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张谊生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理论基础
六、章节安排
七、语料来源与体例
第一章 汉语羡余否定构式的界定
第一节 汉语羡余否定构式的内涵
一、羡余属性
二、否定属性
三、小结
第二节 汉语羡余否定构式的外延
一、汉语羡余否定构式外延的框定
二、汉语与其他语言羡余否定构式外延的比较
三、小结
第二章 汉语羡余否定构式的体系
第一节 汉语羡余否定构式的外部体系
一、羡余否定与语用否定
二、羡余否定与多重否定
三、小结
第二节 汉语羡余否定构式的内部体系
一、的分类
二、国外的分类
三、基于典型性的分类
第三章 “差一点(没)VP ”构式研究
第一节 “差一点(没)VP ”构式研究回顾
一、“差一点没VP ”构式语法特点的系统揭示
二、“差一点没VP ”构式的语用制约条件
三、“差一点”构式与“差不多”构式的对比研究
四、小结
第二节 “差一点(没)VP ”构式中的交际博弈及其句法效应
一、“差一点(没)VP ”构式的理解策略
二、“差一点(没)VP ”构式的基本用法
三、“差一点(没)VP ”构式的创新用法
四、小结
第三节 “差一点”和“差不多”的语义差异及其认知解释
一、“差一点”的语义分析
二、“差不多”的语义分析
三、“差一点”与“差不多”用法的对比分析
四、小结
第四节 “差一点(没)VP ”构式的研究展望
一、汉语内部的深度分析
二、跨语言的横向比较
三、小结
第四章 “怀疑”构式研究
第一节 “怀疑”意义的引申机制及其话语功能
一、“怀疑”构式的构式义
二、“怀疑”的语义范围与义面侧显
三、“怀疑”意义的话语功能
四、小结
第二节 “怀疑”行为的决策机制
一、“怀疑”构式特殊的语义表现
二、怀疑行为的信号博弈过程
三、为何“疑善信恶”与“疑恶信善”并存?
四、为何“疑罕信常”与“疑常信罕”并存?
五、小结
第三节 “怀疑”意义的识解策略
一、基于匹配关系进行识解
二、基于语言规约进行识解
三、“表达省力”与“理解省力”博弈对句法的影响
四、小结
第五章 “全称否定+ 只”构式的定景机制及其语法效应
一、“全称否定+ 只”构式的语法表现
二、“全称否定+ 只”构式中前后景信息的组配方式
三、“全称否定+ 只”构式中前后景信息的转化机制
四、小结
第六章 羡余否定成分的允准机制
第一节 允准机制研究的句法路径
一、否定表达的句法结构
二、“叶氏周期”的演变机制
三、共时羡余否定现象的解释
四、评述
第二节 允准机制研究的语义路径
一、向下蕴涵
二、非真实性语境
三、评述
第三节 允准机制研究的语用路径
一、体现低可能性
二、体现高可能性
三、评述
结语
一、文章内容回顾
二、研究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