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历史与考古 第十二辑
考古发现与研究
辽代显陵、乾陵考古发现述略
张桂霞 李宇峰
内容提要:辽代帝陵考古与研究工作始于清末,是辽代历史与考古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地处辽宁北镇市医巫闾山的显陵与乾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入21世纪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引人注目。辽代显陵、乾陵的考古工作大致可以分为20世纪30年代、1949年至20世纪末、21世纪至今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辽代显陵、乾陵考古发现述略,略陈己见,愿与关心辽代帝陵考古工作的学术界同仁共勉。
关键词:辽代 显陵 乾陵 考古发现
辽代共有五处帝陵,其中显陵与乾陵均在辽宁省北镇市医巫闾山麓。显陵是被追封为义宗的辽太祖长子耶律倍之陵,其子世宗袝葬于此。乾陵为景宗之陵,天祚帝袝葬于此。从此辽宁北镇市医巫闾地区成为辽代帝陵之一而受到重点保护,并设显州与乾州作为奉陵邑守护帝陵。长期以来,笔者一直关心辽代显陵、乾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展,现以调查发掘的时间先后为线索,对辽代显陵、乾陵的考古发现试作述略,以求与学术界同仁共勉。
一、显陵、乾陵的考古工作
(一)20世纪30年代
据《金毓黻辽金研究学术年谱》1记载,金毓黻分别于1933年11月13日及1934年10月12日两次赴辽宁北镇市医巫闾山考察东丹王耶律倍王陵及琉璃寺与望海堂,并发现了刻有“让国皇帝”等字的残碑、石翁仲、石羊等,据此金毓黻认为琉璃寺遗址即东丹王耶律倍的显陵玄宫所在2。让国皇帝是耶律倍之子辽世宗追封其父的谥号。让国皇帝谥号在景宗乾亨三年(981)的《张正嵩墓志》见及“ 时让国皇帝在储君”3。志文中的“让国皇帝”,“储君”皆指耶律倍。
(二)1949年至20世纪末
1970年6月,在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龙岗村村民张少英家房后挖地道时发现两座辽墓,其中一号墓为耶律宗政与秦晋国妃的合葬墓,二号墓为耶律宗允墓,两墓共出土三方墓志,据墓志记载,两墓均为辽乾陵的陪葬墓。1972年,辽宁省博物馆派孙守道、姚义田前往调查,并手抄了耶律宗政、秦晋国妃、耶律宗允三方墓志志文,后又应陈述之请求,将志文提供给他,在《全辽文》4里发表。1975年,又在此地发现了三号壁画墓,辽宁省博物馆派李庆发、姜念思、张克举、方殿春前往调查,对三座墓进行测图拍照。1987年6月,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克举主持发掘了耶律宗政、耶律宗允墓,并将墓志拓回。1997年将墓志取出后回填,《北宁龙岗辽墓》发掘简报及三方墓志拓片于2003年首次发表5。
1980~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锦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北镇市富屯乡新立村和龙岗子村及其附近发现一批与显陵、乾陵有关的辽代建筑遗址,其中*重要的是新立建筑遗址和琉璃寺西山遗址6,现均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北镇市鲍家乡高起村发现了屡遭盗掘破坏的耶律宗教墓,1991年5月17日至6月4日抢救清理发掘,出土一方墓志,并在志盖内阴刻契丹小字志文千余字。耶律宗教卒于兴宗重熙二十二年(1053),这是目前所知出土契丹小字石刻中年代*早的例子,弥足珍贵。在简报发表7的同时发表了闫万章关于契丹小字志文的考释文章8。
(三)21世纪至今
从2012年起,受辽宁省文物局委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开展了北镇市医巫闾山辽代帝陵专项考研调查,并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丰硕成果。2015年在北镇市富屯街道洪家街发掘了道宗寿昌二年(1096)的耶律弘礼墓9。2016年,在同一地点附近又发掘了道宗咸雍九年(1073)的耶律弘仁墓10、圣宗统和二十九年(1011)的韩德让墓11。另外,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15~2017年对北镇市新立辽代建筑遗址、2016~2017年对北镇市辽代琉璃寺遗址、2017年对北镇市小河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2018年6月,又在北镇市小河北发掘了兴宗重熙十七年(1048)的耶律弘义墓12。《辽宁北镇市辽代帝陵2012~2013年考古调查与试掘》一文,认为北镇市二道沟应为乾陵兆域所在,北镇市三道沟应为显陵兆域所在13,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陵区。
二、关于奉陵邑显州与乾州考述
中国古代皇陵奉陵邑制度始于西汉,皇陵旁皆有陵邑,为县级行政单位,并以所奉之陵为县名,单独筑成以居民众,其中茂陵县的居民曾达16000余户14。与辽南北对峙的北宋皇陵也建有陵邑制度,太宗雍熙二年(985),以巩县县令兼陵台令事。真宗景德元年(1004),六月以前曾“置永安军士专奉陵寝”;景德四年(1007)又分取巩、偃师、缑氏、登封四县之地,建为永安县“充奉陵邑”15。
辽代皇陵附近均设陵邑,以奉皇陵。行政级别为州,名与所奉皇陵相同。有学者论及,辽之奉陵邑是因旧城而建16。以显陵奉陵邑显州及乾陵奉陵邑乾州为例,都不是因旧城而建。据《辽史 地理志二》记载:“显州,奉先军,上,节度。本渤海显德府地。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人皇王性好读书,不喜射猎,购书数万卷,置医巫闾山绝顶,筑堂曰望海。山南去海一百三十里。 州在山东南,迁东京三百余户以实之。 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三、县三。”17上述《辽史 地理志二》所记显州沿革有误。此前,李慎儒在《辽史地理志考》中已指出其误:“渤海之显德府在渤海上京之南,于今为吉林南境。辽之显州,则今之广宁县东南,绝非渤海显德府地也,志误。”18经过1980~1983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的新发现,可以确认显州即在今北镇市县城广宁城鼓楼以北,城为夯土筑成,呈长方形,南北长1000、东西宽1500米。城墙南墙中部辟有一门,今鼓楼所在地即为原辽显州之南门。现西墙北段还保存一段夯土城墙,可证为辽代遗存,城内西北隅至今耸立的辽代崇兴寺双塔,是奉陵邑显州的醒目标志19。
据《辽史》记载:“乾州,广德军,上,节度。本汉无虑县地,圣宗统和三年置,以奉景宗乾陵。有凝神殿。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一、县四。”20,直至在1980~1983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在北镇市北镇庙前新发现的小常屯城址,经考订应是奉陵邑乾州及其倚郭奉陵县,在学术界已渐成共识21。城址全部为夯土版筑,南北长1500、东西宽625米,现城墙虽颓坍但仍清晰可辨。城东北部仍遗留一段东西长60、存高1.5米的墙基址。1986年北镇市文物保管所勘探,得知该城土墙底宽3.5米,夯层明显,厚11厘米左右,城内地势平坦,地表散布大量沟纹砖、琉璃瓦和陶瓷残片等,在城外南部200米处发现两座窑址,附近堆积有琉璃瓦、筒瓦、吻兽等半成品。大量的琉璃瓦表明乾州城内应有官署和寺庙建筑。
辽代皇陵的奉陵邑规模都不大,居民一般都不住在城内,而居住在所辖州县从事农耕。奉陵邑城内多为官署、寺庙或奉祀建筑等。奉陵邑的*高行政长官亦与辽代其他行政州一样为节度使。有的并兼奉祀皇陵影堂或影殿的都部署。仅举乾州为例。据《张让墓志》记载22,张让一生主要在乾州为官,历任广德军节度,乾、海北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乾州诸军事,乾州刺史兼凝神、崇圣殿都部署等职。其中的凝神、崇圣殿都部署应是守护景宗乾陵陵寝的职官名称。凝神、崇圣两殿应是奉祀乾陵的祭殿名称。凝神殿之名在《辽史》23《契丹国志》24里均有记载。崇圣殿之名,不见文献记载,可补史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5~2018年,对北镇市医巫闾山辽代新立建筑遗址进行发掘,发掘者认为北镇新立辽代四合院建筑遗址是乾陵玄宫前的祭殿,位于四合院建筑,北部的新立二号墓是乾陵玄宫25。笔者认为,这处新发现的四合院祭殿遗址或许就是上述凝神、崇圣两殿之一。除《张让墓志》之外,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还有乾州的记载,据《常遵化墓志铭》记载,常遵化于景宗乾亨五年(983),任乾州观察判官,后又于圣宗统和九年(991)、统和十四年(996)两任广德军节度副使26,可谓三度在乾州为官。另据《杨卓等建经幢记》记载,其幢文即为乾州觉兴寺讲论沙门绍宗梵书27。可知当时乾州城内有官署和佛教寺院,此正与上述考古调查所述、在乾州城址内地表散布大量琉璃瓦和吻兽等建筑构件相符。孙伟祥认为辽代帝陵的奉陵邑虽然是州县形式,但是这些州县为隶宫州,级别较高,非一般行政州县可比。其任职的内部官吏与陵寝官吏职责相重合。有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出现28。此说甚是,笔者赞同,上述所举的张让即是一人身兼数职的例证之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