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源流(历史社会学的思想谱系)/历史社会学文库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09632
  • 作      者:
    作者:孟庆延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孟庆延,天津人,社会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思想史。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转向,引发了围绕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问题意识、方法论自觉等层面的诸多讨论。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传统、问题意识与方法路径层面,对历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与历史学的关系展开了详细讨论;同时,本书将当前围绕历史社会学的诸多争论置于经典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史脉络中,并结合一系列经验研究进行论述。本书认为,历史社会学并非分支社会学,而是一种正在复兴的、具有总体问题关切的研究传统。本书对经典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的再发掘,揭示了通过重返经典思想资源进一步激活中国历史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
精彩书摘
  《源流:历史社会学的思想谱系》:
  其一,在德国,李斯特接受了法国的个人主义的含义。不过,这一术语在德国还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用法,即浪漫主义的个性概念,并由此发展出一种新个人主义,即差别性个人主义。“个性”的概念在德国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一方面追求特立独行,并导致最纯粹的自我主义和社会虚无主义;另一方面则是成为有机的、民族主义的共同体理论,即个性也属于超人的力量,尤其属于民族或国家。
  与之相应的,韦伯认为文化科学也应该关注历史个体。在这里,历史个体的观念又与这样一种浪漫主义的个性概念有着某种联系——因为无论是加尔文教或者是印度教,无论是资产阶级或是西方特有的市民阶级,实际上都属于历史个体这样的范畴。在这时,个性所代表的就不是某一个具体个人的概念,在韦伯那里作为身份群体的一个成员,个人是社会组织的产物。因此,个人的行动与思想,可以作为那个社会组织的属性来研究。
  其二,历史个体这样的观念同理想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理想类型又称纯粹类型,既是韦伯认识社会的方法,也是韦伯概念工具的统称。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韦伯1904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的“客观性”》一文中。在韦伯那里,理想类型是研究者思维上的一种主观构建,但是这种构建并非来自纯粹的抽象思维,而是来自现实社会,但又不等同于现实社会;理想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但它并没有概括也并不试图概括现实社会事物的所有特征,它仅仅是作为衡量现实的一个标准,表示现实与研究概念之间的差距,并提示研究者对此差距做出相应的解释。
  其三,理想类型是韦伯为了克服德国人文主义和历史学派过度个体化和特殊化倾向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工具。上文已经说明,韦伯赞同将一个或多个行动者的具体社会行动的意义和过程界定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同时又认识到科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别现象的描述上,作为探求意义而存在的社会学也应该选择某种概念工具,从而试图发现意义的规律。但是这就面临着一个困境:如果被选择的概念抽象性过高,它就不能抓住具体的现象特征;而如果向德国历史主义学派那样,把现象孤立化、特殊化乃至原子化,又无法将一现象同其他相关现象进行有效的比较。
  正是基于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理想类型包括三大类:一个是具体历史事件的理想类型,一个是对社会现实的抽象因素所成的理想类型,另一个则是某种特定社会行动的理性化重构。其中,第一个理想类型以新教伦理的人世禁欲主义和理性资本主义的亲和性关系的构建为典型,在这里,我们会发现,其中实际上蕴含着历史个体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如苏国勋所言,资本主义是特定时空下的历史个体概念,而禁欲主义则是无时空限制的普遍概念。资本主义可看作个人社会行动的一种方式,而新教伦理的人世禁欲主义则可以被视为资本主义所代表的行为方式的规则与限制,由此一来,理想类型在理解的社会学中所起的作用,也必须放在个人可能的社会行动中去审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古典根源与现代路径——历史社会学的总体性
一、引子
二、历史社会学的古典根源:历史与社会的总体理论
三、历史社会学的现代路径
四、历史社会学的本土形态
五、作为总体视域与思想资源的历史社会学

第二章 身份群体与精神气质——韦伯的个人主义与历史社会学
一、个人主义:韦伯社会学的一般性误读
二、韦伯社会学传统的方法论:个体社会行动的意义世界
三、韦伯社会学传统的问题域:比较文明研究与担纲者
四、伦理人格与身份群体:韦伯历史社会学路径的内核

第三章 制度源流与思想风俗——陈寅恪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意涵
一、问题缘起:陈寅恪史学研究的当代意涵
二、温故知新:陈寅恪史学研究传统的相关阐释
三、陈寅恪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文明的发生学
四、思想、宗教与政治:陈寅恪的思想史研究
五、风俗、民情与制度:陈寅恪的风俗史研究
六、区域、文化与社会集团:陈寅恪的制度史研究
七、文明的总体历史:陈寅恪史学传统的历史社会学意涵

第四章 身体技术与民族国家——埃利亚斯历史社会学路径的启示
一、埃利亚斯:一个被遗忘的历史社会学传统
二、《文明的进程》的双重议题:埃利亚斯问题意识中的断裂与统
三、身体技术的历史演进:理性人的社会生产
四、专制国家的社会逻辑:稳定君主政权的结构要素
五、源流研究:关于文明的社会发生学
……

第五章 权力技术与生活世界——福柯的权力观及其学术史影响
第六章 议题转换与范式变革——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转型研究的新视野
第七章 源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社会学的本土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