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革命风云起
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
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隶属宣城市,东与宣州区、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旌德县毗连,西与青阳县交界,北与南陵县为邻,地处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枕徽襟池,缘江带河。”青弋江为泾县境内主要河流,古称泾水,亦名泾溪、泾川,由西南向东北出芜湖人长江。《汉书·地理志》注:泾水出芜湖,县因水立名。泾县建置迄今已有2100余年,古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山川清淑,秀甲江南”,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游踵不绝。唐代诗人李白曾“浩荡游泾川”,赋诗赞叹“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并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文风昌盛、人文荟萃的泾县,有着“风物繁茂之地,衣冠文物之域”的美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山多田少的山区小县,泾县的地貌特征是典型的“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除耕作种粮之外,造纸、桑蚕成为主要的经济产业。泾县纸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品质上乘,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因泾县属宣州,故名宣纸。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光而不滑,吸水润墨,不蠹不腐,为纸中极品。宣纸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为历代书画者所推崇。泾县的桑蚕业生产历史悠久,至唐代开始兴盛,唐大中年间李频所做的《送许棠归泾县作尉》一诗中就有“绕郭看秧插,寻街听茧缫”之句,描写了当时泾县桑蚕兴盛的景象。随着宣纸的生产与蚕丝业的兴起与发展,泾县商业逐渐发展,唐张乔咏的《送友人进士许棠》诗中有云:“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市井繁华可见一斑。及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泾县宣纸、丝、茶、麻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地区。清末与民国初,泾县外出经商者遍及18个行省,在长江沿岸商埠形成颇具影响的“泾帮”,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
泾县自古就有崇文重教之风,有许多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以致仕者。明清问,在外经商的泾县同乡争相给家乡捐资助学,创建书院书屋30余所,兴办义学社学数十处,私塾馆更是遍布全县城乡。其中,水西书院更是名盛江南,成为当时宁国府治属6县(宣城县、宁国县、泾县、太平县、旌德县、南陵县)学人兴会之所。明清两代,全县中进士者达106人,居全省第三。
历史上泾县学者名流众多,可谓代不乏人。唐代有位列“咸通十哲”的诗人许棠,宋代有被誉为“江南两脚书橱”的吴份,明代有著书授学名闻江南的查铎,清代则有集文学家、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政治理论家于一身的包世臣,等等,不胜枚举。而泾县历代的学者名流中,无论是学以致仕者还是著书授学者,都不失文人气节,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刚正不阿,忧国忧民。如:清著名学者包世臣,一生淡于仕途,却常怀忧国爱民之心。嘉庆十九年(1814年),江淮大旱,他在南京奔走呼号,力倡捐赈,终使太守力办捐赈,使八万九千饥民得济活命。鸦片战争前,包世臣曾作实地调查,著文阐述鸦片危害,力陈“漏厄之塞,必在厉禁烟土”主张。林则徐去广东督办禁烟时,特意取道南昌拜访包世臣。潘锡恩,清代名臣,也是一位著述颇丰的学者,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为人正直务实,不阿权贵。在督河期间,为了河道的长治久安,他宁愿因河工逾期降职罚俸,也坚持采用相对耗时耗力的“灌塘济运”方法,运河得以十年无患。这些历史上优秀贤人志士的事迹,被泾县人引以为傲地口口传扬,教育着泾县的后辈学子。
P7-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