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多讲一次:怎样跟唐朝人打交道
各位团员都醒醒了!我们的时光机很快就要回到大唐,在“时光海关”入境之前,先把一些重要事项讲一讲,也就是告诉大家怎样跟唐朝人打交道。注意了,大家注意听了,重要的事情讲三遍,对不起,我可没那么多闲工夫,最多讲一次!
天字第一号,避讳顶重要
唐朝时期,四川有一位名叫韦有翼的官员,平生不喝酒、不玩游戏、不参加庆典活动,甚至从不哈哈大笑,老是板着一副脸孔、欠他多还他少的模样。见他冷若冰霜,不知道的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然而知道的人才说他可怜!韦有翼不是不愿意与民同乐,而是没法乐!他乐不了,不能乐,法律不允许他乐!
还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一个人不准乐?
根据就是唐朝有关避讳的习俗和孝行的法律。唐人承六朝习惯,对父、祖名字忌讳不说,也不愿旁人说,称为避讳。因为韦有翼的老爸名字中有一个“乐”字,所以,他就不能乐得开怀了。
还有一位老兄也吃煞苦头,那就是有“鬼才”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李贺。以李贺的才华,去参加科举考个进士捞个做官的资格那是不在话下的,但问题也出在他爸身上!偏偏老爸名字中有一个“晋”字,而“晋”与进士的“进”谐音,于是,法律就规定他永远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我的那个天呐!连谐音都不行?不要说谐音,有走极端的甚至连偏旁部首都避讳。唐朝宰相李德裕的父亲叫李吉甫,为了讳这个“吉”字,他连姓周的人都不待见,因为“周”字里面有个“吉”字。谐音是当然不行了,不行就是不行,连韩愈出面来为李贺求情为李贺评理都不行,因为李贺字“长吉”。《唐律》有“十恶不赦”之罪,“不孝”可是列入十恶之一的,不避父讳就是不孝。所以后来李贺年纪轻轻就死了,实在是太郁闷、太憋屈了!直接把前程给耽误了。
哎,现代人流行“坑爹”,想不到古代还有坑儿子的!
不过,李贺算是被坑得厉害的,其实,避讳的标准也有松有紧,比如唐朝还有一个人叫贾曾,他被朝廷任命为“中书舍人”,而他的父亲正好叫“贾忠”,他怕“忠”字跟“中”字谐音,犯了忌讳。按照唐律,如果隐瞒不报,查出来不仅免官还要判一年徒刑。所以他老老实实地“自首”,请求不做这个官算了。但是后来,经专家审定的结果,认为“忠”“中”可不算是一个字,这个官可以做——这我就不明白了!“忠”“中”和“进”“晋”不一样都是谐音的吗?
算了,搞不懂也别去搞懂了,从严要求自己就行!要向杜甫学习,杜爸爸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从没在诗里用过一个“闲”字。不信你去查,查出一个我请你吃饭!
好了,给父亲、给祖父避讳也就行了,还有皇帝的名讳你也得避,也就是说,皇帝叫什么名字,你就得避开这个字以及与这个字谐音的所有字。
天呐,唐太宗叫李世民,那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做人民了?可能是唐太宗自己也意识到他那两个字太普通太亲民了,所以下诏说除两字连用不允许外,单独使用不必避讳,也就是说,你要做人民,国家还是允许你继续做的。但尽管有这样的特赦令,太宗一死高宗即位后,马上让他的大臣李世勣也就是演义传说中的徐茂功,改名叫李勣了。好好的名字,拦腰被抽去一块,好像亚当被抽去了肋骨一般。当然了,为了方便大家避讳,后世的皇帝把自己的名字都取得怪里怪气,净用些冷门偏僻的字,也算是“人文关怀”为老百姓考虑吧。
避讳作为中华礼仪的一部分,其实历朝历代都有讲究,比如汉人在写孔丘的名字时就要把“丘”字的下面一横去掉不写,缺笔以示避讳;清朝的时候,政府会议决定:天下凡姓“丘”的一律带上耳朵改姓“邱”。
但是唐朝人似乎特别讲究这档子事,两个人正好好谈着话,一个人突然泪流满面、痛哭流涕起来,一问,原来是对方讲话不小心触犯了他父亲的名讳。这还是打脱牙往肚里吞,算文气的;碰着脾气暴躁的,直接挽袖子就跟你干架了。中唐名将马燧贫贱的时候寓游北京太原,去拜访太原府尹。他寄居的主人恰是府尹手下的小吏,关照他说府尹对避讳之事特别讲究,要他千万注意。但马燧半信半疑,也没太当回事。结果,在拜访中触犯了府尹的忌讳,府尹竟派人来追杀他。幸亏那个小吏将他藏匿在粪车中,载出城他才逃得一命。
所以,我们在跟唐朝人打交道时千万记得事先做些功课,查查户口簿,搞清楚他的祖宗三代都是谁谁谁,比如人家的父亲叫“毕再遇”,你跟他告别时候就不能说“再见”;人家的父亲如果叫“元好问”,你连打招呼讲“你好”都不行。
P1-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