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五代十国之龙腾吴越(上下)
0.00     定价 ¥ 12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7030923
  • 作      者:
    作者:景星//风起|责编:付绍瑜
  • 出 版 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乱世中读懂古代中国,从分合中汲取历史教训纵观中国古代史,海晏河清的承平时代寥寥无几,动荡不安和地方割据时有发生,甚至是一种常态。理解古代中国不仅要看秦汉唐宋大一统王朝,更要看军阀林立的大分裂年代,尤其是处于唐宋过渡期的五代十国时期。读懂了乱世中国,才能理解完整的中国历史。
展开
作者简介
景星(钱志奎),1936年5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县长乐镇。祖钱宠青,清末举人。父钱竹勋,乡学先生,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弃笔从戎,投身抗日,日本投降即返回家乡,新中国成立后于萧山县中学继续教书育人。钱志奎1954年自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就职于化工部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纯碱行业专家。
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钱镠铁券是中国现存于世的最早铁券实物,由长乐镇钱氏后裔于1951年献于人民政府,该铁券曾经保存于作者家乡老宅的水井内。作者自幼在父亲教育影响下熟读先祖传下的钱氏家训,对钱氏五王的故事耳熟能详,并立志将他们的事迹广传于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钱氏三代五王的故事。吴越国三世五王皆坚信:唯有九州大地归于一统,才能彻底根除各自为政、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因之当中原大宋王朝崛起,显示出扫平割据、统一中国之势时,吴越毅然出兵相助,而后不计得失纳土归疆,为实现华夏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书中内容涵盖了吴越国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展示了钱氏王朝对吴越地区所做的贡献以及对后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回 断龙脉龙投临安县 规顽童争锋少年郎
浙江临安县以西有天目山,分为东西两座,遥相对峙,山顶各有一池,长年不枯,宛若双眸仰望苍穹,谓之天目。西山绝顶称仙乐峰,人迹罕至,每当久晴将雨或阴霾渐散之夜,常闻丝竹之声徐徐从空中飘来,或隐隐回响于岩谷。东山绝顶称大仙峰,相传有仙人在此修炼,练成即飞升而去。山上峰岩矗立,古树参天,池潭深澈,泉瀑飞悬,乃是仙灵之居所。临安县以东八十里为杭州府,境内西湖被武林群山自三面环抱,状如游龙探首钱塘江。群山中之龙山(今玉皇山)似龙首高昂,远视东方,大有跃入钱塘江,似飞腾入海之状。群山腹部南北高峰间有灵隐、天竺等诸佛山,龙泓、玉泉、黄龙等诸灵泉,紫云、烟霞、石屋、水乐等诸洞府,乃是神佛之道场。天目与武林间,九仙、玲珑、葛仙、安乐诸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其间错落分布着众多清泉、飞瀑、深潭、龙池、危岩、洞府。临安县以南有大滌山,主峰名天柱,如碧玉簪插地刺天,山中洞霄宫乃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终日仙云绕峰,紫气环山。钱塘江由临安县南向东北流经杭州,沿途有源于天目山的天目溪汇入,最终流归东海,又有源于天目山的苕溪注入太湖并入长江,乃是神龙遨游长江、钱塘之水道。如此神佛仙道聚集之地,灵山妙水相结之所,实乃神龙孕育之圣地也。
天目山东麓有一山,因有二径通往天目,故名径山,周围五峰环抱,终日云缭绕,飞瀑叠布,花径通幽,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是个山青水秀、远离世间喧嚣的佛门修行极佳去处。山凹处有一寺名曰“径山寺”,乃佛教临济宗祖庭,香火甚是旺盛。寺中住持法号洪湮禅师,俗姓吴,湖州吴兴人,年过三十,生得身材魁伟声音洪亮,深沉机敏,交友颇广。洪湮年十九时入径山寺为僧,礼无上大师。大师见他聪颖好学,举止端庄,遂遣其赴杭州灵隐寺参学。会昌年间武宗毁佛,灵隐寺被毁,洪湮遂返还径山寺,此时无上大师已去,而径山寺因地处深山,朝命来迟,故毁佛事件中受损较轻。会昌六年(846)武宗崩,宣宗即位,次年赦令“凡会昌五年所废寺,有僧能营葺者,听自居之,有司毋得禁止”,洪湮遂四处奔走,募捐化缘,着力修复寺院,寺内僧众乃恳请洪湮禅师为径山寺住持。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二月二十六日,洪湮禅师刚处理完日常事务,有小和尚来报,临安大滌山洞霄宫道长东方先生来访。禅师赶忙出门迎接,将东方先生延入方丈室内坐定,命小和尚沏上自制的径山茶,摆上素果点心款待。佛道二门在宫廷中常常为拥有权势、博取皇帝宠信而明争暗斗,在民间却是另外一般情形,与世无争、普度众生为他们共同心愿。洪湮禅师与东方先生尽管信仰不同,但在关心天下大势、了解民心民意,乃至时政利弊、盗贼兵火、天文地理、农桑耕织等诸多方面都能互相切磋,视彼此为挚友。
这位东方道长年过五旬,生得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清秀机敏,口齿伶俐,颇通一些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农耕渔织、仙人交融之道,在临安很有名气。但凡祁天求雨、避灾禳祸等事,地方上多请他做法事,大多灵验。去年夏天(大中五年)临安大旱,县令请东方道长率众请龙祁雨。道长独自察看了临安县数个深潭大池,只见诸潭水浅断流,浑浊不堪,自无任何鱼龟虾鳖游动,亦无灵蛇神鳅欢跃水面,又至天目山龙潭察看,亦是如此,潭边岩壁上干燥蒙尘,山上林木枝垂叶枯,潭中水浅浑浊不清,山林中青蛙、昆虫亦绝迹,乃知近日不雨,强求不得,遂回告县令:“大官山前池虽有龙,近日却闭宫修行,不可请起,若强请之,必招大患,只等挨过些日子再做道理。”县令心中不快却也只好作罢。挨过三四个月,果然不曾下雨,道长心中不免焦躁,今日得空,遂安排妥宫中事务,前往径山寺拜访洪湮禅师。
说起今已半年多无雨,河溪断流,农田绝收,东方道长叹息道:“如此以往,真不知有多少贫苦百姓将忍饥挨饿。”
禅师道:“天作孽尤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当今天下骚乱,你攻我伐,搅得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无力制止动乱,却把灾难降到佛寺庵庙上,杭州好端端一个灵隐寺竟被拆得精光,梁柱木料被拆去修了官舍,佛祖菩萨金身全毁,僧众被逐,庙产没官,佛祖再慈悲也容忍不得如此深重罪孽,大旱也是报应,只是苦了百姓。”
道长说道:“当今皇上倒是比武宗圣明,早年曾避难佛门,也算是佛门中人,登基以来未曾以恨报怨,亦不曾排斥道教,只是令恢复寺庙,不然我们道教也必然遭殃。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皇帝一个令,如此翻来复去,最倒霉的自是黎民百姓。”
禅师接言道:“今上确比武宗皇上圣明,但他下旨‘凡会昌五年所废寺,有僧能营葺者,听自居之,有司毋得禁止’实在是空口说白话,寺产没官后谁还有许多银两来修复寺院。谕旨下了已数年,灵隐寺还不是一片废墟,真是罪过,阿弥陀佛。如今善男信女礼佛无门,狂徒恶奴凶焰日长,长此以往,天下难得太平。”
停了片刻,道长悄悄道:“有消息说数月前京中司天监观察天象,紫微星昏暗不明,牛斗星璀璨耀目,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回 断龙脉龙投临安县 规顽童争锋少年郎
第二回 贩私盐婆留历沧桑 荐县学洪湮引正道
第三回 拜恩师义结挚三友 殄二宼初露锐锋芒
第四回 散家财董昌领镇将 布奇兵钱镠屡退敌
第五回 欲割据二节度反目 拒汉宏八都兵告捷
第六回 趁夜雾再败浙东军 渡大江三挫悍凶颃
第七回 不死心败寇陷穷途 遵圣命杭越暂休兵
第八回 兴水师汉宏终覆灭 据越州董昌治浙东
第九回 掀风浪衙兵乱江东 除叛军钱镠镇浙西
第十回 掠江淮食人军肆虐 联两浙杨行密平贼
第十一回 征强藩朝廷失禁军 睦邻境杭州筑新城
第十二回 觅贤才浙西得良臣 应谶语浙东僭称帝
第十三回 讨叛逆钱镠请旨东征 袭杭州淮将趁间犯境
第十四回 围魏救赵淮军克苏州 远交近攻杭师灭罗平
第十五回 挟天子悍藩将逞凶 领两浙忠郡王明志
第十六回 施皇恩昭宗赐铁劵 息兵戈浙西迁治所
第十七回 宦官弄权圣上屡蒙难 藩将争雄皇帝频遭挟
第十八回 恶劳役武勇都作乱 赴江淮二王子解危
第十九回 逼迁都梁王欲簒天下 盼勤王天子密诏诸藩
第二十回 惧整顿浙南结盟反叛 窃江山权臣弑帝监国
第二十一回 平衢睦越王驱二陈 破温处传瓘斩庐佶
第二十二回 逼禅位朱梁代李唐 守臣节吴越尊中原
第二十三回 修水利明越八方获益 掠邻境江淮四面受阻
第二十四回 吞赣南杨吴尽收江西 遭灾害杭州誓除潮患
第二十五回 战江潮军民智筑海塘 驱妖孽钱王怒射狂涛
第二十六回 示荣宠梁帝敕建家庙 颂功德众臣谏立生祠
第二十七回 争皇位朱梁频发宫变 戒子嗣钱镠端正家风
第二十八回 儆旧将徐温大开杀戒 拒杨吴兄弟互为应援
第二十九回 惠民生杭州挖水井 扶农桑传瓘浚西湖
第三十回 开河渠泄湖东潴水 筑道桥利水陆交通
第三十一回 不肯去观音留普陀 现化身弥勒驻明州
第三十二回 赴京都传璟迎公主 治苏州传璙垦荒原
第三十三回 执军府知诰收民心 破联盟刘信取虔州
第三十四回 纳谏言吴王自立称帝 通海路彦休开埠造船
第三十五回 狼山江火烧吴军战船 苏州洋大败江淮水军
第三十六回 攻常州传瓘接连惨败 安东境徐温主动休兵
第三十七回 修税制吴越推行新法 了尘缘全武重归佛门
第三十八回 朱梁灭友贞亡国殒命 李唐兴存勖延祚称帝
第三十九回 善大国吴越进京献玺 贺新朝诸道上表入贡
第四十回 拓贸易钱王亲巡明越 促生产官民共觅良谋(一)
第四十一回 拓贸易钱王亲巡明越 促生产官民共觅良谋(二)
第四十二回 拓贸易钱王亲巡明越 促生产官民共觅良谋(三)
第四十三回 拓贸易钱王亲巡明越 促生产官民共觅良谋(四)
第四十四回 涉剡溪追寻先贤之旅 顾陋舍诚邀隐士出山
第四十五回 失信义存勖遭兵变 孚众望嗣源继大统
第四十六回 诛嗣君延钧执节印 摄朝政知诰掌杨吴
第四十七回 去目疾具美失阳寿 秉父志明宝承社稷
第四十八回 安龙魂武肃归临安 育良才新主兴书院
第四十九回 谋皇位秦王逼宫败亡 惧猜忌潞王起兵登基
第五十回 巡婺州参观丽泽书院 赴武义考察山区水利
第五十一回 兴温处发展南境经济 查端倪破解蓄兵图谋
第五十二回 感恩德越州请建王庙 结契丹晋帝甘献州城
第五十三回 祭父王元瓘巧计平叛 大开发浙南经济腾飞
第五十四回 施苛政闽中兄弟反目 援建州仁诠古田兵败
第五十五回 历天火杭州宫殿俱焚 现幻象文穆英魂难安
第五十六回 多变故诸国自顾不暇 欺幼主吴越武将跋扈
第五十七回 闽国灭南唐据建州 巧弄权昭悦除阚燔
第五十八回 援南境弘佐力排众议 据中原知远建立汉室
第五十九回 得福州忠献捷后宾天 护王兄弘俶嗣位除患
第六十回 清君侧郭威起兵立国 弘佛法德韶出任僧统
第六十一回 失爱子刘崇复立汉室 灭楚国南唐再扩疆域
第六十二回 驱淮兵楚地回归中原 御北汉周军直捣晋阳
第六十三回 平边策谋定征伐战略 定四州巩固西境防线
第六十四回 顺大势吴越助周伐唐 乞息兵江淮奉表称臣
第六十五回 图霸业周帝三征淮南 去尊号唐主尽献江北
第六十六回 病龙台柴荣壮志未酬 陈桥驿匡胤黄袍加身
第六十七回 焕新貌延寿复兴灵隐 释兵权天子独揽军政
第六十八回 吞荆湖宋帝始谋雄图 并巴蜀中原再灭割据
第六十九回 助统一吴越愿奉明主 祐族人钱王拟立宗祠
第七十回 平南汉大国复展疆域 倡六和杭州新建佛塔
第七十一回 修宗谱钱氏寻根留本 挑事端宋帝觊觎江南
第七十二回 聚宗祠族人共祭先祖 破天堑宋军合围金陵
第七十三回 失国祚李煜痛别江南 佑社稷吴越力建佛国
第七十四回 遵遗旨皇弟秉承大统 奉宋诏钱王入京觐见
第七十五回 辞陵庙钱俶去国难回 献藩国吴越纳土归疆
第七十六回 戏周后李煜惨遭鸩杀 除根基钱氏被迫迁族
第七十七回 沐皇恩吴越融归一统 息干戈忠懿善始善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