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这本“牛津通识读本”将提供两种方法,帮助我们充分了解欧洲历史上一个漫长的时期,即公元500年左右至公元1500 年左右的“中世纪”。
“中世纪”这一术语—法语的中世纪(Moyen Âge)或意大利语的中世纪(medioevo)—描述的都是单一的“时代”,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单一的“时代”这一概念没能把握住真相,即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长时段。当我们探求连续性和变化时,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的欧洲并没有按照单一的节奏生活。虽然从早期开始,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南部的城市生活已经充满活力,但直到12 世纪,英格兰和法国才发展出大量的城市中心和商业;直到13 世纪,波希米亚才有同样的发展;而波罗的海地区则要等到14世纪。同样,欧洲各地区基督教化的时间也不同:罗马有着古老的基督教共同体,约公元500年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约公元1000年冰岛人成为基督教徒,波罗的海地区的利沃尼亚人到14世纪才基督教化。如果我们用宗教变迁来思考,那么在公元1200 年后,堂区制度影响着大多数欧洲人;如果用农业生活的节奏来考虑,那么中世纪的许多方面直到18 世纪仍然存在。
正如我们所见,在我们研究的这一时期,一些文化和民族开始接触,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互学习;他们有时也会发生冲突,但最终会融合。罗马帝国的城市生活、基督教知识遗产、公民观念、贸易以及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职选举原则—共和国,这些都是它的遗产。日耳曼人虽然被视作野蛮人,是中世纪“留胡子的人”,但他们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价值观和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从我们所说的这个时代开始,他们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长期邻居,甚至是其中的一员。再加上7 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在地中海国家传播的影响,以及伊斯兰欧洲在塑造政治和传播全部知识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所研究的时代显现出自身的复杂性。当这些力量发挥作用时,各种形式的人类交流和互动方式便塑造了欧洲人的生活:征服、皈依、模仿、立法和信仰。
就连欧洲这个词也远没有固定下来。我将用它来描述一个广袤大陆的最西端,在这个地区,一个不断壮大的政治集团及其人民之间,形成了共同的基督教文化,其谱系与罗马帝国晚期有关。这些王国和人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联合体,其基础是一体化经济,普遍的宗教生活框架,用拉丁语交流的文化精英,以及受婚姻、外交、战争和生活方式约束的世俗精英。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欧洲的人民和地区。自20世纪初以来,历史学家们一直试图让历史更具包容性,试图让历史涵盖先前的历史学家所忽视的人和现象。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 1886—1944)教我们如何研究农业社会的多样性和动态性;雅克•勒高夫(1924—2014)展示了城市的文化和商业生活是多么丰富。在他们之后,还有许多历史学家研究这段跨越数个世纪的欧洲历史,使其变得多元和具有挑战性。除了国王和王后以及主教和贵族,我们现在还考察知识分子和农民、商人和女性、犹太人和修女。此外,我们关注他们使用的物品、他们生存环境的形态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声音。由此产生了规范和越轨、延续和变化、人们生活的限制和脆弱,以及机会和愿望。
如果你即将在大学学习历史,或者通过旅行、电影或奇幻小说,对欧洲的过去产生了兴趣,那你可能会碰到“中世纪”这个术语,因此我们在这里也使用这个说法。但是,在考察这个术语的来源和假设之前,我们还不能这么做。所以,这本通识读本正是以此开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