵御外敌,消弥内乱的有力武器。


展开
精彩书摘

  此时,在国内,中国人进行接力式变革,通过洋务运动、变法维新、新文化

运动,直至发动武装革命,破旧立新,同时吸纳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开始对中

国固有文化做结构性、器质性改造,逐步与西方近现代文明对接,而不是并轨,

培育中国本土的机器工业,本土的新闻、出版、邮电、交通、纺织、矿山、港埠

甚至军工等新业态——这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幅度最大、文化触动层次最深

的变革。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条电缆

的出现,尽管比西方列强晚了约半个世纪,但比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早;其成长当

然需要一个进程,能在其中某一两段投身进去且做出些许贡献者,都应得到后人

的尊重,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其间,国家还承受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耗

减数千万人口的伤痛,战后却没有按“国际惯例”收取侵略者寸土分文的赔偿,

反而被友邦“均沾”了无限“红利”。成为对比的是:二战之初早就亡国投降了

的法兰西,战后不仅复了国,承续了资本香火,还与英美列强一起,全面恢复了

各自在亚非拉美的势力范围,并接手了对德意日之本土及其殖民地的分割或“托

管”,参与了强者通吃的瓜分:而付出惨重牺牲的中国人则只能在内外交困的险

境中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干净自身的血迹,接力奋斗,保存民族文化,凝聚民

族力量,寻找自家民族振兴的道路——这才是中国人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

本钱。

    现在书架上凡是讲“世界史”的书,不论是中国人写的还是外国人写的,总

也跳不出“欧美中心论”的宿命,总是拿全人类数千年多样化的文明史去迁就、

去适应亚欧大陆极西陲那些国家近三四百年来的海盗史、殖民史、称霸史的胃

口;总是把各大洲各个文明区截然不同的思想文明、产业文明、制度文明,不同

的社会形态、生活理念、社会风情,一律装到西欧国家的历史框架、知识体系中

去任意裁割,恣意贬褒,必欲以西方文化置换之而后可。在西方文化优越论的蛊

惑下,中华传统文化成就与历史人物,往往被边缘化、虚无化、污名化,它直接

消解着我们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直接毒化了我们的历史观。

    今天,该跳出西方话语体系,抛开百年受辱的弱者心态,重新审读我们的五

千年文明史,看看我们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展开
目录

第一讲中华文明通说…………………………………………………………… 001

一、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 001

二、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生长点……………………………………… 010

三、中华产业的强国功能和资生效应………………………………… 015

四、礼治之“礼”的历史内涵………………………………………… 023

五、中国人的象数思维………………………………………………… 028

六、中华以人为本的科技红线………………………………………… 033

七、巫文化与私有制是进入文明社会的路标………………………… 038

八、中华文明历来是开放而兼容的…………………………………… 041

九、中国城市生态的五次大蜕变……………………………………… 050

十、谈谈海洋文化的中国文化本体…………………………………… 059

十一、官场文明从反腐做起…………………………………………… 064

十二、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生命密码………………………………… 07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