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社会史研究(精)/南开史学家论丛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59080
  • 作      者:
    作者:李卓|责编:刘冬雪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考察日本历史上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演变,阐述日本历史发展进程及其特征,进而从中日比较研究的视野,分析近代以来中日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 全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日本古代社会的原点。大和时代是日本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氏族制度的影响,贯穿于后来日本历史的若干基本特征,如族制统治、等级制度等等,皆在此时期毕现无遗。 第二章:古代日本对中国制度文化的摄取 大化改新后日本效仿隋唐的中央集权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如编户造籍,实施班田收授法,行科举等等,改变了本国的落后面貌。 第三章:传统社会秩序的回归 从平安时代起,日本在大规模吸收唐文化之后,在基本社会秩序方面脱离唐制的影响,回归固有传统的倾向日益明显,贵族制成为基本社会特征,瓦解了中央集权制。 第四章:近代日本的社会变化 明治维新后日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却大大滞后,确立了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四种新的身份制度,作为幕府统治支柱的“家”制度被写进《明治民法》,前近代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在近代社会依然延续。 第五章:日本传统社会的传统 通过介绍日本的家族制度、继承制度,阐述日本家族人伦关系与儒家伦理背道而驰的特征,并对其积极因素、消极影响进行评价。 第六章:日本女性问题研究 阐述日本女性地位“后来居下”的演变趋势,近代社会中女性“良妻贤母”的角色定位,以及女子教育事业发展与日本近代化的关系。 第七章 传统社会的中日比较 通过家训、文学作品对中日两国的家族意识、家族观念进行比较,进而思考中日两国的国民性。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日本古代社会的原点
第一节 日本古代的访妻婚及其存在的原因
第二节 日本古代的氏族政治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节 部、部民及其区别
第四节 日本古代的皇位继承
第二章 古代日本对中国制度文化的摄取
第一节 古代大陆移民的作用及其归宿
第二节 日中古代户籍制度浅议
第三节 日本班田制起讫时间考
第四节 科举制度与日本
第五节 日本律令时代的家庭与婚姻——法律与现实的悖反
第三章 传统社会秩序的回归
第一节 乡户与律令体制的瓦解
第二节 律令制下贵族势力的成长
第三节 日本贡举的贵族化
第四节 日本贵族的演变及对国民性的影响
第五节 日本“奉正朔”的虚与实
第四章 近代日本的社会变化
第一节 天皇退位的历史与现实
第二节 近代日本华族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从生活方式的变革看近代日本的社会转型
第四节 探微明治改历
第五节 明治民法典论争与近代日本的家族制度
第五章 日本传统社会的传统
第一节 家族制度与日本人的“家”观念
第二节 日本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的非儒因素
第三节 从继承制度看日本现代化的内部动因
第四节 略论日本人的祖先崇拜传统
第五节 现代与传统:战后七十年日本家庭的变化
第六章 日本历史中的女性
第一节 日本历史上的女帝
第二节 日本妇女地位的沦丧与儒家女性观的影响
第三节 女性角色的变迁与日本的现代化
第四节 “良妻贤母”与“贤妻良母”的不同命运
第五节 近代以来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第七章 传统社会的中日比较
第一节 家族制度与中日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
第二节 近代中日家庭的缩影——岛崎藤村的《家》与巴金的《家》
第三节 中日家训特征之比较(上)
第四节 中日家训特征之比较(下)
第五节 关于中日家族制度与国民性的思考
附录1 :中国的日本社会研究综述
附录2 :研习日本古代史心得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