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应山县志》三卷,明嘉靖十九年(1540)刻本。本志记应山沿革,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前有《序》,下卷后有《后序》,无目录。卷上含建置沿革、分野、疆域、风俗、山川、户口、土产、赋役、城池、武备、古迹、职官、科第、人物、祥异等门。卷中为艺文门上诗目。卷下为艺文门下文目。
《[康熙]应山县志》七卷图一卷,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志分八卷,共三十六目:星野(附分属辨)、建置、沿革、官制、城池衙署、学宫(附社学、学田)、疆域、形势险要、坊表(附街衢)、关砦、山水、水利、乡会保甲、津梁、井泉、物产、古迹、驿铺等。卷一前有序、历代旧志序、纂修人员名单、目录、地舆图、跋,自成一卷,其中跋文用篆书写成,颇有特色。
《[同治]应山县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志分三十六卷,共六纲:天文、地理、政治、人物、艺文、杂记,凡三十七目。卷首列序、前志序、纂修人员名单、目录、凡例、舆图,卷三十六“杂记”后有跋两篇,卷末载公田、节孝祠屋、条规、捐资姓氏。三种志为地方志研究及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方志资料,对保存地方史料、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具有一定史料文献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