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8616498
  • 作      者:
    编者:徐赣丽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赣丽,女,196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都市民俗学、文化遗产、民俗旅游、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等。个人专著有:《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来自田野的民俗学研究》《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迈向现代民俗学——都市文化研究的新路径》,主编和参与编著多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对极具空间民俗特征的侗族村寨的深度调查,发现了人们在村寨选址、聚落整体结构、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生活智慧;对侗寨的公共空间,以及空间与文化的关联、空间内部自足的组织资源和自我文化传承机制对民族文化的延续作用进行了专业理论分析。从空间的角度充分呈现了侗寨的特殊性及其生成原因,也论证了侗族社会蕞具民族特性的文化与聚落空间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脉络;为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和依托本土资源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个案。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本研究是从文化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空间生成文化、文化塑造空间、空间锻造人格的基本规律出发,探讨侗族村寨空间(村寨内部、村寨之间)与社会关系的文化逻辑、村寨内部文化之间的逻辑,由此推导出民族文化的村寨依托之结论。

桂黔湘交界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是积淀侗、苗等民族传统文化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和地处行政区划的边界,国家管理相对薄弱,村寨民间组织自治较完善,社区文化维系力强,其中侗寨尤显突出。该区域地理空间相连,文化特质相通,文化交流频繁,适合做比较研究和探寻共同规律。侗族村寨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其空间不仅是社会关系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本身也是文化的产物。由于侗寨地理环境的偏远、隔绝、封闭和相对独立性,生成了一套自成系统的文化机制,其内部文化要素之间互相勾连,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与侗族村寨环境密切相关,这就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背景

当代中国处于从农耕文明快速转向城市文明的过渡期,整个社会是一个急遽变化的社会,变动不居成为时代和社会的主要特点,文化领域也不例外。如果说第一波现代化的进程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那么,随着后一波的城市化进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所留存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全面的冲击。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面临全球化的影响,也面临被城市化、现代化的国家整体进程所裹挟的命运。城市化的程度以及技术和传媒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也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快速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每年消失的古村落数以万计。有人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内全国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606/3941337.shtml。。这些自然村里就包含大量的古村落。村落的消失代表着文化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正在快速消失,其历史的记忆也无处寻觅。传统民族村落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许多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生活所在地,也是他们创造的文化所在。他们全部的历史、文化与记忆都留存于他们世袭的村落(寨)里,村落(寨)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寻找祖先踪迹的根。如果他们的传统村落(寨)破败了,文化消散了,这个民族也就名存实亡,不复存在。

传统村落的消失意味着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被永远遗落了。冯骥才先生曾高度评价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他认为村落是农耕文明最小的社区单位,村落里同时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两千多项“非遗”绝大多数都在村落里,少数民族的“非遗”更是全部都在村落中。他进一步指出:“从这个角度说,传统村落本身就是最大的文化遗产”,“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面,中华文化的灿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体现在里面,文化的创造性也在村落里”。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村落逐渐衰微,所依托在其中的文化也不复存在,且村落本身无法归类到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任何一方,遗产归属管理多头化,没有一个明确的部门专门负责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所评出的160多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都是以建筑遗产为标准,拥有重要“非遗”的传统村落或文化生态并未被保护赵晓林:《冯骥才济南纵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济南日报》2012年6月6日第A08版。。他还指出:“对于少数民族一些根基性的原始聚居地与核心区域,应考虑成片保护,以及历史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1期,第11页。这样的认识,也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正是由于目前这种状况,本研究的意义得以凸显。

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没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字,而现代教育的进入也比较晚近,其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文化主要是依托于村落(寨)空间而存在的仪式和口头叙事、手工技艺等民间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依靠文字传承的民族文化内容仅占极小比重。因此,当我们提到民族传统文化时,主要是指该民族基于特殊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民俗文化。每个民族的民俗生活方式构成其独特的生计和交往行事方式等,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特别是基于特殊地理环境和民族历史、民族心理特点而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村寨不仅是地理空间、生态空间,也是文化空间。而其文化的生成往往依赖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同时,所生成的文化又成为村寨的社会环境,并进一步影响生成新的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对自然环境有强烈依赖性,其生存发展与特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于是,不同的民族村寨自然有不同的文化特性。

侗族民族文化鲜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具有超越族群和地域的价值。到2011年6月之前,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名录的有16项31处保护点,进入省级名录的有70项,相比于其他地区和民族,其文化更有保护的必要。同时,侗族村寨一直引人关注,其村寨的保护已经提上日程,黔桂湘三省启动了联合申报侗寨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这说明,社会各界已经看到侗族村寨的特殊性和珍稀性,及其非同一般的文化价值。相比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本项研究更多着眼于探求村寨内部的文化脉络和文化内部的逻辑,透过司空见惯、前人研究或调查已经涉及的许多现象,去深层次的解析其文化逻辑,透析其本质规律和深刻内蕴;并且尽可能避免对单个的文化现象做碎片化地描述和分析,而是把各种文化现象作为解读现实社会问题的重要信息。正如莫斯所倡导的,社会中的各种事物都有其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应该将每一事物与整个集体相联系,而不是仅仅把它与特定部分相联系,这样才是对事物的全面理解。同样,没有一种社会现象不是社会整体的一个组合部分。故此,我们做研究需要把单个的社会文化现象都作为整体中的一种来进行。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91页。[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观察的现象虽然已被前人述及,但是由于立足于特定空间视角下从文化整体观视角探究,故而发现了侗族文化的另一番景观。

侗族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自我发展中,具有很高的自足性,其文化内部呈良性循环发展。侗族之所以能保存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首先在于其内部良好的传承机制,并在长期的与外交往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尽管外出的村民会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但回到侗寨,其内部文化共同体的约束,让人们又重获民族认同感,并激活自身的文化基因。社会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其民族文化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更没有消失的危险。有学者指出:“一个相对自足的民族社会,文化传承是不存在危机问题的。而当它不能再完全自足地独立生活,其社会生活资料要更多地依赖于与外界的交换时,文化规则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原有的文化就会重新构筑传承机制。”刘宗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当代变迁及其因应问题——以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第161页。我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的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也面临整体上的转型,这对素来不与外界交往形成的封闭性的打破是前所未有的,其造成的影响已进入村寨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也使民族文化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生产方式来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发生了剧变。在当前我国各民族日益走向开放的形势下,侗族社会也经历深刻而广泛的变迁,文化也遭遇传承的困境。


展开
目录

目录

“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

——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1


绪论1

研究背景1

前人相关研究述评5

研究意义和价值22

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23

调查点的选择26


第一章侗族文化特色和传承现状30

第一节侗族的分布和历史文化概况30

一、 族称和历史来源、人口分布30

二、 自然地理环境32

三、 历史文化概貌34

第二节侗族的特色文化及传承现状36

一、 侗族的特色文化36

二、 传承现状63


第二章侗寨空间的形态特点和功能72

第一节侗族聚落空间形态特点72

一、 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75

二、 强调聚合性与界域性81

三、 营造幽美宜人聚落景观84

第二节公共空间86

一、 鼓楼、鼓楼坪和戏台86

二、 风雨桥和寨门89

三、 萨坛和土地神93

四、 水井和井亭97

第三节家屋空间100

一、 节约土地的建造智慧101

二、 内部结构和长幼秩序105

第四节当代侗寨聚落空间的变迁108

一、 居住环境的变化108

二、 道路的修建109

三、 火灾重建和防火拆建110


第三章民族传统文化与村寨空间的互动关系116

第一节民族文化与村寨空间生成117

一、 宗族文化与鼓楼建制118

二、 乐捐习俗与公共设施的建设123

三、 信仰观念与空间生成131

四、 生产生活需要与亲水空间分布150

第二节村寨空间培育民族文化153

一、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154

二、 日常生活空间中侗人的教养157

三、 公共空间对侗族文化的培育161


第四章民族传统文化的村寨内生传承机制169

第一节公共空间内的集体生活传承民族文化170

一、 群体意识:侗族公共生活的形成动机170

二、 公共空间:民族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176

第二节自我管理的社会组织:宗族与老人协会184

一、 侗族的宗族组织186

二、 寨老制与老人协会191

第三节集体行为之规定:“款”与民间习惯法202

一、 侗款与“款约”203

二、 “款约”的作用及其发挥208

三、 “款约”在现代文化保护中的意义213


第五章侗寨文化保护的多种模式比照221

第一节政府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221

一、 非遗项目的政府支持:两个节日的比较223

二、 政府指定传承人:侗族木构件技艺的案例234

三、 学校传承:文化进校园237

第二节社会保护的介入与效果:腾讯保育乡村活动241

一、 腾讯公益组织介入的方式244

二、 社会保护背景下乡村文化价值重估246

三、 依托社会保护的效果252

第三节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254

一、 侗寨村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257

二、 肇兴侗寨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260

三、 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266

四、 侗族大歌的市场化之路270

第四节生态博物馆模式277

一、 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引入277

二、 生态博物馆的本土化实践过程280

三、 侗族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的探索282

四、 侗族生态博物馆的现实困境294


结语:保育乡村留住文化300

一、 民族文化依托村寨保护之合理性302

二、 民族文化依托村寨保护之可能性308

三、 民族文化村寨依托保护的措施316

主要参考文献319

附录:群体交往与社会网络的建构

——以打同年为例342

后记3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