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党的光辉照边疆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2202726
  • 作      者:
    编者:黄小军//字振华|责编:杨仲淑//陶汝昌//陈亚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云南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破浪前进: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新时代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这是一部“党的光辉照边疆”的历史,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云南各族人民兴滇富民建成小康、不懈奋斗铸就辉煌的历史。
  一百年来,党在云南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党在云南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牢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在云南执政的经济基础更加牢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千年跨越;党在云南执政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党在云南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各族群众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展开
精彩书摘
  《党的光辉照边疆》:
  (一)公有制经济正式确立
  通过开展土地制度改革,云南完成“一化三改造”,彻底摧毁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建立了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推动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恢复和重建国民经济。解放之初,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成为云南最重要的任务。通过实行统一财政收支,统一货币和现金管理,统一国营贸易和重要物资的调度,加强国营商业对市场的调控,强化对市场和税收的管理,开展清仓利库,并派出大批干部和人民解放军下乡征收公粮,坚决打击土匪恶霸破坏征粮的活动,以保证军需民食和发展生产的需要。云南经过一系列措施,统一了财经,稳定了物价。按照“调整公私关系,适当发放信贷,沟通城乡内外交流,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方针,积极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调整税收负担。对私营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等措施扶持其发展经营业务,活跃市场。鼓励私营商业经营除粮食、纱布、食用油、食盐等重要物资以外的其他商品,发展城乡贸易。这些措施对扶持工商业、发展生产与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力、建材、机械、冶金等得到迅速发展。面对匪患严重、交通受阻、城乡物资交流不畅、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的状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云南部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云南抢修公路桥梁,修筑国防公路,并加强维修养护,使中断的交通迅速恢复,沟通了城乡物资交流,促进了生产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
  开展土地改革。1951年9月开始,通过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把云南全省分为五种类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土地改革。在内地区分三种类型进行土地改革。内地汉族坝区土地制度改革,采取以斗争和剥夺为主的方式,解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7月,内地坝区土地改革结束,共涉及44个整县和22个县的部分地区,4000多个乡,700多万人口。1952年7月至12月,25个整县和25个县的部分地区,共3800多个乡约500万人口的内地多民族杂居山区完成土地改革。对“缓冲地区”开展土地改革。根据“缓冲地区”多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多属国防要地,容易受到境外敌对势力的侵扰和威胁的特殊性,制定了《关于边疆缓冲地区土地改革问题的决议(草案)》。从1952年开始到1956年底结束,历经4年时间,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增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经过对大量调查材料的分析,决定在已经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的傣族、拉祜族、哈尼族、阿昌族、普米族等边疆民族地区,采取“和平协商”的土地改革方式。对于基本上还处于氏族制度农业,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的景颇族、佤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采取“直接过渡”的土地改革方式。土地改革使云南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政权,而且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开展“一化三改造”。根据党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遵循“积极稳妥、稳步前进,典型示范、逐步推开,先内(地)后边(疆)、先汉(族)后民(少数民族)”的方针开展“一化三改造”。云南从实际出发,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先内地后边疆、先坝区后山区、先汉族地区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步骤,分期分批与土地改革交叉进行。到1956年底,有高级社1.41万个、初级社1.1万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5.1%,内地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主要采用合作化方式,对个体手工业开展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引导个体手工业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采取从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的合作化道路,逐步变个体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手工业合作社发展到1968个,手工业生产小组为248个,从业人员达11.75万人,占手工业从业人员的81.8%。1957年底,手工业合作社又进一步发展到2209个,手工业生产小组339个,手工业从业人员占比进一步上升到87.7%,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根据国家政策规定,采取和平改造(即采用赎买)的办法、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通过接受国家的加工订货、经销代销以及公私合营等方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到1957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云南经济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历史任务。①“一化三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激发了云南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
展开
目录
浴血奋斗获新生
——党领导云南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1921-1950)
一、马克思主义真理照亮云岭大地
二、中国共产党云南地方组织发展壮大
三、红军长征过云南
四、党领导云南人民英勇抗日
五、云南全境解放

改天换地辟新路
——党领导云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1950-1978)
一、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二、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
三、文化艺术事业亮点纷呈
四、社会事业快速起步
五、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落实
六、党的建设有效探索

改革开放展新貌
——党领导云南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978-2012)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效显著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
三、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四、社会事业不断加强
五、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
六、边疆党的建设特色明显

跨越发展谱新篇
——党领导云南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跨越(2012-2021)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巩固
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
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六、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新进展
七、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八、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九、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党领导云南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启示
一、党的领导是云南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
二、党的领导是云南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保证
三、党的领导是云南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
四、党的领导是云南各族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最大依靠
五、党的领导是云南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