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断龙脉龙投临安县 规顽童争锋少年郎
浙江临安县以西有天目山,分为东西两座,遥相对峙,山顶各有一池,长年不枯,宛若双眸仰望苍穹,谓之天目。西山绝顶称仙乐峰,人迹罕至,每当久晴将雨或阴霾渐散之夜,常闻丝竹之声徐徐从空中飘来,或隐隐回响于岩谷。东山绝顶称大仙峰,相传有仙人在此修炼,练成即飞升而去。山上峰岩矗立,古树参天,池潭深澈,泉瀑飞悬,乃是仙灵之居所。临安县以东八十里为杭州府,境内西湖被武林群山自三面环抱,状如游龙探首钱塘江。群山中之龙山(今玉皇山)似龙首高昂,远视东方,大有跃入钱塘江,似飞腾入海之状。群山腹部南北高峰间有灵隐、天竺等诸佛山,龙泓、玉泉、黄龙等诸灵泉,紫云、烟霞、石屋、水乐等诸洞府,乃是神佛之道场。天目与武林间,九仙、玲珑、葛仙、安乐诸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其间错落分布着众多清泉、飞瀑、深潭、龙池、危岩、洞府。临安县以南有大滌山,主峰名天柱,如碧玉簪插地刺天,山中洞霄宫乃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终日仙云绕峰,紫气环山。钱塘江由临安县南向东北流经杭州,沿途有源于天目山的天目溪汇入,最终流归东海,又有源于天目山的苕溪注入太湖并入长江,乃是神龙遨游长江、钱塘之水道。如此神佛仙道聚集之地,灵山妙水相结之所,实乃神龙孕育之圣地也。
天目山东麓有一山,因有二径通往天目,故名径山,周围五峰环抱,终日云缭绕,飞瀑叠布,花径通幽,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是个山青水秀、远离世间喧嚣的佛门修行极佳去处。山凹处有一寺名曰“径山寺”,乃佛教临济宗祖庭,香火甚是旺盛。寺中住持法号洪湮禅师,俗姓吴,湖州吴兴人,年过三十,生得身材魁伟声音洪亮,深沉机敏,交友颇广。洪湮年十九时入径山寺为僧,礼无上大师。大师见他聪颖好学,举止端庄,遂遣其赴杭州灵隐寺参学。会昌年间武宗毁佛,灵隐寺被毁,洪湮遂返还径山寺,此时无上大师已去,而径山寺因地处深山,朝命来迟,故毁佛事件中受损较轻。会昌六年(846)武宗崩,宣宗即位,次年赦令“凡会昌五年所废寺,有僧能营葺者,听自居之,有司毋得禁止”,洪湮遂四处奔走,募捐化缘,着力修复寺院,寺内僧众乃恳请洪湮禅师为径山寺住持。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二月二十六日,洪湮禅师刚处理完日常事务,有小和尚来报,临安大滌山洞霄宫道长东方先生来访。禅师赶忙出门迎接,将东方先生延入方丈室内坐定,命小和尚沏上自制的径山茶,摆上素果点心款待。佛道二门在宫廷中常常为拥有权势、博取皇帝宠信而明争暗斗,在民间却是另外一般情形,与世无争、普度众生为他们共同心愿。洪湮禅师与东方先生尽管信仰不同,但在关心天下大势、了解民心民意,乃至时政利弊、盗贼兵火、天文地理、农桑耕织等诸多方面都能互相切磋,视彼此为挚友。
这位东方道长年过五旬,生得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清秀机敏,口齿伶俐,颇通一些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农耕渔织、仙人交融之道,在临安很有名气。但凡祁天求雨、避灾禳祸等事,地方上多请他做法事,大多灵验。去年夏天(大中五年)临安大旱,县令请东方道长率众请龙祁雨。道长独自察看了临安县数个深潭大池,只见诸潭水浅断流,浑浊不堪,自无任何鱼龟虾鳖游动,亦无灵蛇神鳅欢跃水面,又至天目山龙潭察看,亦是如此,潭边岩壁上干燥蒙尘,山上林木枝垂叶枯,潭中水浅浑浊不清,山林中青蛙、昆虫亦绝迹,乃知近日不雨,强求不得,遂回告县令:“大官山前池虽有龙,近日却闭宫修行,不可请起,若强请之,必招大患,只等挨过些日子再做道理。”县令心中不快却也只好作罢。挨过三四个月,果然不曾下雨,道长心中不免焦躁,今日得空,遂安排妥宫中事务,前往径山寺拜访洪湮禅师。
说起今已半年多无雨,河溪断流,农田绝收,东方道长叹息道:“如此以往,真不知有多少贫苦百姓将忍饥挨饿。”
禅师道:“天作孽尤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当今天下骚乱,你攻我伐,搅得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无力制止动乱,却把灾难降到佛寺庵庙上,杭州好端端一个灵隐寺竟被拆得精光,梁柱木料被拆去修了官舍,佛祖菩萨金身全毁,僧众被逐,庙产没官,佛祖再慈悲也容忍不得如此深重罪孽,大旱也是报应,只是苦了百姓。”
道长说道:“当今皇上倒是比武宗圣明,早年曾避难佛门,也算是佛门中人,登基以来未曾以恨报怨,亦不曾排斥道教,只是令恢复寺庙,不然我们道教也必然遭殃。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皇帝一个令,如此翻来复去,最倒霉的自是黎民百姓。”
禅师接言道:“今上确比武宗皇上圣明,但他下旨‘凡会昌五年所废寺,有僧能营葺者,听自居之,有司毋得禁止’实在是空口说白话,寺产没官后谁还有许多银两来修复寺院。谕旨下了已数年,灵隐寺还不是一片废墟,真是罪过,阿弥陀佛。如今善男信女礼佛无门,狂徒恶奴凶焰日长,长此以往,天下难得太平。”
停了片刻,道长悄悄道:“有消息说数月前京中司天监观察天象,紫微星昏暗不明,牛斗星璀璨耀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